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WithLimes
2020-04-13T14:25:44+00:00
——————
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进行了原子弹试验。试验产生的现象可以被某些国家的间谍卫星观测,或者被地震监测相关部门检测到。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直到1996年,中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
除了美国在二战中直接使用核武器,简单粗暴的证明了美国拥有核武器。其他拥核国家也进行了各种核试验,并留下了可以观测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拥有核武器。
中国45次核试验基本情况:
1964年10月16日,爆炸当量2万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5年5月14日,爆炸当量3万吨,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5月9日,爆炸当量20-30万吨,推进裂变试验弹,空投爆炸
1966年12月27日,爆炸当量2万吨,东风-2弹道导弹在900公里外罗布泊上空预定高度爆炸
1966年12月28日,爆炸当量12-50万吨,氢弹原理试验,地面塔爆炸。
1967年6月1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12月24日,爆炸当量1.5-2.5万吨,裂变核试验,空投爆炸。
1968年12月2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第一次使用钚的热核试验。
1969年9月23日,爆炸当量2万吨,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1969年9月29日,爆炸当量300万吨,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10月14日,爆炸当量340万吨,氢弹空投核试验。
1971年11月18日,爆炸当量1.5-2万吨,含钚原子弹。
1972年1月7日,爆炸当量0.8-2万吨,强5空投小型核武器。
1972年3月18日,爆炸当量10-20万吨,空投热核武器。
1973年6月2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空投核试验。
1974年6月17日,爆炸当量100万吨,大气热核试验。
1975年10月27日,爆炸当量2500吨,小型地下核试验。
1976年1月23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6年9月26日,爆炸当量2万吨,局部熔解“特殊核弹”
1976年10月17日,爆炸当量2万吨,地下核试验。
1976年11月17日,爆炸当量500万吨,最大当量氢弹空投试验。
1977年9月17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8年3月15日,爆炸当量0.6-2万吨,小当量核试验。
1978年10月14日,爆炸当量3400吨,地下杆轴核试验。
1978年12月14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9年9月13日,微量地下核试验。
1980年10月16日,爆炸当量20万吨,最后一次大气核爆炸。
1982年10月5日,爆炸当量0.3-1.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3年5月4日,爆炸当量1000吨,地下核试验。
1983年10月6日,爆炸当量1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4年10月3日,爆炸当量9100吨,地下核试验。
1984年12月19日,爆炸当量1300吨,地下核试验。
1987年6月5日,爆炸当量2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8年9月29日,爆炸当量2500吨,中子弹辐射武器测试。
1990年5月26日,爆炸当量11500吨,地下核试验。
1990年8月16日,爆炸当量19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2年5月21日,爆炸当量6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2年9月25日,爆炸当量8000吨,地下核试验。
1993年10月5日,爆炸当量8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4年6月10日,爆炸当量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4年10月7日,爆炸当量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5年5月15日,爆炸当量10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5年8月17日,爆炸当量8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6年6月8日,爆炸当量8万吨,双弹头试爆。
1996年7月29日,爆炸当量5000吨,中国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
相关照片和卫星图可以自己行百度搜索。
所以我相信中国拥有真正的核武器。
那么,鸿蒙的“核试验”呢?
粉丝天天意淫鸿蒙是核弹,鸿蒙就真是核弹了?
“核弹最有用的时候,是躺在发射井里的时候”。
你倒是证明你发射井里躺的是核弹啊。
余承东说鸿蒙开源,现在连毛代码都没有。
好,你说Windows iOS macOS也不开源,但这几个系统实打实的能让用户用到,镜像文件在网上随便下载。
你说智慧屏上是鸿蒙,那鸿蒙app用什么开发?
这是Windows的开发文档。
Windows 开发人员文档
?
docs.microsoft.com
语言C#,IDE是VS,微软自研。各种API在文档里都能查到。你也可以用VC++或者其他各种支持的语言。windows桌面程序有一百种开发方法,没什么限制。
这是macOS和iOS的开发文档:
开发 - Apple Developer
?
developer.apple.com
语言有swift和objective-c,前者是苹果自研,后者是苹果从上世纪翻出来的一个语言改了改就自己用了。IDE是Xcode,苹果自研。系统API在文档里也可以查到。
这是android应用的开发文档:
[url]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url]
?
developer.android.google.cn
语言java,现在还可以用kotlin。IDE可以用eclipse或者android studio,后者是谷歌魔改Jetbrains的ide(评论补充:Android studio是由JetBrain家的IDEA修改定制得到的。)系统API都可以在文档里查到。
以上举例有开源也有不开源的系统。但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给开发者的支持。
鸿蒙App呢?
没App没关系,新系统没App很正常,文档去哪儿了?开发语言是什么?镜像文件呢?怎么跑起来?
