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aris
2021-08-15T16:03:23+00:00
2021年6月14日,上海电影节甄子丹分享心得部分节选。
作为动作导演,在拍摄时,他给陈木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不主张用慢镜头”,因为据他研究,慢镜头已经是“一种比较俗气的手法”。最终经过试验和协商,出现在《怒火·重案》的慢镜头,“最多只用了一次两次”。
作为监制,他会关心故事逻辑、每场戏的表演、拍摄。这也让他的作用不止体现在拳脚和动作上,而是整部影片。比如在拍摄之初,他就提出要体现“做警察的正义”,《怒火·重案》的人物关系也是观众回味和讨论较多的另一个焦点。
而在对谈中,甄子丹除分享拍摄相关的故事,也分享了他对动作片的未来、动作片与时代的关系、动作与武侠、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不同发展等更多方面的看法。
以下是《三声》对甄子丹采访节选:
《三声》:《怒火·重案》与陈导之前的“怒火”系列影片的延续性和突破性在哪里?
甄子丹:延续性在于也是陈导去导,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就算这个片不叫“怒火”,我相信也充满着陈木胜的风格在里面。加上这部片是个警匪片,也连贯着陈导一贯以来在描述人性的正与邪、黑与白时的鲜明风格。所以《怒火·重案》虽然故事不一样,但是他的精神都是陈木胜一贯以来的警匪片的精神。
那么突破在哪里?我相信某个程度上因为我的加入,无形中也带上我自己的风格,两个人加起来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元素、新的化学作用。我个人认为,我们两个都是抱着想突破自我的心情来拍这部电影,所以才打造出这样一部《怒火·重案》。
《三声》:爆炸、飙车几乎成为陈导动作电影的标配,这次的不一样之处在哪?
甄子丹:上一个问题也说了。在拳脚、个人武打风格、整个节奏的掌控上应该都会有我一定的影响。拳脚部分肯定是我的掌控,其他部分比如说车、开枪等部分的节奏,我相信陈导也受到我的一定影响。
我还记得我告诉陈导,我一开始就不主张用一些慢镜头,我觉得用慢镜头已经成为一种比较俗气的手法。所以我告诉他这一次尽量一个慢镜头不用,可能就最多用了一次两次。
一开始他还是很怀疑,在拍摄的过程还重复问我,你这个镜头真的不用慢镜头?我说不用。真的不用?不用。几个月拍下来,我们完成了在《怒火·重案》里面打造出来的新风格。
《三声》:你之前曾提过动作片需要注意节奏感,《怒火·重案》的节奏感如何体现?
甄子丹:电影无论是动作片也好,不动作片也好,都必须要有一种节奏。没节奏的话,整个艺术的表达会很平淡。其实节奏也是我们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讲话、走路、表情,到声音,各种各类都离不开节奏的掌控,这个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强调的。这一次大家可以看出来,节奏已经再次提升,变得更快、更猛。
《三声》:之前在上海电影节时,你曾说不是武打片过时了,而是现在的武打片需要与时俱进地包装,比如在人物、音乐、服装等方面做潮流升级,《怒火·重案》的包装升级之处在哪里?
甄子丹:这个也是一直以来没有变的,也是我认为电影的趋势。所谓的提升肯定是全面提升,不可能单独提升。特别是观众对于看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宝贵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那部电影肯定要做到最极致。
《怒火·重案》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在这个范围下、资金下、时间下,我认为已经做到最好。坦白说,《怒火·重案》的制作费也不是特别特别高,我觉得是合理,中等的制作费,但是我们做到这个成品的效果,已经是很极致。
《三声》:在《怒火·重案》中,香港的电影经验和内地的团队互相合作的过程如何?
