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ha✞
2021-01-27T13:50:49+00:00
戴森球计划火到天上大家都知道,我在逛reddit的时候碰巧发现有个贴有一些老外讨论起了价格的问题,又碰巧我最近在戴森球区发了一个帖子发表个人意见“我认为定价太低”,结果2个讨论价格的讨论串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回应 在NGA我被喷成狗了 。
我把reddit一些回复截取简单翻译出来(我没看到任何一条反对价格的回复,[url=https://old.reddit.com/r/Dyson_Sphere_Program/comments/l5y7el/enjoying_this_more_than_factorio_or_satisfactory/]原帖[/url]在此),同时想和大家讨论讨论,单机购买力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的差距?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7z7yKpT3cSqg-37.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ii4hK13T3cSqs-45.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71otKwT3cSq0-3f.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iw1sKiT3cSjb-27.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7sk9KsT3cSsg-32.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goisKwT3cSx3-33.jpg[/img]
很欣慰这帖子没有演变成戾气非常重的互喷。
很多人get到我的点了,我并不是真的在纠结于“戴森球卖70还是卖140”,而是我从论坛上看到了中外玩家对于游戏价值的衡量有不一样的标准,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对国产游戏有什么启示。
回帖里有比较理性的讨论,说了几种可能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实我都不是特别赞同:
1. 纯粹的营销考虑,用低价换口碑
--- 过低的价格甚至让老外觉得“是不是装了什么不好的东西?”,而低价真的会带来口碑提升吗?我并没有看到很多“哇他太便宜了他好良心”,因为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游戏素质
2. 同类有更佳游戏有价格天花板
--- 这个有绕进去大家最鄙视的“不如巫师3”这个观点里的嫌疑。即使加上游戏类型的限制也一样,游戏时长低于巫师3的RPG游戏就不配卖127,是这个意思吗?
--- 另外从去年就能找到除了画面远不如《恐怖黎明》的《破坏领主》,都是暗黑like类游戏,EA定价110以上,仍然卖了好几周榜首的反例
3. 国区仍处于发展中,购买力低于平均
--- 衡量整个国家的购买力我相信低于平均,但是既然是讨论单机游戏,那建立在有PC的情况我觉得不会差距太大,毕竟steam平均1060最多呢
4. 长期受免费影响,对于虚拟物品消费习惯和观念仍然没有转变过来
--- 但是大作的销售数据并不差
我把reddit一些回复截取简单翻译出来(我没看到任何一条反对价格的回复,[url=https://old.reddit.com/r/Dyson_Sphere_Program/comments/l5y7el/enjoying_this_more_than_factorio_or_satisfactory/]原帖[/url]在此),同时想和大家讨论讨论,单机购买力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的差距?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7z7yKpT3cSqg-37.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ii4hK13T3cSqs-45.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71otKwT3cSq0-3f.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iw1sKiT3cSjb-27.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7sk9KsT3cSsg-32.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9/biQrfvm-goisKwT3cSx3-33.jpg[/img]
很欣慰这帖子没有演变成戾气非常重的互喷。
很多人get到我的点了,我并不是真的在纠结于“戴森球卖70还是卖140”,而是我从论坛上看到了中外玩家对于游戏价值的衡量有不一样的标准,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对国产游戏有什么启示。
回帖里有比较理性的讨论,说了几种可能合理的解释,但是其实我都不是特别赞同:
1. 纯粹的营销考虑,用低价换口碑
--- 过低的价格甚至让老外觉得“是不是装了什么不好的东西?”,而低价真的会带来口碑提升吗?我并没有看到很多“哇他太便宜了他好良心”,因为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游戏素质
2. 同类有更佳游戏有价格天花板
--- 这个有绕进去大家最鄙视的“不如巫师3”这个观点里的嫌疑。即使加上游戏类型的限制也一样,游戏时长低于巫师3的RPG游戏就不配卖127,是这个意思吗?
--- 另外从去年就能找到除了画面远不如《恐怖黎明》的《破坏领主》,都是暗黑like类游戏,EA定价110以上,仍然卖了好几周榜首的反例
3. 国区仍处于发展中,购买力低于平均
--- 衡量整个国家的购买力我相信低于平均,但是既然是讨论单机游戏,那建立在有PC的情况我觉得不会差距太大,毕竟steam平均1060最多呢
4. 长期受免费影响,对于虚拟物品消费习惯和观念仍然没有转变过来
--- 但是大作的销售数据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