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k1414
2021-08-15T06:56:02+00:00
先说一下,杭州二手房政府交易平台,为什么这么引人关注?是我时间线出现偏差了吗?
以前也有家政府二手房平台在泥潭引起过讨论把?现在怎么搞的杭州好像是首家似的,度娘也没翻到其他的新闻。还有水友有和我一样的记忆吗?
... ...
先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其实我是认同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看屁股的位置。
... ...
有些zz水友一副侃侃而谈的样子,真的怕误导大家。
[quote][pid=544123768,28201108,2]Reply[/pid] Post by [uid=60161304]dsafdsfjio[/uid] (2021-08-24 11:50):
根据法律规定: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对该标的物不享有任何权利的义务。
所以,别瞎想了 ,不管你怎么操作都伤害不了买房的人,不然妥妥的解除合同+违约责任。[/quote]... ...
说到哪算哪,两件真人真事,时间久了可能有模糊的地方,供买卖双方参考,主要是买家,看完再说。
16年末,国际庄房价上扬,我是郊县,路程原因导致每次去看房很麻烦,(这也是他们存在合理的一个原因,“买家看房不方便”)
所以就嘱咐中介,根据要求多选几套一次看完,选的是国际庄最大的一家中介,带我的是一个小孩。
最终在桥西相中一个社区,环境不错,房龄也新。
大部分在售的三室是180-190左右。
但是小孩告诉我楼王那栋有个房子登记175(可能有点偏差),但是联系不上房主。
因为户型都一样,看只是个形式,我就和小孩拍板,联系上房东就签合同(现在想想这样的买家肯定不止我一个。)
但是,毫无意外,联系不上,我就回县城了。
大概过了三四天的样子,中介电话打过来,说是联系上了,电话里小孩很兴奋,其实咱也清楚他是为了自己高兴。(当时他们的手续费是1.5,其实不止,还有贷款手续费。)
我当即和厂里打了招呼就去市里看了房子。进去以后几个打扮挺,邋遢的年轻人往楼下搬东西,房子里乱糟糟的,装修大众,我当时就和小孩说,和房主谈谈。
房东也挺迫切。
可是小孩给他们经理打了个电话,这时候,转折就来了。
电话里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大意是经理让小孩带我先走,说房子可能有些问题。
说实话,当时我有种被阴谋的感觉,但是又说不上来。
回到他们门店,我,经理小孩三人坐到一起,我有点被阴谋,那个小孩也挺低迷。
直到经理说完,才算理顺中间的门道。
...
原来,小孩一直带我看房,知道我肯定要买,电话打不通,情急之下给房东发了个短信(各位,你想,现在谁还发短信呀。)
大意是“有人要买房,联系不到你如何如何,见信回电如何如何。”,结果时间不久,卖家就给他回电话了,说可以看房。
经理询问了经过以后,直接就给了意见,别买。
...
以下完全是这个经理推测,可不用琢磨也知道是真的。
这个房子应该是个借贷房,简单说就是有民间借贷,类似高利贷那种,这个房子虽然在中介登记了,但房东躲债把电话设置了勿扰,陌生号都打不进去。
结果小孩买房的短信一发出去,房主知道是中介身份,马上就回了话,至于他是用房款还债还是跑路,不好说,但是他拒接电话这个行为,跑路的可能性比较大。
...
那个中介经理的意思也挺直接,房主征信已经没必要查了,估计不能看了。
我这愿不愿意省20万去试一把,因为流程他们可以帮着谈,估计价格还可以再低。
但是以后,房东拿钱跑路高利贷那帮人会不会上门惹事谁也不好说,当然法律上肯定有保证,也可能就算有高利贷上门,把事说明白以后就没事了。
可是,水友们,我全家老小在这住着,他们来查探消息,我为了撇清嫌疑还得给那种人讲道理,或者拿出房本告诉他们这是我正规途径买得?(脑补)
可能吗?更过分点脑补一下,高利贷找不到债主,激恼之下要是怀疑我和房主串通转移房产呢?
