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m
2020-05-27T01:13:55+00:00
在BVS之前,扎导给华纳拍过3部漫改
第一次是07年上映的斯巴达300,以6500W的中低成本,换来了4.56亿票房,当年全球票房第8,大赚了一笔。
第二次时守望者。守望者80年代末开始筹拍,但是业内一致认为难以拍成电影,20多年里不停的换导演换演员改剧本直到扎导接下这个担子。其中就有保罗·格林格拉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特瑞·吉列姆这种不少提名和奖项的知名导演(还有大家都认识的爆炸贝)。
其中特瑞·吉列姆原本一直想拍守望者,但是几次剧本都不满意之后不得不放弃,并且直接表示这片子至少要5小时才能表达清楚。
守望者公映版太垃圾了,票房也扑街。而终极版长达3个半小时,就算是扎黑也不得不承认守望者(全靠原作牛逼才能有)的质量,也就是说用3个半小时把别人说至少需要5个小时的守望者的故事讲清楚了。守望者终极版在业内也是评价相当好,像是奇异博士的导演都把它吹成是超英电影的银翼杀手。
第三次是在诺兰的推荐下,拍钢铁之躯。
超人电影系列,名声虽大,但是……
超人1:5500W成本,3亿票房……大赚,华纳紧接着推出了后续的234,然而。。。
超人2:5400W成本,1.08亿票房……成本差不多,票房只剩下1/3了。。。
超人3:成本不详只知道缩水了,5995W票房……因为2票房不行了成本降低了,票房6000W都不到,大扑
超人4:1700W成本,1568W票房……成本一减再减,票房继续严重缩水大扑街
超人归来:2.7亿成本,3.91亿票房……超人系列电影的失败,让华纳把这个系列冷了快20年才拍新的,雄心勃勃以超人1、2的续作推出的超人归来,超高的投资,票房也是大扑街
可以看到,超人系列电影,在mos之前30年来,一直都是拍一部扑一部的状态,加上演员等方面的问题,在业内甚至有了“被诅咒的”一说。而超人电影的连续扑街,也是拍正联的最大阻碍之一。
上一部惊天大扑的超人归来仅仅7年前(11年扑街的绿灯侠导致华纳到现在都不敢拍绿灯侠的电影),可以说mos是顶着巨大压力巨大的debuff拍出来的
要知道,强如诺兰,在97年那部扑街烂片《蝙蝠侠与罗宾》的影响下,05年上映的侠影之谜票房才3.73亿
然后mos在13年上映,2.25亿成本6.68亿票房,盈利4270W(对比斯巴达300,盈利少得可怜啊)。
盈利虽然不多,但是意义重大,30年来第一次再次盈利的超人电影,让超人系列活了,拍正联的一大阻碍排除了。
mos的成果(隔壁的大大大成功),让华纳再次动起了拍摄正联的心思,那么自然首先要物色一个主导dceu的人。
而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就站在华纳面前:他给华纳拍了3次漫改电影,第一次用较低的成本拿到年度票房第8,让华纳大赚了一比;第二次拍了业内公认难以拍成电影的守望者,票房不行但是导剪版用3个半小时就把守望者的故事讲清楚,并且在业内评价相当好;第三次直接拍了“被诅咒的”超人电影,顶着巨大debuff,拍出了30年来唯一盈利的超人电影,让超人系列活了。
这完全就是个拍漫改片的人才啊,你说华纳不选这个人才,还能选谁?这个人才就叫扎克·施奈德
然而……这个时候的扎导,明显已经处于偏执状态,他似乎沉迷在守望者导剪版的成功和公映版票房扑街的失败之中无法自拔,一心想拍出一部守望者2.0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他开始沉迷于各种神神叨叨各种隐喻,甚至不惜压缩他最擅长的打戏。
然而扎导没能看清,虽然能拍出守望者确实很厉害,但是基础是有守望者这个原作,而现在是为了拍一部电影而写出来的剧本,质量自然和守望者差距实在太大,又如何变成守望者2.0呢?