如果现在有一个诚心要为鸿蒙开发App的程序员在这里,他不想要钱,就想支持鸿蒙。
他连系统都摸不到,文档也看不见,语言都不知道是什么,他怎么开发?
我如果我有一套公寓要找装修队装修,图纸不给装修队,层高也不给装修队,甚至不让装修队去现场,他怎么装修?
各种“分布式”“微内核”“全场景”“多终端”“跨平台”吹上天。基本的东西一个没有?第三方开发者怎么支持?这他妈是一个推广新系统该有的样子?
问就是“华为已经和国内各大厂商展开合作了,他们不比你懂”?
那我还比你懂呢,你听我说话了吗?
培养生态是把开发工作变得简单,变得有趣,变得门槛低,尽可能转化在职程序员为你开发app,也尽可能让在校大学生可以轻易尝试你的开发环境和工具。而不是装各种高深莫测的逼,开发布会是让内行知道你牛逼,而不是让外行知道你牛逼,让内行云里雾里。粉丝对内行一口一句“就你这水平也配对鸿蒙指指点点?”知不知道暗中赶走了多少潜在开发者?
看看谷歌和苹果怎么培养开发者的,如果只是想简单入个门的,android和iOS的app开发门槛已经很低了,苹果和谷歌不约而同推出儿童编程套餐,各种针对小朋友的编程教程层出不穷,都打算用自己的生态套住下一代程序员了。
鸿蒙粉丝们还在各种讽刺排挤国内程序员,“国内程序员也就只会复制粘贴,华为才是真自研,你那水平也配给鸿蒙开发App?”,这类言论熟不熟悉?
谷歌最开始为安卓选择Java作为主要语言,开发环境也选了Eclipse,就是为了降低门槛,各种企业里,java程序员特别多,也都会Eclipse,学习成本低,Java程序员只要熟悉下android的api就可以开始开发app了,就这么一大波安卓开发者就诞生了。
这个道理还想不明白?鸿蒙各种藏着掖着,各种秀PPT,就是不给最简单直接,最有用的东西,这他妈能发展App生态?问就是“鸿蒙放出来了技术就被美国人偷走了”,能不能不要这么弱智?
现在你问“为什么不相信鸿蒙存在?”
你倒是给一个相信的理由啊。
原作者:默然
原链接:[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1141733635[/url]
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进行了原子弹试验。试验产生的现象可以被某些国家的间谍卫星观测,或者被地震监测相关部门检测到。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直到1996年,中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
除了美国在二战中直接使用核武器,简单粗暴的证明了美国拥有核武器。其他拥核国家也进行了各种核试验,并留下了可以观测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拥有核武器。
中国45次核试验基本情况:
1964年10月16日,爆炸当量2万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5年5月14日,爆炸当量3万吨,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5月9日,爆炸当量20-30万吨,推进裂变试验弹,空投爆炸
1966年12月27日,爆炸当量2万吨,东风-2弹道导弹在900公里外罗布泊上空预定高度爆炸
1966年12月28日,爆炸当量12-50万吨,氢弹原理试验,地面塔爆炸。
1967年6月1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12月24日,爆炸当量1.5-2.5万吨,裂变核试验,空投爆炸。
1968年12月2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第一次使用钚的热核试验。
1969年9月23日,爆炸当量2万吨,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1969年9月29日,爆炸当量300万吨,中国第一颗由轰炸机投放的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10月14日,爆炸当量340万吨,氢弹空投核试验。
1971年11月18日,爆炸当量1.5-2万吨,含钚原子弹。
1972年1月7日,爆炸当量0.8-2万吨,强5空投小型核武器。
1972年3月18日,爆炸当量10-20万吨,空投热核武器。
1973年6月27日,爆炸当量300万吨,空投核试验。
1974年6月17日,爆炸当量100万吨,大气热核试验。
1975年10月27日,爆炸当量2500吨,小型地下核试验。
1976年1月23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6年9月26日,爆炸当量2万吨,局部熔解“特殊核弹”
1976年10月17日,爆炸当量2万吨,地下核试验。
1976年11月17日,爆炸当量500万吨,最大当量氢弹空投试验。
1977年9月17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8年3月15日,爆炸当量0.6-2万吨,小当量核试验。
1978年10月14日,爆炸当量3400吨,地下杆轴核试验。
1978年12月14日,爆炸当量2万吨,裂变试验。
1979年9月13日,微量地下核试验。
1980年10月16日,爆炸当量20万吨,最后一次大气核爆炸。
1982年10月5日,爆炸当量0.3-1.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3年5月4日,爆炸当量1000吨,地下核试验。
1983年10月6日,爆炸当量1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4年10月3日,爆炸当量9100吨,地下核试验。
1984年12月19日,爆炸当量1300吨,地下核试验。
1987年6月5日,爆炸当量2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88年9月29日,爆炸当量2500吨,中子弹辐射武器测试。
1990年5月26日,爆炸当量11500吨,地下核试验。
1990年8月16日,爆炸当量19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2年5月21日,爆炸当量6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2年9月25日,爆炸当量8000吨,地下核试验。
1993年10月5日,爆炸当量8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4年6月10日,爆炸当量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4年10月7日,爆炸当量5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5年5月15日,爆炸当量10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5年8月17日,爆炸当量8万吨,地下核试验。
1996年6月8日,爆炸当量8万吨,双弹头试爆。
1996年7月29日,爆炸当量5000吨,中国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
相关照片和卫星图可以自己行百度搜索。
所以我相信中国拥有真正的核武器。
那么,鸿蒙的“核试验”呢?