当时就否了,我买房是过日子得,不是给自己找别扭去了。
PS:当然有些水友可能说了,便宜几十万呢,我就说了,这便宜你爱占是你得事,我敢放言,大部分人不占这种便宜。
后来就不了了之了,那个小孩也没联系了,估计他挺不忿,毕竟承担问题得主要是我,其次是他们经理,他拿了手续费拍屁股走人嘛事也没。
PS:后来厂里工作忙,外调,就没再看,到了17年迎来限购,买房更不可能了。
现在想想一是庆幸,二也比较感谢那个中介经理,虽然知道他也是为了自己不惹麻烦,要整出点差池,我肯定也得找他麻烦。
但,每个“类销售”行业可能都或多或少,因为这个避免麻烦所以保持了一些基本的操守把。
... ... ...
第二件就比较荒唐了,换谁谁也得骂死中介。
有意思的是,这个和我上面说的是一家中介。
这个房子所在社区,与上面我看的那家的相距大概也就500多米,。
因为是听来的,没那么细。
...
买家A去看房数次,全程房主两口子接待,谈价亦同。
签合同的时候到了,房主男一个人,估计水友也想到了,没错,这房子房本是女房主的名字。
中间签合同的具体过程,谁也不知道,这是同一个中介的另一家门店(每个门店都有一个中介经理)。
中介经理(和第一个案例是同一人)和我聊的时候说了,不外乎两种,
一是买家真小白,先入为主的把两口子视为一个个体,直接签了。
二是当时这两口子玩了花活,类似演戏电话免提,当着买家的面演戏,我过不去你就行了之类。
但是不管如何,买家小白,中介推手是肯定的。
...
结果来了,现实就是这么荒唐,男的收了钱,多少不知,女的说我没见到。
再后来,两口子离婚,买家一气之下,把中介,男女房主告上法院。
但是,至于执行...反正...一直在打官司。
以上都是闲谈时听说的,据说这件事在当地小有名气。
-------------------------------------------------------------------
这两个算是个人经历把,告诉我,好坏真的就是看当事人的所处位置。
在我来说,中介很负责,
在打官司那家来说,中介帮凶。
...
所以,中介遍布大江南北,有其必然的不可替代性。为无数人唾骂,也有着其必然的不合理性。
...
作为买房的水友,多一份小心才是真的。
以前也有家政府二手房平台在泥潭引起过讨论把?现在怎么搞的杭州好像是首家似的,度娘也没翻到其他的新闻。还有水友有和我一样的记忆吗?
... ...
先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其实我是认同的,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看屁股的位置。
... ...
有些zz水友一副侃侃而谈的样子,真的怕误导大家。
[quote][pid=544123768,28201108,2]Reply[/pid] Post by [uid=60161304]dsafdsfjio[/uid] (2021-08-24 11:50):
根据法律规定: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对该标的物不享有任何权利的义务。
所以,别瞎想了 ,不管你怎么操作都伤害不了买房的人,不然妥妥的解除合同+违约责任。[/quote]... ...
说到哪算哪,两件真人真事,时间久了可能有模糊的地方,供买卖双方参考,主要是买家,看完再说。
16年末,国际庄房价上扬,我是郊县,路程原因导致每次去看房很麻烦,(这也是他们存在合理的一个原因,“买家看房不方便”)
所以就嘱咐中介,根据要求多选几套一次看完,选的是国际庄最大的一家中介,带我的是一个小孩。
最终在桥西相中一个社区,环境不错,房龄也新。
大部分在售的三室是180-190左右。
但是小孩告诉我楼王那栋有个房子登记175(可能有点偏差),但是联系不上房主。
因为户型都一样,看只是个形式,我就和小孩拍板,联系上房东就签合同(现在想想这样的买家肯定不止我一个。)
但是,毫无意外,联系不上,我就回县城了。
大概过了三四天的样子,中介电话打过来,说是联系上了,电话里小孩很兴奋,其实咱也清楚他是为了自己高兴。(当时他们的手续费是1.5,其实不止,还有贷款手续费。)
我当即和厂里打了招呼就去市里看了房子。进去以后几个打扮挺,邋遢的年轻人往楼下搬东西,房子里乱糟糟的,装修大众,我当时就和小孩说,和房主谈谈。
房东也挺迫切。
可是小孩给他们经理打了个电话,这时候,转折就来了。
电话里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大意是经理让小孩带我先走,说房子可能有些问题。
说实话,当时我有种被阴谋的感觉,但是又说不上来。
回到他们门店,我,经理小孩三人坐到一起,我有点被阴谋,那个小孩也挺低迷。
直到经理说完,才算理顺中间的门道。
...
