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BZ_710
2021-07-20T03:18:04+00:00
以前有位大佬发过那个配方,我收藏了。手机丢了。没了。
最近在家休养,没什么事,正好想卤起来。
哪位基友有收藏,发一个来[s:ac:羡慕][s:ac:羡慕]
论坛不允许上传word文件,直接复制
所谓君臣佐使是因为这个方子的主要味道都来自这几样东西,臣的作用只是烘托其味道的,所以臣料部分的调料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的。
重要提示:看着厉害试着玩的就放弃吧,这个料头两次卤出来的东西中药味很重,除了做回锅肉,基本上吃不成的。做好料包放准备卖的,不想差评到死也放弃吧。
老师傅说:一锅汤,两分料,三分功,四分耐性。
我自己的话: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蛮感人,老板人很好,就跑到大漩涡来说了,没想到吃货这么多,这么热情,吓着我了,结果本也没打好,帖子也没写好。我尽快把后续的部分补齐吧。另外,LZ第一次做的卤汤已经酸掉了,不过在发帖后经过娘家人如此的热捧,决定明天重新开灶,再做一锅!
关于保存方法:如果你成功的把味道稳定下来了,并且你只是小家使用,请参照169楼呦,找个罐子把卤汤装进去,冷冻起来就是了。
恩,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吃货
我去勾搭了卤肉店的老板,没想到老板很大方的把方子给我了
然后复述下卤肉老板说的一句让我颇有感触的话:“做餐饮,真宗的卤味敢叫第二,绝对没有人敢叫第一。”
“一个好厨师,不看他颠勺切菜这些基本功,就看他身边有没有一锅老卤。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保养、调和,最后达到五味调和的境界,又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我已经调了快十天的卤水了,从一开始难以入口,到后来菜市场卖的五花肉卤出来唇齿留香,再到现在卤汤变味(两天没管,酸了)我发现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不过如果有条件的吃货,可以试试哦
接下来是卤肉师傅配方的出处
这个卤肉师傅的配方和卤汤源自于他年轻时的隔壁一个老大爷。起因是卤肉师傅当爹了,但是熊孩子各种不吃饭,但是特钟情他家隔壁老大爷的卤肉。
每次老大爷开卤,他家熊孩子都会腆着脸跑去蹭吃的。
于是这个卤肉师傅觉得很丢人,就去拜师学卤肉了。
那老头儿倒是非常大方,直接写了个方子给他,并说自己是祖辈(弟兄三个)上就是在山东卖卤肉为生的,后来被一国民党军官看中,三个弄去给自己当了私厨。
随后其又随着国民党军官到了成都,又在山东卤味的基础上融合了一些川卤的味道进去。
39年老头儿的祖辈(大哥二哥)出川抗日,41年老大病死在湖南 42年老二在缅甸战死
44年,带老大老二出川军官给了老头儿的爹一张方子,就是这个卤肉方子,但是只是这个军官自己凭着以前的记忆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并不是老大老二原有的方子了。
后来,这老头儿的父亲在这个军官的安排下,娶了个川北妹子,然后在甘肃安家。
一一年,其子在我们这一家企业落脚安家,一三年他们老两口也就跟来了。后来实在是闲的无聊,就开了这家卤肉店
至于我能要到这个方子没什么故事,卤肉师傅说了,当年他学这个方子的时候,老头儿就告诉他,这不是什么祖传的秘密,有人愿意学尽可告知,但是有个先决条件是,这个方子里绝对不可以加添加剂,也不算辱没了他家传下来的技艺。
然后呢,我也征得了老师傅的同意,把这个方子整理出来后分享给娘家的吃货。(想靠这个赚大钱的应该不靠谱,成本略高)
恩恩,现在开始整理,稍后放出配方。
配方在这里
配料可以等比缩减的。小家按照三分之一的比列就可以了
特别注意丁香这个东西,味道很大,如果你不是做生意,宁可放一丁点也别放多了,要不麻烦死了。
一钱等于五克
君料:
草果:七钱
肉蔻:八钱
肉桂:六钱
老姜:十二钱
香白芷:三钱
公丁香:二钱
香茅草:三钱
甘松:三钱
臣料:
八角:六钱
带须老葱:四十钱
香排草:四钱
山奈:二钱
香叶:三钱
千里香:二钱
小茴香:四钱
香砂:三钱
陈皮:三钱
荜拔:四钱
草寇:二钱
花椒:三钱
干辣椒(七星椒:二荆条=1:2)八钱
檀香:四钱
毛桃:二钱
当归:三钱
打基础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好不好全看这步了):
以上配料全部用纱布包好。
分两包,其中,辣椒和葱一包,其他东西一包。佐料一定要去调料市场买,中药房买的炮制的发苦。
把装辣椒和葱的放一边不管,另外一包开水里煮25~30分钟(水要没过料包,温水下料包)。煮好后,料包捞出,凉水冲洗,颜色不发黑后放置待用,煮过的佐料水倒掉。(LZ自己发现的东西:这个料包水其实可以留着呦,只要是做跟肉有关的,都可以放一点点,但是放多了就完蛋了)
准备高汤,清水三十斤,鸡架两个(老母鸡最好)猪大骨(老母猪的最好)三斤
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撇清浮沫,然后转小火熬制六个小时左右。
炒糖色(最难的,我弄不好,所以不发图片献丑了)
老冰糖200克,植物油100克,开水一公斤(必须开水)。
具体炒制过程,youku上搜吧。
[quote][pid=535557560,27773463,1]Reply[/pid] Post by [uid=1266113]窈窕淑男[/uid] (2021-07-26 11:34):
论坛不允许上传word文件,直接复制
所谓君臣佐使是因为这个方子的主要味道都来自这几样东西,臣的作用只是烘托其味道的,所以臣料部分的调料是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的。
重要提示:看着厉害试着玩的就放弃吧,这个料头两次卤出来的东西中药味很重,除了做回锅肉,基本上吃不成的。做好料包放准备卖的,不想差评到死也放弃吧。
老师傅说:一锅汤,两分料,三分功,四分耐性。
我自己的话: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蛮感人,老板人很好,就跑到大漩涡来说了,没想到吃货这么多,这么热情,吓着我了,结果本也没打好,帖子也没写好。我尽[/quote]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