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by_
2021-06-24T07:58:24+00:00
好久没水硬件区,我又回来了。
四月份刚买这个5600X的时候我就用CorecyCler0.8.1摸过一次PBO2.0的Curve,但FFTSize模式无论是用默认的Huge还是隔壁lacisess和摸摸卡大佬推荐的Heavy、Large模式,都能在Curve Per Core Negative 21、18、23、21、14、14,FFT=Auto模式下跑完10轮而不掉P95线程和重启,但日常使用偶尔还会低负载黑屏重启。
当时给我气的爆炸,特意发帖吐槽农企这Curve也太难摸了:[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6615428]农企这curve也太难摸了,除了r20、23、corecycler,还有别的方法测稳定性吗?[/url]从那以后我就放弃农企的Curve设置,直接PBO Scalar 10X、Max Boost 200Mhz,Dynamic OC Switcher 1.3V 4.7G凑合用(真没吐槽错,农企的U折腾起来费事,但凑合起来也真省事)。
然后最近618大家都在买显卡,而我的6900XT让东哥换新反而没卡用了,亮机卡顶上也玩不了游戏,索性就再好好和农企较较劲,摸摸这个Curve,和上面贴里一样的BIOS设置,CoreCycler0.8.2.4用lacisess和摸摸卡大佬推荐的Heavy、Large模式快筛先来了十轮,单核心大概16分钟左右,5600X一轮一个半小时多点,两个模式十轮下来一天就过去了,降的不多:21、16、23、18、14、12。然后又仔细研究了下CoreCycler文档,索性直接runtimePerCore=Auto、FFTSize=All全模式开跑。
FFTSize=All模式下CoreCycler会跑完完整的Prime95预设值,单核心大概40-70分钟左右,一轮下来大概6个小时,是真杀时间,但不得不说有效果,能跑完十轮不报错的Heavy、Large模式,基本顶不过All模式3轮必掉核心,就这么掉线程就进BIOS降1点Curve Negative折腾了六七天后(你问我为啥浪费这么久?一轮6个小时,掉一次线程重启改BIOS再重跑一天时间就没了,后面甚至有几次我都跑了两天到7-8轮了,掉了一个线程只能熟练的含泪重启改数值重新跑),Curve微调到22、11、23、16、15、7,对比下就发现这2、4、6核心降的太狠了,特别是最后这个核是真雷,怪不得会黑屏重启。哦忘了说了,我的Core Performance Order核心顺序是4、3、2、6、5、1,AMD Ryzen Master里也显示4、3核是最雕的两颗核心,我真是没看出来两者和Curve有什么关联。
所以我来简单总结下给后来人一个参考,CorecyCler这个东西还是很给力的,但前提是你跑的时间要足够长,模式要足够多,FFT时间请直接设置为Auto,FFTSize模式无论默认的Huge还是Heavy、Large都只适合初筛,要想稳定使用还得是All模式过十轮(5600X和5800X还可以,5900X和5950X想想这时间就很可怕),精简下流程就是:
1:BIOS和超频全都设置成稳定使用状态最后再用CorecyCler摸Curve,5950X可以反过来,先摸Curve后摸Max Boost。
2:Curve设置为Per Core Negative 25、25、25、25、25、25······(自信是超级大雕/不怕费事的可以30开始往下摸)。
3:github[url=https://github.com/sp00n/corecycler]下载[/url]CoreCycler,解压后右键用记事本打开config.ini搜索runtimePerCore改为Auto、FFTSize改为Heavy、Large或者不改就用默认Huge都行、maxIterations改为10,保存。
4:关闭windows不必要的后台和自启,运行Run CoreCycler.bat,等待它提示掉P95线程或者直接黑屏重启,然后进logs文件点开CoreCycler_XXX_PRIME95_SSE搜索Set to Core和The following cores have thrown an error,前者是出错重启核心,后者是掉P95核心,重启我建议Negative-3,掉P95线程-2,当然你要是想快速点可以减的更多。
5:直到你能一个核心16分钟左右,跑完十轮不掉线程不重启(全核心跑完一次是一轮,十轮自动停止),就可以把FFTSize改为All微调了,但这次更费时间,重启-2、掉线程-1,一直到能All模式跑完十轮为止,这时候就恭喜你,大功告成了。
虽说这农企Curve摸起来很费时间,但好在也只是费时间,活都是软件干的,而且只要CPU不缩肛(电子迁移),摸稳就一劳永逸了。最后再附赠一个非安全模式下CPUZ跑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29/9aQ2o-b8nvKhT1kSb4-b7.png[/img]楼下有人问该先摸Max Boost和Scalar,还是该先摸Curve,我个人理解PBO的频率和温度曲线是相辅相成的复合作用,如5600X这种温度能压得住的U该先摸Max Boost和Scalar,最后摸Curve,先找频率上限,再降压。而5900X、5950X相反,应该先摸Curve降压,然后再回头摸Max Boost和Scalar频率,因为你跑的上限再高,维持不住3s超人也没什么效率。(我为什么没提5800X呢?因为这U太尴尬了,说是Zen3最热的火炉不为过,先摸什么全看个人用什么散热器,中低端都有,不像5900X和5950X,就算不上水至少也有个阿萨辛D15)。
这里引用下隔壁twfox大佬的的话:
[quote]Curve和PBO+(Max CPU BOOST CLOCK OVERRIDE),先调整Curve,因为降压更重要,如果降压下不去,哪怕PBO+200MHZ也没啥效果,大家可以这样理解,Curev影响持续时间,PBO+影响频率上限。5.15g站稳一秒跟5.0g站稳十秒,结果可能还是5.0g效能高,所以以Curve为主。[/quote]
