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eDev
2021-10-10T01:37:16+00:00
不像凉皮米皮,外地学不来,工业化产品物流早上出发,快一点的第二天就到,为什么地方特色产品很难推开呢?
刚才看贴北冰洋汽水比芬达贵,陕西的冰峰很便宜,西安小吃店标价两块。
还有什么山西陈醋,我这边坐标安徽滁州,超市里绝大部分都是镇江的醋,其它就是被包装成养生产品的高档醋。
再譬如胡辣汤,就是陕西河南,为什么没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一样铺开呢?
还有螺蛳粉,一个七八十年代诞生的地方特色小吃,硬是火到了全国,到底是哪些差距导致有的小吃铺开了,有些很难?
我不吃等于没有[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8638067.png[/img]
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是否符合大众口味、食材地域性强不强、制作工艺是否复杂等等,比如螺蛳粉,驴肉火烧,biangbiang面,串串香,肉夹馍之类的符合大众口味并且制作简便,就很容易在全国各地开花,像哈尔滨红肠,河南胡辣汤,福建沙茶面等等要么制作工艺相对复杂,要么食材地域性强,要么口味独特,都不太容易成为爆款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特色之所以是特色,就是因为只在小块地方流行啊
流行的那种叫“普通”话,不流行的才叫方言
有些是产品本身不适合推广,比如桂林米粉,因为量大摊薄了成本(米粉放不到第二天),换做其他地方估计米粉厂都开不下去
特色必然会有地域性,地域性必然不利于全国推广。奶茶随处可见,也没见酥油茶走出藏区的
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的大众口味,拉面相对还是比较大众的,但是类似胡辣汤这种其实是比较特色的口味。
再比如山西的陈醋,我们这几乎人人吃醋,吃面都要倒很多醋,但是我相信外地肯定不是这样。
东西不一样。。。我用东北或者北方本地的辣椒,怎么也做不出在重庆做的小面和其他菜的那个味儿。。[s:ac:晕][s:ac:晕][s:ac:晕]
还有很多佐料都是,比如泡椒,炒出来味道差别老大了
我在吉隆坡时发现当地产的咸耗油都是甜的(无糖),无论哪买的都一样
宁波地区的泥螺,在本地人吃来一级鲜,只要离开杭州湾地区,好像就不太被接受了,有的东西就是有地域限制
🙊 很多火锅店打的招牌的是 四川空运过来的食材。。 感觉吧,味道还行,但没那么惊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空运,还是为了打高价格。
有些东西是地域保护 别的地方进不去 比如软饮料这种轻工业产品 地域保护其实是相当严重的 一个市场已经饱和且成熟 外来户就很难进去
有些东西是地域限制 别的地方不喜欢 比如胡辣汤 这玩意是个汤啊 又不是主食 螺蛳粉做成方便包装起码可以当一顿饭 胡辣汤我还的去买根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