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kin ♡
2020-04-29T01:10:23+00:00
“五一”节第一天,赫章县古达乡发科村第一书记孙国龙没有放假,刚吃完午饭,他就要去村民家走访。
??“前几天扩宽了一些连户路,今天去看看是不是可以通行了。”孙国龙拿起一本已显破旧的记录本,和驻村干部陈磊匆匆开车走了。
??已近花甲之年的孙国龙,是2019年到发科村担任第一书记的。
??当年6月,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对口帮扶赫章县古达乡官房村和发科村两个深度贫困村,需要选派两名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听说这个消息后,孙国龙毫不犹豫报了名。
??“我是党员,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现在快退休了,想发挥一下余热,为贫困群众做点事情。”孙国龙淡淡地说。
??但是,孙国龙患有高血压,加上发科村海拔高,医疗条件差,他的身体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孙国龙的妻子很担心。
??心中的火苗已经点燃,孙国龙不想放弃,“一定要去,去了再说。”孙国龙对妻子说。
??“他报名后天天给我做工作,没办法,只能支持他了。”妻子无奈地说。
??最终,孙国龙在请缨的18名党员干部中被选中,他很高兴,“晚上兴奋得睡不着。”
??然而,来到发科村后,居高不下的血压还是给孙国龙出了个大难题。“刚去时不太适应,高压197、低压127。”
??不久,妻子在视频里发现到他精神状态很不好,非常担心,一咬牙决定辞掉手里的工作,拖着行李箱和医疗用品便来到发科村。
??有了妻子的照顾和陪伴,孙国龙的血压得到了控制,他便一头扎进了工作中。
??发科村曾是古达乡条件最差的村寨,是深度贫困村。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68.59%。“发科村的情况吓跑了不少人。”古达乡乡长杨阳无奈地说。
??刚到发科村的孙国龙没有被吓跑,但也被这里的贫困状况吓了一跳。“一些村民家里什么都没有。”
??村民张入贵听说来了驻村干部,便跑到村委会找到孙国龙,说自己得到了危房改造项目,在房屋修建好后缺乏资金无法安装门窗,请他想想办法。
??孙国龙走访后发现,像张入贵这种情况还有25户,他便立刻联系自己的公司领导,由公司出资15万元,为这26户村民解决了门窗安装问题。
??孙国龙还发现村里的连户路还有短板,许多村民的院坝也还没有硬化,他又向公司“讨要”了15万元,用于连户路与院坝硬化。可工程没有完成,他就发现15万元还远远不够,于是,他与赫章县交通局派来的驻村干部郭艳商量,由郭艳向局里申请30万元,这才把发科村连户路和村民院坝全部硬化。
??看到很多村民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孙国龙又联系公司给122户村民添置了价值30万元的衣柜、碗柜、电饭锅等生活必需品。
发科村变了,群众出行方便了,村庄变靓了,但孙国龙却发现村民的精气神没有变,“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村民有等、靠、要思想,一些人成天喝得醉醺醺。”孙国龙说。
??村民杨兴刚爱喝酒,常丢下妻儿去赴酒局。“以前我就是个‘酒鬼’,几个孩子和家务事都是丢给媳妇。”杨兴刚说。
??孙国龙找到杨兴刚,与他聊天谈心,发现杨兴刚是因为家里负担重,压力大,常常借酒浇愁。
??杨兴刚养了两头猪、三头牛、二十八只羊,一家人全靠这些牲畜。但让杨兴刚苦恼的是,由于缺钱,门口一百多个平方的院坝无法硬化,猪圈牛圈羊圈全在一起,家庭卫生总是一团糟。
??于是,孙国龙牵头给他家建了连户路,硬化了院坝,还新修了圈舍。前不久,杨兴刚把家里的两头牛卖了,买了两头小猪。杨兴刚说:“孙书记这样帮我,我再也不成天喝酒了。”
??发科村像杨兴刚这样的家庭,孙国龙挨家走访,又通过板凳会、院坝会等形式,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大半年过去,如今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问题,找孙书记!”现在成了发科村村民的口头禅。
??当下,赫章县正在全力“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孙国龙已经一个月没有回贵阳,他说:“发科村还有16户80人未脱贫人口,我们要在剩下的时间实现全部清零。这里不脱贫,我就不回去。” 而孙国龙的妻子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负责为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做饭。“他在这一天,我就陪他一天。” 孙国龙的妻子在旁微笑着说。