四月份刚买这个5600X的时候我就用CorecyCler0.8.1摸过一次PBO2.0的Curve,但FFTSize模式无论是用默认的Huge还是隔壁lacisess和摸摸卡大佬推荐的Heavy、Large模式,都能在Curve Per Core Negative 21、18、23、21、14、14,FFT=Auto模式下跑完10轮而不掉P95线程和重启,但日常使用偶尔还会低负载黑屏重启。
当时给我气的爆炸,特意发帖吐槽农企这Curve也太难摸了:[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6615428]农企这curve也太难摸了,除了r20、23、corecycler,还有别的方法测稳定性吗?[/url]从那以后我就放弃农企的Curve设置,直接PBO Scalar 10X、Max Boost 200Mhz,Dynamic OC Switcher 1.3V 4.7G凑合用(真没吐槽错,农企的U折腾起来费事,但凑合起来也真省事)。
然后最近618大家都在买显卡,而我的6900XT让东哥换新反而没卡用了,亮机卡顶上也玩不了游戏,索性就再好好和农企较较劲,摸摸这个Curve,和上面贴里一样的BIOS设置,CoreCycler0.8.2.4用lacisess和摸摸卡大佬推荐的Heavy、Large模式快筛先来了十轮,单核心大概16分钟左右,5600X一轮一个半小时多点,两个模式十轮下来一天就过去了,降的不多:21、16、23、18、14、12。然后又仔细研究了下CoreCycler文档,索性直接runtimePerCore=Auto、FFTSize=All全模式开跑。
FFTSize=All模式下CoreCycler会跑完完整的Prime95预设值,单核心大概40-70分钟左右,一轮下来大概6个小时,是真杀时间,但不得不说有效果,能跑完十轮不报错的Heavy、Large模式,基本顶不过All模式3轮必掉核心,就这么掉线程就进BIOS降1点Curve Negative折腾了六七天后(你问我为啥浪费这么久?一轮6个小时,掉一次线程重启改BIOS再重跑一天时间就没了,后面甚至有几次我都跑了两天到7-8轮了,掉了一个线程只能熟练的含泪重启改数值重新跑),Curve微调到22、11、23、16、15、7,对比下就发现这2、4、6核心降的太狠了,特别是最后这个核是真雷,怪不得会黑屏重启。哦忘了说了,我的Core Performance Order核心顺序是4、3、2、6、5、1,AMD Ryzen Master里也显示4、3核是最雕的两颗核心,我真是没看出来两者和Curve有什么关联。
所以我来简单总结下给后来人一个参考,CorecyCler这个东西还是很给力的,但前提是你跑的时间要足够长,模式要足够多,FFT时间请直接设置为Auto,FFTSize模式无论默认的Huge还是Heavy、Large都只适合初筛,要想稳定使用还得是All模式过十轮(5600X和5800X还可以,5900X和5950X想想这时间就很可怕),精简下流程就是:
1:BIOS和超频全都设置成稳定使用状态最后再用CorecyCler摸Curve,5950X可以反过来,先摸Curve后摸Max Boost。
2:Curve设置为Per Core Negative 25、25、25、25、25、25······(自信是超级大雕/不怕费事的可以30开始往下摸)。
3:github[url=https://github.com/sp00n/corecycler]下载[/url]CoreCycler,解压后右键用记事本打开config.ini搜索runtimePerCore改为Auto、FFTSize改为Heavy、Large或者不改就用默认Huge都行、maxIterations改为10,保存。
4:关闭windows不必要的后台和自启,运行Run CoreCycler.bat,等待它提示掉P95线程或者直接黑屏重启,然后进logs文件点开CoreCycler_XXX_PRIME95_SSE搜索Set to Core和The following cores have thrown an error,前者是出错重启核心,后者是掉P95核心,重启我建议Negative-3,掉P95线程-2,当然你要是想快速点可以减的更多。
5:直到你能一个核心16分钟左右,跑完十轮不掉线程不重启(全核心跑完一次是一轮,十轮自动停止),就可以把FFTSize改为All微调了,但这次更费时间,重启-2、掉线程-1,一直到能All模式跑完十轮为止,这时候就恭喜你,大功告成了。
虽说这农企Curve摸起来很费时间,但好在也只是费时间,活都是软件干的,而且只要CPU不缩肛(电子迁移),摸稳就一劳永逸了。最后再附赠一个非安全模式下CPUZ跑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29/9aQ2o-b8nvKhT1kSb4-b7.png[/img]楼下有人问该先摸Max Boost和Scalar,还是该先摸Curve,我个人理解PBO的频率和温度曲线是相辅相成的复合作用,如5600X这种温度能压得住的U该先摸Max Boost和Scalar,最后摸Curve,先找频率上限,再降压。而5900X、5950X相反,应该先摸Curve降压,然后再回头摸Max Boost和Scalar频率,因为你跑的上限再高,维持不住3s超人也没什么效率。(我为什么没提5800X呢?因为这U太尴尬了,说是Zen3最热的火炉不为过,先摸什么全看个人用什么散热器,中低端都有,不像5900X和5950X,就算不上水至少也有个阿萨辛D15)。
这里引用下隔壁twfox大佬的的话:
[quote]Curve和PBO+(Max CPU BOOST CLOCK OVERRIDE),先调整Curve,因为降压更重要,如果降压下不去,哪怕PBO+200MHZ也没啥效果,大家可以这样理解,Curev影响持续时间,PBO+影响频率上限。5.15g站稳一秒跟5.0g站稳十秒,结果可能还是5.0g效能高,所以以Curve为主。[/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