けーさん
2025-09-13T13:01:32+00:00
原帖地址:[url]https://www.igorslab.de/en/the-dark-business-with-counterfeit-thermal-pastes-dowsil-tc-5888-in-the-sights-of-the-clone-warriors-together-with-a-rather-well-made-copy[/url]
前言:自从40系垃圾硅脂那会儿,Igor's Lab购入了一整套专业的热分析和材料分析设备后,人就开始对各种导热材料的实际表现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根据自己测试的结果整了个硅脂数据库。通过实际测得的热阻数据来估算性能可要比比厂商标称值要更可靠。
数据库的网址见下:
[url]https://www.igorslab.de/en/the-worlds-first-interactive-thermal-paste-database-real-measurement-data-material-analysis-and-objective-fact-check/[/url]
然而最近当他测到极客温控分装的TC5888(分装日期25年8月18日)时,发现其性能表现和原产品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材料的进一步测试发现,样品表面元素组成比较接近,但是显微镜下填料的粒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正品填料粒径在2-8微米间,中位数5微米。极客温控的产品虽然中位数为5-6微米。但存在大于10微米的填料,最大可以大到14-15微米。这样的粒径差异性对硅脂而言已经不是用生产误差可以解释的东西[s:ac:哭笑]而且对硅脂而言这样的大颗粒很难达到低界面厚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3/9aQ2w-3fq7K27T3cSn0-lm.jpg[/img]
TC5888以其独特的触变性而知名,正品TC5888明显有类似膏体的感觉,但很容易涂抹开。而极客温控分装的明显更稀,而且涂抹性和正常的TC5888差别明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7scvKxT3cSza-m3.webp[/img]
实测的导热性能环节,TC5888可达到宣传的20微米BLT。然而极客温控的TC5888最小BLT为26微米。毕竟里边混进了大颗粒填料,界面厚度不可能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drk8K1aT3cSsl-gb.jpg[/img]
导热性上,正牌TC5888的导热系数为5.2,并且和界面厚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组成均一。然而极客温控分装的实测导热系数为4.2,并且热阻和界面厚度的关系线性度相对而言较差,表明内部填料有分布不均的情况。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3vl1KuT3cSxu-j5.webp[/img]
在有效导热系数上(包括了铜制测试头等外界因素)而言,极客温控分装产品也确实劣于陶熙正品,虽然还是好于不少普通硅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9ew2KzT3cSr8-m8.webp[/img]
极客温控分装的这管TC5888在面对冷热循环时,界面厚度变化要显著大于正常TC5888。这样的后果就是该硅脂比正品更易衰减(泵出)。
鉴于和正牌性能差异较大,最终Igor’s Lab断定极客温控的是高仿假货,而且内部混入大颗粒这种本来就很奇怪(要么分装过程受到其他产品的污染)。油分的增多可以用极客温控分装时没有充分混匀导致,但是大颗粒填料没法用没混匀来解释,至少0818分装的这批有问题的概率不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IgorsLab的测试偏主观,而且并不一定看过说明书(他测7950SP时未经过任何干燥,结果测了个表面成分和7950片状相差巨大,有效导热系数更是只有7950相变片的一半)。因此测试只是他的个人看法[s:ac:哭笑]
前言:自从40系垃圾硅脂那会儿,Igor's Lab购入了一整套专业的热分析和材料分析设备后,人就开始对各种导热材料的实际表现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根据自己测试的结果整了个硅脂数据库。通过实际测得的热阻数据来估算性能可要比比厂商标称值要更可靠。
数据库的网址见下:
[url]https://www.igorslab.de/en/the-worlds-first-interactive-thermal-paste-database-real-measurement-data-material-analysis-and-objective-fact-check/[/url]
然而最近当他测到极客温控分装的TC5888(分装日期25年8月18日)时,发现其性能表现和原产品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材料的进一步测试发现,样品表面元素组成比较接近,但是显微镜下填料的粒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正品填料粒径在2-8微米间,中位数5微米。极客温控的产品虽然中位数为5-6微米。但存在大于10微米的填料,最大可以大到14-15微米。这样的粒径差异性对硅脂而言已经不是用生产误差可以解释的东西[s:ac:哭笑]而且对硅脂而言这样的大颗粒很难达到低界面厚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3/9aQ2w-3fq7K27T3cSn0-lm.jpg[/img]
TC5888以其独特的触变性而知名,正品TC5888明显有类似膏体的感觉,但很容易涂抹开。而极客温控分装的明显更稀,而且涂抹性和正常的TC5888差别明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7scvKxT3cSza-m3.webp[/img]
实测的导热性能环节,TC5888可达到宣传的20微米BLT。然而极客温控的TC5888最小BLT为26微米。毕竟里边混进了大颗粒填料,界面厚度不可能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drk8K1aT3cSsl-gb.jpg[/img]
导热性上,正牌TC5888的导热系数为5.2,并且和界面厚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组成均一。然而极客温控分装的实测导热系数为4.2,并且热阻和界面厚度的关系线性度相对而言较差,表明内部填料有分布不均的情况。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3vl1KuT3cSxu-j5.webp[/img]
在有效导热系数上(包括了铜制测试头等外界因素)而言,极客温控分装产品也确实劣于陶熙正品,虽然还是好于不少普通硅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9/22/9aQ2w-9ew2KzT3cSr8-m8.webp[/img]
极客温控分装的这管TC5888在面对冷热循环时,界面厚度变化要显著大于正常TC5888。这样的后果就是该硅脂比正品更易衰减(泵出)。
鉴于和正牌性能差异较大,最终Igor’s Lab断定极客温控的是高仿假货,而且内部混入大颗粒这种本来就很奇怪(要么分装过程受到其他产品的污染)。油分的增多可以用极客温控分装时没有充分混匀导致,但是大颗粒填料没法用没混匀来解释,至少0818分装的这批有问题的概率不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IgorsLab的测试偏主观,而且并不一定看过说明书(他测7950SP时未经过任何干燥,结果测了个表面成分和7950片状相差巨大,有效导热系数更是只有7950相变片的一半)。因此测试只是他的个人看法[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