粉丝天天意淫鸿蒙是核弹,鸿蒙就真是核弹了?
“核弹最有用的时候,是躺在发射井里的时候”。
你倒是证明你发射井里躺的是核弹啊。
余承东说鸿蒙开源,现在连毛代码都没有。
好,你说Windows iOS macOS也不开源,但这几个系统实打实的能让用户用到,镜像文件在网上随便下载。
你说智慧屏上是鸿蒙,那鸿蒙app用什么开发?
这是Windows的开发文档。
Windows 开发人员文档
?
docs.microsoft.com
语言C#,IDE是VS,微软自研。各种API在文档里都能查到。你也可以用VC++或者其他各种支持的语言。windows桌面程序有一百种开发方法,没什么限制。
这是macOS和iOS的开发文档:
开发 - Apple Developer
?
developer.apple.com
语言有swift和objective-c,前者是苹果自研,后者是苹果从上世纪翻出来的一个语言改了改就自己用了。IDE是Xcode,苹果自研。系统API在文档里也可以查到。
这是android应用的开发文档:
[url]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url]
?
developer.android.google.cn
语言java,现在还可以用kotlin。IDE可以用eclipse或者android studio,后者是谷歌魔改Jetbrains的ide(评论补充:Android studio是由JetBrain家的IDEA修改定制得到的。)系统API都可以在文档里查到。
以上举例有开源也有不开源的系统。但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给开发者的支持。
鸿蒙App呢?
没App没关系,新系统没App很正常,文档去哪儿了?开发语言是什么?镜像文件呢?怎么跑起来?
如果现在有一个诚心要为鸿蒙开发App的程序员在这里,他不想要钱,就想支持鸿蒙。
他连系统都摸不到,文档也看不见,语言都不知道是什么,他怎么开发?
我如果我有一套公寓要找装修队装修,图纸不给装修队,层高也不给装修队,甚至不让装修队去现场,他怎么装修?
各种“分布式”“微内核”“全场景”“多终端”“跨平台”吹上天。基本的东西一个没有?第三方开发者怎么支持?这他妈是一个推广新系统该有的样子?
问就是“华为已经和国内各大厂商展开合作了,他们不比你懂”?
那我还比你懂呢,你听我说话了吗?
培养生态是把开发工作变得简单,变得有趣,变得门槛低,尽可能转化在职程序员为你开发app,也尽可能让在校大学生可以轻易尝试你的开发环境和工具。而不是装各种高深莫测的逼,开发布会是让内行知道你牛逼,而不是让外行知道你牛逼,让内行云里雾里。粉丝对内行一口一句“就你这水平也配对鸿蒙指指点点?”知不知道暗中赶走了多少潜在开发者?
看看谷歌和苹果怎么培养开发者的,如果只是想简单入个门的,android和iOS的app开发门槛已经很低了,苹果和谷歌不约而同推出儿童编程套餐,各种针对小朋友的编程教程层出不穷,都打算用自己的生态套住下一代程序员了。
鸿蒙粉丝们还在各种讽刺排挤国内程序员,“国内程序员也就只会复制粘贴,华为才是真自研,你那水平也配给鸿蒙开发App?”,这类言论熟不熟悉?
谷歌最开始为安卓选择Java作为主要语言,开发环境也选了Eclipse,就是为了降低门槛,各种企业里,java程序员特别多,也都会Eclipse,学习成本低,Java程序员只要熟悉下android的api就可以开始开发app了,就这么一大波安卓开发者就诞生了。
这个道理还想不明白?鸿蒙各种藏着掖着,各种秀PPT,就是不给最简单直接,最有用的东西,这他妈能发展App生态?问就是“鸿蒙放出来了技术就被美国人偷走了”,能不能不要这么弱智?
现在你问“为什么不相信鸿蒙存在?”
你倒是给一个相信的理由啊。
原作者:默然
原链接:[url]https://www.zhihu.com/answer/1141733635[/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