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转载]——刷着弹幕观赏文明兴亡——评远瞳《异常生物见闻录》

Qahnaarin-avatar

Qahnaarin

2021-05-17T01:25:03+00:00

最近LZ在图书馆翻书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四本神奇的书——《中国年度网络文学》2015年及2017年分男频卷和女频卷四本[s:ac:咦]

该系列书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所创办的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s:ac:怕]

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看了看其中内容,在书中分别介绍了数本网络小说,还详细的附上简介·章节节选·书评[s:ac:惊]

其中有《异常生物见闻录》的书评,总体客观专业,其中还有对中国科幻的一些深刻看法以及在LZ看来对《异常》非常准确的概括,令人深思[s:ac:计划通],现分享给大家[s:ac:黑枪]

LZ只是转载,侵删[s:ac:哭]

如果大家喜欢这种书评,LZ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s:ac:哭笑]

以下为正文

——————————————

刷着弹幕观赏文明兴亡

作者:王文

《异常生物见闻录》可以被定义为一部“二次元硬科幻”作品。它将中传统科幻的“宏大叙事”传统安放在令网络读者舒适的安全距离上,让“后启蒙”时期长大的网络一代于卖萌与吐槽中观赏文明的悲欢兴亡。
在以刘慈欣为旗帜的传统科幻中,“宏大叙事”是严肃的,唯有最庄重的人物和语言,才能被用来交代技术细节,构建核心创意,探讨文明发展、宇宙命运等终极命题。这一传统在中国科幻的整体评价体系中一贯是强势的,却在当下呈现出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尽管刘慈欣凭借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的“宏大叙事”推向极致,获得美国雨果奖的认可一然而,有意味的是,其获青睐的原因之一,即是这一承自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幻“黄金时代”的传统,在西方世界已经式微。更有意味的是,在已并全球化版图的中国,刘慈欣其实也是独一无二的——更年轻一代的中国科幻作者也同样缺乏书写“宏大叙事”的意愿和能力,而力挺这一传统的期刊(以《科幻世界》为代表)明显后继无人。对于当下大部分的网文读者而言,技术细节、终极命题与严肃的语言风格本身即设置了较高的阅读门槛“宏大叙事”的“硬科幻”并不受青睐。
作为在纸媒时代少数蓬勃发展起来的类型文学之一,中国科幻小说一个令遗憾的事实是,这一脉传统始终未能在网络空间安营扎寨。网络文学中“科幻”这一类型的发展,与纸质科幻没有血缘关系,大部分作品属于网文自身发展出的“无限流”“太空武侠”与“末世文”,所汲取的营养多来自于好坞科幻电影、游戏以及日本的机甲动画,其风格也与纸媒科幻相去甚远。可喜的是,这两脉写作终于在《异常生物见闻录》合流——这部网络原生作品试图直接从大刘等传统科幻作家处汲取资源,不但有硬科幻的创意还有“宏大叙事”的情怀,并且做了网络化处理。
《异常生物见闻录》在书写大部分“文明往事”时都保持着严肃沉重的基调,只是进行了一项关键的处理:将“宏大叙事”变作读者观赏的对象,用一层设定的“玻璃”来保持安全距离。在传统科幻中,主角往往直面“宏大叙事”带来的冲击,读者对此进行代入,感受文明危机带来的压力与危险。如房客伊扎克斯曾向郝仁转述过为探索宇宙而牺牲的下属说过的话:“飞到这么远的地方,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方向,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曾经是个蠢货。”这种探索与牺牲的桥段曾经在刘慈欣的《中国太阳》《山》等作品中反复出现过。种族求生的勇气、崇高的牺牲、残酷抉择、绝境逢生的喜悦以及重生之后的迷茫与反思,这曾经是“宏大叙事科幻”作为一种类型文的核心吸引力。而在《异常生物见闻录》里,一切只是情怀。作品始终牢牢地将叙事的视角固定在郝仁一家身上,对于危机之中的文明而言,他们是天降救兵,对于已经毁灭的文明而言,他们是扫墓人与调查员。这两种身份本身都无甚危险,更何况作为希灵帝国的审查官,郝仁拥有作品中最强大的靠山,读者代入后处在绝对安全的位置,文明的兴亡则成为了被研究挖掘的对象。当读者阅读“文明往事”时,仍然可以满足对“宏大叙事的需求,在作品出色的描写与叙述中获得震撼和感动,却不必因为代入其间而产生精神负担。作品本身单元拼接的结构,使得每一段“文明往事”能在十到二十万字内结束,避免网文连载机制造成单个创意被拉长注水,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的观赏对象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次元”的人物设定与语言风格则让安全观赏变得更加令人愉悦。《异常生物见闻录》的人物设定充满了有意为之的“反差萌”,主角郝仁作为身份尊崇的帝国审查官,却始终以普通人的形象和状态过日子。房客们也颇具特色,吸血鬼薇薇安热爱家务,魔王伊扎克斯倡导世界和平,狼人莉莉则时常犯二。这是近年来日本动漫流行的潮流之一,《打工吧!魔王大人》《不死者之王》等热门作品都热衷于将西方奇幻文化中的经典形象进行解构,将异类生物放日常场域制造反差,生成“萌点”。《常生物见闻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日常场域与日常性格本土化,种种生活细节带着浓重的北方市井风味。“反差萌”制造的笑料也使得“二次元”风的“吐槽”成为郝仁家中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元”亚文化与网络流用语混合着“没溜”等北方方言,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当这一群在日常活中卖萌犯蠢的异类房客由普通市民郝仁带领着去救亡扶困时,“日常”与宏大”在反差间增强了各自的表现效果。在文明兴衰的大场景面前,一群人的相互吐槽就如同视频网站的弹幕一般,场外的插科打诨与场内的壮怀激烈相助推,读者在欢乐中满足了对于“宏大叙事”的观看需求。
在远瞳自身的创作脉络中,随着宏大叙事的增多,“观看”的安全性也在不断被加强。前作《希灵帝国》中,在轻松向的“二次元”同人情节里,主角陈俊一家尚且会遭遇涉及自身的危机;而在《异常生物见闻录》中,严肃的“文明往事”取代了同人情节,主角团队身的悬念与伏笔则安全到甚至都不会引起读者的担忧。归根结底,“宏大叙事”包含的席卷世界的危机都被放在了“另一个文明”身上,主角与代入主角的读者坐在明亮且安全的房间里隔着玻璃、刷着弹幕,欣赏一场光年尺度上壮烈的悲欢兴亡。