??“前几天扩宽了一些连户路,今天去看看是不是可以通行了。”孙国龙拿起一本已显破旧的记录本,和驻村干部陈磊匆匆开车走了。
??已近花甲之年的孙国龙,是2019年到发科村担任第一书记的。
??当年6月,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对口帮扶赫章县古达乡官房村和发科村两个深度贫困村,需要选派两名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听说这个消息后,孙国龙毫不犹豫报了名。
??“我是党员,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现在快退休了,想发挥一下余热,为贫困群众做点事情。”孙国龙淡淡地说。
??但是,孙国龙患有高血压,加上发科村海拔高,医疗条件差,他的身体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孙国龙的妻子很担心。
??心中的火苗已经点燃,孙国龙不想放弃,“一定要去,去了再说。”孙国龙对妻子说。
??“他报名后天天给我做工作,没办法,只能支持他了。”妻子无奈地说。
??最终,孙国龙在请缨的18名党员干部中被选中,他很高兴,“晚上兴奋得睡不着。”
??然而,来到发科村后,居高不下的血压还是给孙国龙出了个大难题。“刚去时不太适应,高压197、低压127。”
??不久,妻子在视频里发现到他精神状态很不好,非常担心,一咬牙决定辞掉手里的工作,拖着行李箱和医疗用品便来到发科村。
??有了妻子的照顾和陪伴,孙国龙的血压得到了控制,他便一头扎进了工作中。
??发科村曾是古达乡条件最差的村寨,是深度贫困村。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68.59%。“发科村的情况吓跑了不少人。”古达乡乡长杨阳无奈地说。
??刚到发科村的孙国龙没有被吓跑,但也被这里的贫困状况吓了一跳。“一些村民家里什么都没有。”
??村民张入贵听说来了驻村干部,便跑到村委会找到孙国龙,说自己得到了危房改造项目,在房屋修建好后缺乏资金无法安装门窗,请他想想办法。
??孙国龙走访后发现,像张入贵这种情况还有25户,他便立刻联系自己的公司领导,由公司出资15万元,为这26户村民解决了门窗安装问题。
??孙国龙还发现村里的连户路还有短板,许多村民的院坝也还没有硬化,他又向公司“讨要”了15万元,用于连户路与院坝硬化。可工程没有完成,他就发现15万元还远远不够,于是,他与赫章县交通局派来的驻村干部郭艳商量,由郭艳向局里申请30万元,这才把发科村连户路和村民院坝全部硬化。
??看到很多村民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孙国龙又联系公司给122户村民添置了价值30万元的衣柜、碗柜、电饭锅等生活必需品。
发科村变了,群众出行方便了,村庄变靓了,但孙国龙却发现村民的精气神没有变,“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村民有等、靠、要思想,一些人成天喝得醉醺醺。”孙国龙说。
??村民杨兴刚爱喝酒,常丢下妻儿去赴酒局。“以前我就是个‘酒鬼’,几个孩子和家务事都是丢给媳妇。”杨兴刚说。
??孙国龙找到杨兴刚,与他聊天谈心,发现杨兴刚是因为家里负担重,压力大,常常借酒浇愁。
??杨兴刚养了两头猪、三头牛、二十八只羊,一家人全靠这些牲畜。但让杨兴刚苦恼的是,由于缺钱,门口一百多个平方的院坝无法硬化,猪圈牛圈羊圈全在一起,家庭卫生总是一团糟。
??于是,孙国龙牵头给他家建了连户路,硬化了院坝,还新修了圈舍。前不久,杨兴刚把家里的两头牛卖了,买了两头小猪。杨兴刚说:“孙书记这样帮我,我再也不成天喝酒了。”
??发科村像杨兴刚这样的家庭,孙国龙挨家走访,又通过板凳会、院坝会等形式,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大半年过去,如今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问题,找孙书记!”现在成了发科村村民的口头禅。
??当下,赫章县正在全力“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孙国龙已经一个月没有回贵阳,他说:“发科村还有16户80人未脱贫人口,我们要在剩下的时间实现全部清零。这里不脱贫,我就不回去。” 而孙国龙的妻子不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负责为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做饭。“他在这一天,我就陪他一天。” 孙国龙的妻子在旁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