甄子丹:香港拍这种商业片起步比较早,累计了很多年的经验,加上地理环境、法律地域环境,可以让电影者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内地,特别是这几年,从整体的商业平台、思维、宣发、甚至某些电影的技术环节都超过了香港。比如说你让我找一个写预告的,做音乐的,我可能都会找内地的人才。
作为动作导演,在拍摄时,他给陈木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不主张用慢镜头”,因为据他研究,慢镜头已经是“一种比较俗气的手法”。最终经过试验和协商,出现在《怒火·重案》的慢镜头,“最多只用了一次两次”。
作为监制,他会关心故事逻辑、每场戏的表演、拍摄。这也让他的作用不止体现在拳脚和动作上,而是整部影片。比如在拍摄之初,他就提出要体现“做警察的正义”,《怒火·重案》的人物关系也是观众回味和讨论较多的另一个焦点。
而在对谈中,甄子丹除分享拍摄相关的故事,也分享了他对动作片的未来、动作片与时代的关系、动作与武侠、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不同发展等更多方面的看法。
以下是《三声》对甄子丹采访节选:
《三声》:《怒火·重案》与陈导之前的“怒火”系列影片的延续性和突破性在哪里?
甄子丹:延续性在于也是陈导去导,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就算这个片不叫“怒火”,我相信也充满着陈木胜的风格在里面。加上这部片是个警匪片,也连贯着陈导一贯以来在描述人性的正与邪、黑与白时的鲜明风格。所以《怒火·重案》虽然故事不一样,但是他的精神都是陈木胜一贯以来的警匪片的精神。
那么突破在哪里?我相信某个程度上因为我的加入,无形中也带上我自己的风格,两个人加起来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元素、新的化学作用。我个人认为,我们两个都是抱着想突破自我的心情来拍这部电影,所以才打造出这样一部《怒火·重案》。
《三声》:爆炸、飙车几乎成为陈导动作电影的标配,这次的不一样之处在哪?
甄子丹:上一个问题也说了。在拳脚、个人武打风格、整个节奏的掌控上应该都会有我一定的影响。拳脚部分肯定是我的掌控,其他部分比如说车、开枪等部分的节奏,我相信陈导也受到我的一定影响。
我还记得我告诉陈导,我一开始就不主张用一些慢镜头,我觉得用慢镜头已经成为一种比较俗气的手法。所以我告诉他这一次尽量一个慢镜头不用,可能就最多用了一次两次。
一开始他还是很怀疑,在拍摄的过程还重复问我,你这个镜头真的不用慢镜头?我说不用。真的不用?不用。几个月拍下来,我们完成了在《怒火·重案》里面打造出来的新风格。
《三声》:你之前曾提过动作片需要注意节奏感,《怒火·重案》的节奏感如何体现?
甄子丹:电影无论是动作片也好,不动作片也好,都必须要有一种节奏。没节奏的话,整个艺术的表达会很平淡。其实节奏也是我们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讲话、走路、表情,到声音,各种各类都离不开节奏的掌控,这个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强调的。这一次大家可以看出来,节奏已经再次提升,变得更快、更猛。
《三声》:之前在上海电影节时,你曾说不是武打片过时了,而是现在的武打片需要与时俱进地包装,比如在人物、音乐、服装等方面做潮流升级,《怒火·重案》的包装升级之处在哪里?
甄子丹:这个也是一直以来没有变的,也是我认为电影的趋势。所谓的提升肯定是全面提升,不可能单独提升。特别是观众对于看电影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宝贵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那部电影肯定要做到最极致。
《怒火·重案》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在这个范围下、资金下、时间下,我认为已经做到最好。坦白说,《怒火·重案》的制作费也不是特别特别高,我觉得是合理,中等的制作费,但是我们做到这个成品的效果,已经是很极致。
《三声》:在《怒火·重案》中,香港的电影经验和内地的团队互相合作的过程如何?
甄子丹:香港拍这种商业片起步比较早,累计了很多年的经验,加上地理环境、法律地域环境,可以让电影者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内地,特别是这几年,从整体的商业平台、思维、宣发、甚至某些电影的技术环节都超过了香港。比如说你让我找一个写预告的,做音乐的,我可能都会找内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