本文选自《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 / 邵燕君, 庄庸主编 ,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选编
sakgaming-avatar

sakgaming

搞得我想重温一遍了
𝒦𝒾𝓁𝓁𝑒𝓇 𝒬𝓊𝑒𝑒𝓃-avatar

𝒦𝒾𝓁𝓁𝑒𝓇 𝒬𝓊𝑒𝑒𝓃

邵老师在p大中文系也算是……emmm独树一帜的[s:ac:哭笑]
KARNEYY-avatar

KARNEYY

这个角度确实很有意思,不过网文的宏大叙事其实也不仅仅是异常,其他也有好几本,不过书名倒是统统不记得了,只记得因为直面宏大叙事的压抑和不完美的结尾,读者喷的很厉害,说是后继无人也可以理解了。剩下的软科幻,感觉国内现在更多的是科幻都市(轻)文了
Sylve-avatar

Sylve

我想问问还有其他年份的评论吗?
BuGGsYGGaming_TV-avatar

BuGGsYGGaming_TV

这个角度新奇且有趣,浅尝辄止又不失深度,有没有其他书评
Corebit-avatar

Corebit

[quote][pid=517735325,26844309,1]Reply[/pid] Post by [uid=60177170]起名困难哦哦哦[/uid] (2021-05-21 09:44):

我想问问还有其他年份的评论吗?[/quote][url]https://m.sohu.com/a/209338048_784263[/url]
Abe-avatar

Abe

太硬了我的老baby,提名雨果奖还来得及吗
909 Aim-avatar

909 Aim

前期还行,后期写的什么东西,
解谜解到最后还不如不解。索然无味。
missaribaby-avatar

missaribaby

[quote][pid=517740327,26844309,1]Reply[/pid] Post by [uid=358190]knee[/uid] (2021-05-21 10:00):

前期还行,后期写的什么东西,
解谜解到最后还不如不解。索然无味。[/quote]完整稳定落地的解谜被说成还不如不解我也是佛了,光埋了大半本书铺垫的弑神者模式都够称得上画龙点睛了
前期?说的难听点,前期梦位面故事没展开的时候剧情吸引力跟别的同期比狗寄吧竞争力没有
Joho-ya-avatar

