FarHand
2021-06-26T07:31:52+00:00
这不是一个科普,夹杂了各种半对半错不对不错的内容,算是开放讨论[s:ac:晕]
此贴不要讨论鸿蒙系统[s:ac:黑枪]
不通过AOSP运行安卓应用的方法是否存在呢?是。几年前的Project Astoria和Project Islandwood,分别针对Android app和iOS app转换为Windows 10 mobile上的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应用程序,使用java或objective-C/C++开发的应用,将前者安卓app转换成uwp,后者直接从objc调用UWP API,因此不需要AOSP或iOS的参与
Windows是否有过内置AOSP的时期呢?是。在win10m的某个版本的RTM版之前曾经内置aosp,可以直接运行安卓app,但是正式版砍掉了,删掉了这个aosp。
内置AOSP一定是安卓套壳吗?不一定。统信UOS全面支持安卓app,在首次使用时会下载安装Android Container Package,由此可知下载的是基于AOSP的容器/虚拟机,那么谁会说统信UOS是安卓套壳呢?我想没人会说,它就是Linux
Windows 11的本质是什么?Windows 11前身是Windows 10未推出但还会推出的新更新21H2结合Windows 10X界面风格的产物,开发代号又叫Sun Valley,内核是完完整整的New Technology内核,版本号在10.0以上,所以是真真正正的Windows NT系统;而安卓的内核是极简的Linux内核+各种库+Android运行时,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Windows 11是怎么运行安卓app的?在19年的时候,微软推出了WSL,也就是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中文名Windows的Linux子系统,在Windows里面内置一个没有界面的Linux系统,这是一个可选功能,能够完全移除。同样地,此次Windows 11作为可选功能又内置一个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也就是WSA,安卓app将基于这个子系统运行。
安卓app在WSA上的运行原理是什么?通过在网上搜罗一些资料后,我得到了几个名词:Intel Bridge,这是一个runtime post-compiler,运行时后编译器;proxy native app,代理原生app;微软表示:“在幕后,我们实际上创建一个代理本机应用程序,处理Android应用程序模型和Windows应用程序模型之间的桥梁”。下面我将尝试对这个原理进行胡编乱造的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
1、WSA是不包含界面显示的,这为接下来以假乱真做好了准备。
2、安卓app在被安装到Windows 11上面时,实际上是被安装到WSA内,同时,微软为解析app,为其创造了一个原生uwp空壳app安装在Windows上,通过Intel Bridge这个英特尔桥技术将两个APP连接。
3、WSA只做为支撑起安卓app运行的框架,而英特尔桥实时捕获或接收到安卓app发出的命令(广播、服务或其他东西),将其编译成x86机器可以识别的API或快进到机器语言,同时在空壳app上进行活动的更新。但这样太麻烦。
有点像铁甲钢拳里面的机器人
第二个解释
1、WSA是不包含界面显示的,这为接下来以假乱真做好了准备。
2、安卓app在被安装到Windows 11上面时,实际上是被安装到WSA内,同时,微软为解析app,为其创造了一个原生uwp空壳app,但还没有安装在Windows上,通过Intel Bridge这个英特尔桥技术将两个APP连接。
3、反编译这个安卓app并把各种内脏加入空壳app,使得空壳app当家作主人,一跃成为真正app。不过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两个app一起运行使得安卓app可以弥补一些和Windows平台不一样的东西,可能会有点耗费系统资源。
也有可能两个解释都不对,就当我胡说
统信UOS是安卓套壳吗?显然不是。
Windows 11是安卓套壳吗?显然不是。
此贴不要讨论鸿蒙系统[s:ac:黑枪]
不通过AOSP运行安卓应用的方法是否存在呢?是。几年前的Project Astoria和Project Islandwood,分别针对Android app和iOS app转换为Windows 10 mobile上的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应用程序,使用java或objective-C/C++开发的应用,将前者安卓app转换成uwp,后者直接从objc调用UWP API,因此不需要AOSP或iOS的参与
Windows是否有过内置AOSP的时期呢?是。在win10m的某个版本的RTM版之前曾经内置aosp,可以直接运行安卓app,但是正式版砍掉了,删掉了这个aosp。
内置AOSP一定是安卓套壳吗?不一定。统信UOS全面支持安卓app,在首次使用时会下载安装Android Container Package,由此可知下载的是基于AOSP的容器/虚拟机,那么谁会说统信UOS是安卓套壳呢?我想没人会说,它就是Linux
Windows 11的本质是什么?Windows 11前身是Windows 10未推出但还会推出的新更新21H2结合Windows 10X界面风格的产物,开发代号又叫Sun Valley,内核是完完整整的New Technology内核,版本号在10.0以上,所以是真真正正的Windows NT系统;而安卓的内核是极简的Linux内核+各种库+Android运行时,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Windows 11是怎么运行安卓app的?在19年的时候,微软推出了WSL,也就是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中文名Windows的Linux子系统,在Windows里面内置一个没有界面的Linux系统,这是一个可选功能,能够完全移除。同样地,此次Windows 11作为可选功能又内置一个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也就是WSA,安卓app将基于这个子系统运行。
安卓app在WSA上的运行原理是什么?通过在网上搜罗一些资料后,我得到了几个名词:Intel Bridge,这是一个runtime post-compiler,运行时后编译器;proxy native app,代理原生app;微软表示:“在幕后,我们实际上创建一个代理本机应用程序,处理Android应用程序模型和Windows应用程序模型之间的桥梁”。下面我将尝试对这个原理进行胡编乱造的两个解释:
第一个解释
1、WSA是不包含界面显示的,这为接下来以假乱真做好了准备。
2、安卓app在被安装到Windows 11上面时,实际上是被安装到WSA内,同时,微软为解析app,为其创造了一个原生uwp空壳app安装在Windows上,通过Intel Bridge这个英特尔桥技术将两个APP连接。
3、WSA只做为支撑起安卓app运行的框架,而英特尔桥实时捕获或接收到安卓app发出的命令(广播、服务或其他东西),将其编译成x86机器可以识别的API或快进到机器语言,同时在空壳app上进行活动的更新。但这样太麻烦。
有点像铁甲钢拳里面的机器人
第二个解释
1、WSA是不包含界面显示的,这为接下来以假乱真做好了准备。
2、安卓app在被安装到Windows 11上面时,实际上是被安装到WSA内,同时,微软为解析app,为其创造了一个原生uwp空壳app,但还没有安装在Windows上,通过Intel Bridge这个英特尔桥技术将两个APP连接。
3、反编译这个安卓app并把各种内脏加入空壳app,使得空壳app当家作主人,一跃成为真正app。不过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两个app一起运行使得安卓app可以弥补一些和Windows平台不一样的东西,可能会有点耗费系统资源。
也有可能两个解释都不对,就当我胡说
统信UOS是安卓套壳吗?显然不是。
Windows 11是安卓套壳吗?显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