原来,小孩一直带我看房,知道我肯定要买,电话打不通,情急之下给房东发了个短信(各位,你想,现在谁还发短信呀。)
大意是“有人要买房,联系不到你如何如何,见信回电如何如何。”,结果时间不久,卖家就给他回电话了,说可以看房。
经理询问了经过以后,直接就给了意见,别买。
...
以下完全是这个经理推测,可不用琢磨也知道是真的。
这个房子应该是个借贷房,简单说就是有民间借贷,类似高利贷那种,这个房子虽然在中介登记了,但房东躲债把电话设置了勿扰,陌生号都打不进去。
结果小孩买房的短信一发出去,房主知道是中介身份,马上就回了话,至于他是用房款还债还是跑路,不好说,但是他拒接电话这个行为,跑路的可能性比较大。
...
那个中介经理的意思也挺直接,房主征信已经没必要查了,估计不能看了。
我这愿不愿意省20万去试一把,因为流程他们可以帮着谈,估计价格还可以再低。
但是以后,房东拿钱跑路高利贷那帮人会不会上门惹事谁也不好说,当然法律上肯定有保证,也可能就算有高利贷上门,把事说明白以后就没事了。
可是,水友们,我全家老小在这住着,他们来查探消息,我为了撇清嫌疑还得给那种人讲道理,或者拿出房本告诉他们这是我正规途径买得?(脑补)
可能吗?更过分点脑补一下,高利贷找不到债主,激恼之下要是怀疑我和房主串通转移房产呢?
当时就否了,我买房是过日子得,不是给自己找别扭去了。
PS:当然有些水友可能说了,便宜几十万呢,我就说了,这便宜你爱占是你得事,我敢放言,大部分人不占这种便宜。
后来就不了了之了,那个小孩也没联系了,估计他挺不忿,毕竟承担问题得主要是我,其次是他们经理,他拿了手续费拍屁股走人嘛事也没。
PS:后来厂里工作忙,外调,就没再看,到了17年迎来限购,买房更不可能了。
现在想想一是庆幸,二也比较感谢那个中介经理,虽然知道他也是为了自己不惹麻烦,要整出点差池,我肯定也得找他麻烦。
但,每个“类销售”行业可能都或多或少,因为这个避免麻烦所以保持了一些基本的操守把。
... ... ...
第二件就比较荒唐了,换谁谁也得骂死中介。
有意思的是,这个和我上面说的是一家中介。
这个房子所在社区,与上面我看的那家的相距大概也就500多米,。
因为是听来的,没那么细。
...
买家A去看房数次,全程房主两口子接待,谈价亦同。
签合同的时候到了,房主男一个人,估计水友也想到了,没错,这房子房本是女房主的名字。
中间签合同的具体过程,谁也不知道,这是同一个中介的另一家门店(每个门店都有一个中介经理)。
中介经理(和第一个案例是同一人)和我聊的时候说了,不外乎两种,
一是买家真小白,先入为主的把两口子视为一个个体,直接签了。
二是当时这两口子玩了花活,类似演戏电话免提,当着买家的面演戏,我过不去你就行了之类。
但是不管如何,买家小白,中介推手是肯定的。
...
结果来了,现实就是这么荒唐,男的收了钱,多少不知,女的说我没见到。
再后来,两口子离婚,买家一气之下,把中介,男女房主告上法院。
但是,至于执行...反正...一直在打官司。
以上都是闲谈时听说的,据说这件事在当地小有名气。
-------------------------------------------------------------------
这两个算是个人经历把,告诉我,好坏真的就是看当事人的所处位置。
在我来说,中介很负责,
在打官司那家来说,中介帮凶。
...
所以,中介遍布大江南北,有其必然的不可替代性。为无数人唾骂,也有着其必然的不合理性。
...
作为买房的水友,多一份小心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