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fner
2020-04-07T10:00:22+00:00
1.疫情期间没有医疗器械经营范围,对公打款给员工账号然后员工购买口罩后贩卖,再给客户开发票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实物与发票明细不符
3.进货发票明细与收货实物不符(总金额相符)
3.经常进货无发票后给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疫情后离职了,目前公司压了万把块的工资,发不出,有什么手段反制一波?[s:ac:羡慕]
第1条找工商
第2、3条找税务
最后欠工资这条找劳动监察
虚开增值税发票,专票的都是五年起步[s:ac:哭笑]
[quote][pid=413652145,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42948357]洛神花茶配回锅肉[/uid] (2020-04-15 18:51):
虚开增值税发票,专票的都是五年起步[s:ac:哭笑][/quote]和金额无关吗?
税局 工商局 劳动局你可以轮着打一遍[s:ac:茶]
[quote][tid=21296231]Topic[/tid] Post by [uid=61878851]刚波白完京珠猡[/uid] (2020-04-15 18:05):
1.疫情期间没有医疗器械经营范围,对公打款给员工账号然后员工购买口罩后贩卖,再给客户开发票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实物与发票明细不符
3.进货发票明细与收货实物不符(总金额相符)
3.经常进货无发票后给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疫情后离职了,目前公司压了万把块的工资,发不出,有什么手段反制一波?[s:ac:羡慕][/quote]税务局举报?
打12315举报,最好有证据,最近我们在严查这个。。。
收集充足证据向税务局举报就是了。工资问题劳动仲裁,等结果,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再向法院起诉
[quote][pid=413652561,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38999636]helloiamd[/uid] (2020-04-15 18:52):
和金额无关吗?[/quote]虚开,虚假业务,虚假金额,都算是。金额无所谓。虚开了,查实了,专票5年起步[s:ac:哭笑]
普票找找关系还行,专票是国家红线吧,只要挑出来就可以进去了,先去劳动仲裁把工资要回来再说
[quote][pid=413652561,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38999636]helloiamd[/uid] (2020-04-15 18:52):
和金额无关吗?[/quote]和金额有关的。
但是,现行税法是九几年就暂行至今,税额(注意是税额)上一万定性就不轻了。
不过现在上一万税额只要不离谱,都是补税罚款为主。
[quote][pid=413651829,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60335725]等待的尽头是[/uid] (2020-04-15 18:49):
第1条找工商
第2、3条找税务
最后欠工资这条找劳动监察[/quote]需要什么证据呢………老哥
[quote][pid=413655659,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42948357]洛神花茶配回锅肉[/uid] (2020-04-15 19:03):
虚开,虚假业务,虚假金额,都算是。金额无所谓。虚开了,查实了,专票5年起步[s:ac:哭笑][/quote]客户是银行 经常卖商品A开同价格商品B 的发票 甚至有时候卖A开不同价格不同数量 总金额相符的发票 这算虚开吗?大佬
[quote][pid=413658182,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38091584]碧海花月[/uid] (2020-04-15 19:11):
普票找找关系还行,专票是国家红线吧,只要挑出来就可以进去了,先去劳动仲裁把工资要回来再说[/quote]基本上都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普票一百份或累计40万以上票面金额或5年内曾遭受处罚再犯(再犯不看数额都管)
专票直接就over
你说光你自己这边都几万了,还是无资质销售口罩牵扯到非法经营,这种情况风口浪尖上妥妥是会管的。
从你个人的时间成本来说建议还是先走税务举报同时去劳动仲裁把你自己的钱保住。
[quote][pid=413651429,21296231,1]Reply[/pid] Post by [uid=12779987]大叔有三好[/uid] (2020-04-15 18:48):
打12315举报,最好有证据,最近我们在严查这个。。。[/quote]证据………普通员工怎么保留证据,会计都把帐做平了,只知道有瞎jb开专票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