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dar ♡ Nyaa ♡
2024-04-10T03:20:56+00:00
前景提要,去云南办事+自驾游,7天,在神州租车租了一辆L7,准新车,好像才几个月。
算是我自己第一次正经地开一辆新能源车,写一个体验报告记录一下。
自己平时开的同级别车是19年的标轴x5,就拿来作为主要对比对象了。
一些基础信息:
一小半高速,一小半国道跑山,剩下是平原国道和城市道路,里程800公里左右。
车辆设置,能量回收舒适,魔毯运动2.0,空悬运动,动力标准,纯电优先,公路模式。
表显驱动电耗17左右,表显综合油耗7.2升。
实际加油700元出头,每升9.05元,总油耗78升,百公里油耗应该在10升左右。
1. 沙发
沙发确实无敌,副驾表示x5长时间乘坐腰会疼,但是L7一点都不疼。我自己在开3~4个小时腰也开始疼了,但是那天跑山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也没感觉到腰疼。后排靠背可以躺下的幅度也很大,坐感非常舒适。
但是后排坐垫有点低,腿部支撑不太够。驾驶座座椅高度降不下去,视线会被天花板遮挡掉很多。
2. 智驾
高速noa确实有用,有效降低疲劳感。
但是在不长的高速里程里已经能够感觉到不靠谱了,会误判雪糕桶和路边的立柱,这时候如果旁边会有车辆就会因为情况复杂退出noa。
各种策略并不是太聪明,超车基本指望不上,避让大车有些过多。
有些路段速度会非常慢,这时候还需要先操作退出智驾,而不能通过踩油门和转方向无缝退出,强行掰方向后的退出过程不够清晰,好像是退出noa但又进入了lcc,感觉车子还在和你抢操作,只能再通过踩刹车或者拨动拨杆退出。
感觉只适合在车辆较少的道路使用,车多了还是自己开更快更放心。
3. nvh
隔音降噪效果满分,风噪和胎噪都抑制得非常好,不管是什么路况车内都非常安静。
但是启动增程器后,前排能明显听到增程器的噪音。而且是那种很明显让人很不舒服的噪音。
4. 车机
车机和语音控制只能说无功无过,理想同学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车内控制,比传统品牌强太多了,但是在驾驶过程中戳屏幕离开座椅靠背的姿势还是过于危险,还是旋钮这种在手边的物理按键更安全。
5. 空间和其它
空间确实无敌,后排的空间甚至可以在坐着人不动的情况下再通过一个人,后备箱也确实非常能装,可用宽度比x5更大。车内的220v插座插个热水杯,在0度左右的气温下随时喝热水确实爽到。
6. 驾驶感受
这个部分就基本全是缺点了。
首先是动力,因为全程没找到充电桩,电量长时间低位的情况下,在双向单车道国道超车时的加速度感觉还不如x5。(这个我确实是没想到过的,之前一直以为新能源的动力一定会比油车强,而且在强制补电到80%后也没有感到有什么改善。)
然后是油门踏板,感觉非常不线性,很难靠脚去感受油门踩下去他能给我多少动力。
刹车踏板也很奇怪,感觉会有一段紧一段虚,和油门一样不好控制,所以很难精确控制刹车力度,不是刹多了就是没刹够要狠狠补一脚,基本上不可能靠脚法抑制点头。
最后可能是因为车辆重心偏高的缘故,悬挂给人的支撑感太弱了,在高速过弯变道还有国道跑山的时候车身倾斜感觉有些过度,不带一脚刹车很虚,同样一个弯道感觉上弯心速度会慢20%-30%。
最后还是坐姿真的太高了,开了传统轿跑和x5之后我一直以为我喜欢比较高的坐姿,但是开了理想之后,我才发现x5那种原来算低的,我还是喜欢低一点的
大概就是这些了,毕竟我用车的习惯是真的就用来开车,不会用车里的屏幕做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大电视和音响是体验不到了。
完。
算是我自己第一次正经地开一辆新能源车,写一个体验报告记录一下。
自己平时开的同级别车是19年的标轴x5,就拿来作为主要对比对象了。
一些基础信息:
一小半高速,一小半国道跑山,剩下是平原国道和城市道路,里程800公里左右。
车辆设置,能量回收舒适,魔毯运动2.0,空悬运动,动力标准,纯电优先,公路模式。
表显驱动电耗17左右,表显综合油耗7.2升。
实际加油700元出头,每升9.05元,总油耗78升,百公里油耗应该在10升左右。
1. 沙发
沙发确实无敌,副驾表示x5长时间乘坐腰会疼,但是L7一点都不疼。我自己在开3~4个小时腰也开始疼了,但是那天跑山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也没感觉到腰疼。后排靠背可以躺下的幅度也很大,坐感非常舒适。
但是后排坐垫有点低,腿部支撑不太够。驾驶座座椅高度降不下去,视线会被天花板遮挡掉很多。
2. 智驾
高速noa确实有用,有效降低疲劳感。
但是在不长的高速里程里已经能够感觉到不靠谱了,会误判雪糕桶和路边的立柱,这时候如果旁边会有车辆就会因为情况复杂退出noa。
各种策略并不是太聪明,超车基本指望不上,避让大车有些过多。
有些路段速度会非常慢,这时候还需要先操作退出智驾,而不能通过踩油门和转方向无缝退出,强行掰方向后的退出过程不够清晰,好像是退出noa但又进入了lcc,感觉车子还在和你抢操作,只能再通过踩刹车或者拨动拨杆退出。
感觉只适合在车辆较少的道路使用,车多了还是自己开更快更放心。
3. nvh
隔音降噪效果满分,风噪和胎噪都抑制得非常好,不管是什么路况车内都非常安静。
但是启动增程器后,前排能明显听到增程器的噪音。而且是那种很明显让人很不舒服的噪音。
4. 车机
车机和语音控制只能说无功无过,理想同学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车内控制,比传统品牌强太多了,但是在驾驶过程中戳屏幕离开座椅靠背的姿势还是过于危险,还是旋钮这种在手边的物理按键更安全。
5. 空间和其它
空间确实无敌,后排的空间甚至可以在坐着人不动的情况下再通过一个人,后备箱也确实非常能装,可用宽度比x5更大。车内的220v插座插个热水杯,在0度左右的气温下随时喝热水确实爽到。
6. 驾驶感受
这个部分就基本全是缺点了。
首先是动力,因为全程没找到充电桩,电量长时间低位的情况下,在双向单车道国道超车时的加速度感觉还不如x5。(这个我确实是没想到过的,之前一直以为新能源的动力一定会比油车强,而且在强制补电到80%后也没有感到有什么改善。)
然后是油门踏板,感觉非常不线性,很难靠脚去感受油门踩下去他能给我多少动力。
刹车踏板也很奇怪,感觉会有一段紧一段虚,和油门一样不好控制,所以很难精确控制刹车力度,不是刹多了就是没刹够要狠狠补一脚,基本上不可能靠脚法抑制点头。
最后可能是因为车辆重心偏高的缘故,悬挂给人的支撑感太弱了,在高速过弯变道还有国道跑山的时候车身倾斜感觉有些过度,不带一脚刹车很虚,同样一个弯道感觉上弯心速度会慢20%-30%。
最后还是坐姿真的太高了,开了传统轿跑和x5之后我一直以为我喜欢比较高的坐姿,但是开了理想之后,我才发现x5那种原来算低的,我还是喜欢低一点的

大概就是这些了,毕竟我用车的习惯是真的就用来开车,不会用车里的屏幕做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大电视和音响是体验不到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