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o Gxrv!
2021-05-20T11:10:23+00:00
全国经济是用货币来进行比较的,M1是央行印的货币,M2的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后的货币。
那么,我们到底是变富了,还是变穷了呢?
央行印钞得到M1,M1流到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扩张得到M2,M3流动性是很差的,所以整个社会的通货用M2来比较,是最合适的。
比如说,今年比去年GDP增加6%,如果M2增速也是6%,那是正常的,因为蛋糕大了当然货币也要多。如果GDP6%,M2才增加2%,那就通缩了。如果今年GDP6%,M2增加10%,那货币就等于相对于去年超发了,货币也就贬值了。
10%-6%=4%,就是全国货币的真实通胀(通胀绝对不能看CPI,CPI是专门设计出来的一套指标,CPI不能表示今年货币的超发,他只能表示货币超发在猪肉之类的食品等生活用品上的表现,而不能表示货币超发在房价、股价等资产上的表现,我们都知道现在是穷人买的猪肉等食品通缩,富人买的房子股票通胀。说白了,CPI这个指标只是提示统Z者穷人能不能活下去,会不会因为吃不饱饭而造F,这个指标是不管穷人生活的到底好不好的)。
有两种比较方法:
1、纵向贫富比较法:
这个方法就是说,打工人甲,他只要今年财富比去年多,那么久等于是变的更加富裕了。这个公式是:个人财富增速>M2增速减去GDP增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财富增速,跑不过M2增速减去GDP增速的话,你今年的绝对财富,是比去年还少。
总体来说,满足1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很多人满足了1,所以他没有注意到社会的分配存在问题,因为他的个人财富还是在一直纵向增长的。当经济持续萧条,他连1都跑不过了,也就是说他的纵向财富都开始缩水了,他才开始觉得不对劲,然后发现社会的分配存在问题。
2、横向贫富比较法:
这个方法就是说,打工人甲,他只要今年个人财富占国民总财富的百分比比去年个人财富占国民总财富的百分比多,那么就等于财富增速跑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变得相对更加富裕了。这个公式是:个人财富增速>M2增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财富增速,跑不过M2增速,你今年的相对财富,就比去年还少,也就是说去年你的财富占国家总财富的x%,今年的财富占国家总财富的百分比小于x%。
总体来说,满足2的人,就是我们所谓图钉社会钉子尖端的那极少部分人,还有国家、企业、机构等各种集体(集体他内部会有自己的分配模式)。绝大部分常规的老百姓,是绝无可能跑过2的,而事实上,跑过2,才能说明你在ggkf的几十年中没有相对的落后。
卢麒元,说的是第二种比较方法,也就是横向对比。20年前的35块钱,为什么是现在的12万块钱呢?这个其实就是看20年前的国家M2总量,再除以现在国家的M2总量,得出的这个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国民是同步富裕的,那么当年的35块钱等于现在的12万。
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先F带动后F的策略,那么就必然有人跑不过2(而且这个是极大部分)。
那么,为什么之前没有社会矛盾呢?因为老百姓总是以1的方式去比较自己是否变得富裕,在2008年以前,绝大部分人都是跑过1的,2008年之后随着社会经济泡沫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连1都跑不过了,这部分人开始不满,所以产生了矛盾。
那么,我们到底是变富了,还是变穷了呢?
央行印钞得到M1,M1流到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扩张得到M2,M3流动性是很差的,所以整个社会的通货用M2来比较,是最合适的。
比如说,今年比去年GDP增加6%,如果M2增速也是6%,那是正常的,因为蛋糕大了当然货币也要多。如果GDP6%,M2才增加2%,那就通缩了。如果今年GDP6%,M2增加10%,那货币就等于相对于去年超发了,货币也就贬值了。
10%-6%=4%,就是全国货币的真实通胀(通胀绝对不能看CPI,CPI是专门设计出来的一套指标,CPI不能表示今年货币的超发,他只能表示货币超发在猪肉之类的食品等生活用品上的表现,而不能表示货币超发在房价、股价等资产上的表现,我们都知道现在是穷人买的猪肉等食品通缩,富人买的房子股票通胀。说白了,CPI这个指标只是提示统Z者穷人能不能活下去,会不会因为吃不饱饭而造F,这个指标是不管穷人生活的到底好不好的)。
有两种比较方法:
1、纵向贫富比较法:
这个方法就是说,打工人甲,他只要今年财富比去年多,那么久等于是变的更加富裕了。这个公式是:个人财富增速>M2增速减去GDP增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财富增速,跑不过M2增速减去GDP增速的话,你今年的绝对财富,是比去年还少。
总体来说,满足1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很多人满足了1,所以他没有注意到社会的分配存在问题,因为他的个人财富还是在一直纵向增长的。当经济持续萧条,他连1都跑不过了,也就是说他的纵向财富都开始缩水了,他才开始觉得不对劲,然后发现社会的分配存在问题。
2、横向贫富比较法:
这个方法就是说,打工人甲,他只要今年个人财富占国民总财富的百分比比去年个人财富占国民总财富的百分比多,那么就等于财富增速跑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变得相对更加富裕了。这个公式是:个人财富增速>M2增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财富增速,跑不过M2增速,你今年的相对财富,就比去年还少,也就是说去年你的财富占国家总财富的x%,今年的财富占国家总财富的百分比小于x%。
总体来说,满足2的人,就是我们所谓图钉社会钉子尖端的那极少部分人,还有国家、企业、机构等各种集体(集体他内部会有自己的分配模式)。绝大部分常规的老百姓,是绝无可能跑过2的,而事实上,跑过2,才能说明你在ggkf的几十年中没有相对的落后。
卢麒元,说的是第二种比较方法,也就是横向对比。20年前的35块钱,为什么是现在的12万块钱呢?这个其实就是看20年前的国家M2总量,再除以现在国家的M2总量,得出的这个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国民是同步富裕的,那么当年的35块钱等于现在的12万。
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先F带动后F的策略,那么就必然有人跑不过2(而且这个是极大部分)。
那么,为什么之前没有社会矛盾呢?因为老百姓总是以1的方式去比较自己是否变得富裕,在2008年以前,绝大部分人都是跑过1的,2008年之后随着社会经济泡沫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连1都跑不过了,这部分人开始不满,所以产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