Joho-ya

我看的时候确实经常性感到人类文明太弱小了
以前有个人问我,要是在《流浪地球》抽签成了被放弃的一半人类怎么办
他应该是想骂《流浪地球》没人性
可是我想想要是100年后氦闪,别说一半人,怕是一个人都活不了。。。。。
希望科技能尽快进步,人类能相对团结点吧。。。。。
THOTH-avatar

THOTH

异常最厉害的就是让读者通过一管窥豹,一个太空文明有多深邃作者不可能能写尽,但大眼珠子通过很微小的一个场景,一些细节,让读者自己去推去想,那背后也就有无尽的深邃和想象空间。

例如太空歌剧类,星战类拿刀对砍写多了读者读起来就违和的p爆,但是大眼珠子写的就只有一枚会发光的剑,怎么打,为什么会有这种武器他不写不说,读者反而会自己脑补。

异常写文明之墓,堪称硬科幻的经典。
fubuking-avatar

fubuking

[quote][tid=26844309]Topic[/tid] Post by [uid=43047633]紫老太[/uid] (2021-05-21 09:26):
如房客伊扎克斯曾向郝仁转述过为探索宇宙而牺牲的下属说过的话:“飞到这么远的地方,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方向,所有人都会发现自己曾经是个蠢货。”这种探索与牺牲的桥段曾经在刘慈欣的《中国太阳》《山》等作品中反复出现过[/quote][s:ac:擦汗]這句話明明是寫太空人的縱觀效應……
ninjasquirrel-avatar

ninjasquirrel

网文观察类的实体书和文集一直有出,只是学界研究多有隔靴搔痒之感,业界人士又没兴趣著书论述……两边玩不到一块儿去。但也有写得好的,我本来还想做个帖子介绍下。

邵燕君(本文作者)的早期书评在北大出版社《网络文学经典解读》有载,名下的著作都不错——P大网文论坛活到现在也多亏她了;年鉴和简史可以买欧阳友权的,官腔很重,干货尚存;文集请自己挑,我推荐马季、桫椤两位的。

讲生产机制的强推一本《说书人与梦工厂》,巨厉害;虽说“网络文学评论不能成为产业评论”(桫椤语),但这本书是着实打在了网文界软肋上的。英文研究估计没几个人肯读,随便提到最出名的Romancing the Internet吧。这书全国就俩图书馆有藏,在网上也不好找。 我有资源我骄傲
𝑉𝑖𝑝𝑟𝑧-avatar

𝑉𝑖𝑝𝑟𝑧

说实话,大眼珠子的书搞得我书荒了。。。。从帝国到异常到现在的8点05之剑
FlippyRobear-avatar

FlippyRobear

[quote][pid=517739129,26844309,1]Reply[/pid] Post by [uid=60167616]三条大热狗[/uid] (2021-05-21 09:57):

太硬了我的老baby,提名雨果奖还来得及吗[/quote]美国众神都能拿雨果奖,也就你们在这纠结什么软软硬硬的[s:ac:茶]
SCALLY Dohdz-avatar

SCALLY Dohdz

前两天才听了这位老师在播客上聊了赘婿。真的很有意思
!?AXE?!-avatar

!?AXE?!

Reply to [pid=517739129,26844309,1]Reply[/pid] Post by [uid=60167616]三条大热狗[/uid] (2021-05-21 09:57)
怎么2021年还有拿软硬对科幻作品说事的,喜欢看硬的干嘛不看科学论文[s:ac:擦汗]银河帝国系列就是太空罗马帝国史,沙丘系列就一太空歌剧,妨碍人家成为科幻经典了?
DALYYYYY-avatar

DALYYYYY

[quote][pid=517779580,26844309,1]Reply[/pid] Post by [uid=14743970]a1025529328[/uid] (2021-05-21 12:04):

前两天才听了这位老师在播客上聊了赘婿。真的很有意思[/quote]有地址吗,想去学习学习。
SCALLY Dohdz-avatar

SCALLY Dohdz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21/ekQ2o-54j7ZaT1kShs-13i.jpg.medium.jpg[/img]印象中还有一个 一时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