一心想用一两部片完成隔壁十几本片子铺垫的华纳、沉迷于各种神神叨叨各种隐喻的扎导、5个编剧搞出来的各种细节问题的剧本,BVS就此诞生。
于是我们就看到BVS大段大段并不高明的文戏(点名批评配乐安排,你这明显是想让观众去思考分析(虽然不怎么样)的文戏也不停的duangduangduang想干嘛?在电影院就连我都觉得被轰炸的得脑子发胀,路人谁还有心思动脑子去想你神神叨叨的文戏到底在讲些什么?),又塞了太多内容,而且一直到最后才正式打起来。
但凡扎导老老实实学斯巴达300甚至是学mos,别搞这么长又绕的文戏,多拍拍他擅长的打戏。但凡华纳让这片子变成单纯的《BVS》或者单纯的《mos2》或者《三巨头》。但凡剧本逻辑正常点。也不至于如此啊
再之后的正联就也不用提了,华纳这等电影几乎拍完了才觉得扎克·施奈德不适合,然后临时换人赶工重拍准时上映的操作,实在是太傻了。
就看这次给网飞拍的丧尸片,扎导脑子清醒没有,要是连丧尸片都还继续各种神神叨叨各种隐喻的话。。。那以后就拍流媒体的片还是很合适,毕竟不受限于时长。
会想着发这帖子,主要是觉得某些人似乎觉得mos才盈利这么点说明扎导能力差、守望者是个人照搬原作都能比扎导强的说法,实在是有点。。。[s:ac:汗],然后写着写着字有点多了
第一次是07年上映的斯巴达300,以6500W的中低成本,换来了4.56亿票房,当年全球票房第8,大赚了一笔。
第二次时守望者。守望者80年代末开始筹拍,但是业内一致认为难以拍成电影,20多年里不停的换导演换演员改剧本直到扎导接下这个担子。其中就有保罗·格林格拉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特瑞·吉列姆这种不少提名和奖项的知名导演(还有大家都认识的爆炸贝)。
其中特瑞·吉列姆原本一直想拍守望者,但是几次剧本都不满意之后不得不放弃,并且直接表示这片子至少要5小时才能表达清楚。
守望者公映版太垃圾了,票房也扑街。而终极版长达3个半小时,就算是扎黑也不得不承认守望者(全靠原作牛逼才能有)的质量,也就是说用3个半小时把别人说至少需要5个小时的守望者的故事讲清楚了。守望者终极版在业内也是评价相当好,像是奇异博士的导演都把它吹成是超英电影的银翼杀手。
第三次是在诺兰的推荐下,拍钢铁之躯。
超人电影系列,名声虽大,但是……
超人1:5500W成本,3亿票房……大赚,华纳紧接着推出了后续的234,然而。。。
超人2:5400W成本,1.08亿票房……成本差不多,票房只剩下1/3了。。。
超人3:成本不详只知道缩水了,5995W票房……因为2票房不行了成本降低了,票房6000W都不到,大扑
超人4:1700W成本,1568W票房……成本一减再减,票房继续严重缩水大扑街
超人归来:2.7亿成本,3.91亿票房……超人系列电影的失败,让华纳把这个系列冷了快20年才拍新的,雄心勃勃以超人1、2的续作推出的超人归来,超高的投资,票房也是大扑街
可以看到,超人系列电影,在mos之前30年来,一直都是拍一部扑一部的状态,加上演员等方面的问题,在业内甚至有了“被诅咒的”一说。而超人电影的连续扑街,也是拍正联的最大阻碍之一。
上一部惊天大扑的超人归来仅仅7年前(11年扑街的绿灯侠导致华纳到现在都不敢拍绿灯侠的电影),可以说mos是顶着巨大压力巨大的debuff拍出来的
要知道,强如诺兰,在97年那部扑街烂片《蝙蝠侠与罗宾》的影响下,05年上映的侠影之谜票房才3.73亿
然后mos在13年上映,2.25亿成本6.68亿票房,盈利4270W(对比斯巴达300,盈利少得可怜啊)。
盈利虽然不多,但是意义重大,30年来第一次再次盈利的超人电影,让超人系列活了,拍正联的一大阻碍排除了。
mos的成果(隔壁的大大大成功),让华纳再次动起了拍摄正联的心思,那么自然首先要物色一个主导dceu的人。
而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就站在华纳面前:他给华纳拍了3次漫改电影,第一次用较低的成本拿到年度票房第8,让华纳大赚了一比;第二次拍了业内公认难以拍成电影的守望者,票房不行但是导剪版用3个半小时就把守望者的故事讲清楚,并且在业内评价相当好;第三次直接拍了“被诅咒的”超人电影,顶着巨大debuff,拍出了30年来唯一盈利的超人电影,让超人系列活了。
这完全就是个拍漫改片的人才啊,你说华纳不选这个人才,还能选谁?这个人才就叫扎克·施奈德
然而……这个时候的扎导,明显已经处于偏执状态,他似乎沉迷在守望者导剪版的成功和公映版票房扑街的失败之中无法自拔,一心想拍出一部守望者2.0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他开始沉迷于各种神神叨叨各种隐喻,甚至不惜压缩他最擅长的打戏。
然而扎导没能看清,虽然能拍出守望者确实很厉害,但是基础是有守望者这个原作,而现在是为了拍一部电影而写出来的剧本,质量自然和守望者差距实在太大,又如何变成守望者2.0呢?
一心想用一两部片完成隔壁十几本片子铺垫的华纳、沉迷于各种神神叨叨各种隐喻的扎导、5个编剧搞出来的各种细节问题的剧本,BVS就此诞生。
于是我们就看到BVS大段大段并不高明的文戏(点名批评配乐安排,你这明显是想让观众去思考分析(虽然不怎么样)的文戏也不停的duangduangduang想干嘛?在电影院就连我都觉得被轰炸的得脑子发胀,路人谁还有心思动脑子去想你神神叨叨的文戏到底在讲些什么?),又塞了太多内容,而且一直到最后才正式打起来。
但凡扎导老老实实学斯巴达300甚至是学mos,别搞这么长又绕的文戏,多拍拍他擅长的打戏。但凡华纳让这片子变成单纯的《BVS》或者单纯的《mos2》或者《三巨头》。但凡剧本逻辑正常点。也不至于如此啊
再之后的正联就也不用提了,华纳这等电影几乎拍完了才觉得扎克·施奈德不适合,然后临时换人赶工重拍准时上映的操作,实在是太傻了。
就看这次给网飞拍的丧尸片,扎导脑子清醒没有,要是连丧尸片都还继续各种神神叨叨各种隐喻的话。。。那以后就拍流媒体的片还是很合适,毕竟不受限于时长。
会想着发这帖子,主要是觉得某些人似乎觉得mos才盈利这么点说明扎导能力差、守望者是个人照搬原作都能比扎导强的说法,实在是有点。。。[s:ac:汗],然后写着写着字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