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 Jiden
2021-12-19T02:01:46+00:00
国外,好卖挣钱的游戏都是3A,或者小制作精品独立游戏。这些游戏,质量高,经历了叫好又叫座----大卖-----制作组更有钱----从而能开发更好的精品乃至3A游戏-----挣更多的钱-----最后小制作商也挣够足够的钱有资本搞3A了(参照拉瑞安,原罪2大卖前也只算是个小制作组)。
所以可见国外游戏市场,都是在一步步往质量越好销量越高的精品游戏制作路线上迈进,所以各种3A大作频出也是理所当然了。
国内,开发3A游戏,由于开发成本高,项目周期厂,关键是还不一定挣钱。所以,能承受3A游戏开发成本的组大部分都是大厂内部的组,或者接受了大厂投资的组,
他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
立项开发前,要经过无数次的组内或公司内部论证,来证明该游戏可能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好不容易立项了,有点经费了(公司上面拨的)-----但是,这个经费不是这么容易拿的,项目负责人得向上头保证,这两三年内甚至一年内,你得拿出个差不多的能让上头认可的版本,大概就是是核心玩法和大部分内容已完工的,能让人一看就觉得能大卖挣钱的那种版本-----但是如果你达不到呢,或者时间到了还在初步的开发阶段,上头只能看到个简单demo,甚至连demo都没出来? 对不起,你的项目被砍,所有项目资金追缴,全组绩效低分,年终取消,能调岗换到别的组还不被裁算是烧高香了。
但3A游戏岂是真的一两年就能赶工研发出来的?以为都是育碧罐头厂? 而开发3A也必然意味着长时间的研发制作,所以大部分大厂组,都很少有人敢去接这种3A级别的活。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谁敢去做一个不一定挣钱的所谓3A项目还冒着被打低绩效甚至被裁(甚至跳楼)的风险。
但做低成本抽卡手游这种,成本低,制作快(模板一套换个皮就是个新作),各种氪金玩家还来捧场,流水一个月几千万上亿,钱哗啦啦的来。虽然游戏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钱来的快,对于只顾挣快钱的公司来说这点就够了。
于是国内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循环:
精品大制作乃至3A游戏,成本高风险大来钱还慢,小制作氪金手游反而来钱快----游戏厂商于是都倾向于制作垃圾氪金手游----挣到钱的氪金手游商尝到了甜头,去制作更氪金的手游,加入各种新皮肤,新卡包,特效等更多氪金要素,花更多钱去宣发打小广告(大家好我是渣渣辉)----吸引更多氪金玩家加入-----制作组公司挣得盆满钵满-----最后结果是公司(主要是老板和高管)挣到钱了,开发组也跟着喝了口汤,公司上下都觉得自己掌握了财富密码,都一心想着开发下一步氪金手游来挣钱。少部分对制作精品游戏有想法的成员,要么迫于现实,也加入氪金手游制作,要么离职另寻他路(不过国内大厂还有竞业协定这种东西,你离职了可能也没法几年内开发新游戏)。
-----最终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这大概就是国外3A频出。
国内厂商挣得也不少,但是没有留下一部游戏史上留名的3A作品的原因。
所以可见国外游戏市场,都是在一步步往质量越好销量越高的精品游戏制作路线上迈进,所以各种3A大作频出也是理所当然了。
国内,开发3A游戏,由于开发成本高,项目周期厂,关键是还不一定挣钱。所以,能承受3A游戏开发成本的组大部分都是大厂内部的组,或者接受了大厂投资的组,
他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
立项开发前,要经过无数次的组内或公司内部论证,来证明该游戏可能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好不容易立项了,有点经费了(公司上面拨的)-----但是,这个经费不是这么容易拿的,项目负责人得向上头保证,这两三年内甚至一年内,你得拿出个差不多的能让上头认可的版本,大概就是是核心玩法和大部分内容已完工的,能让人一看就觉得能大卖挣钱的那种版本-----但是如果你达不到呢,或者时间到了还在初步的开发阶段,上头只能看到个简单demo,甚至连demo都没出来? 对不起,你的项目被砍,所有项目资金追缴,全组绩效低分,年终取消,能调岗换到别的组还不被裁算是烧高香了。
但3A游戏岂是真的一两年就能赶工研发出来的?以为都是育碧罐头厂? 而开发3A也必然意味着长时间的研发制作,所以大部分大厂组,都很少有人敢去接这种3A级别的活。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谁敢去做一个不一定挣钱的所谓3A项目还冒着被打低绩效甚至被裁(甚至跳楼)的风险。
但做低成本抽卡手游这种,成本低,制作快(模板一套换个皮就是个新作),各种氪金玩家还来捧场,流水一个月几千万上亿,钱哗啦啦的来。虽然游戏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钱来的快,对于只顾挣快钱的公司来说这点就够了。
于是国内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循环:
精品大制作乃至3A游戏,成本高风险大来钱还慢,小制作氪金手游反而来钱快----游戏厂商于是都倾向于制作垃圾氪金手游----挣到钱的氪金手游商尝到了甜头,去制作更氪金的手游,加入各种新皮肤,新卡包,特效等更多氪金要素,花更多钱去宣发打小广告(大家好我是渣渣辉)----吸引更多氪金玩家加入-----制作组公司挣得盆满钵满-----最后结果是公司(主要是老板和高管)挣到钱了,开发组也跟着喝了口汤,公司上下都觉得自己掌握了财富密码,都一心想着开发下一步氪金手游来挣钱。少部分对制作精品游戏有想法的成员,要么迫于现实,也加入氪金手游制作,要么离职另寻他路(不过国内大厂还有竞业协定这种东西,你离职了可能也没法几年内开发新游戏)。
-----最终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这大概就是国外3A频出。
国内厂商挣得也不少,但是没有留下一部游戏史上留名的3A作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