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fat2carry
2020-11-19T02:53:03+00:00
看了新修版。
[s:ac:哭笑]怎么越改越回去了呢。
感觉还是三联版最经典。
看了新修版,主要改变有:
一、写的更直白露骨,导致角色有点崩坏,这是最大最坏的问题
金庸这样写的初衷,在后记里的原话:
原书留下大量空间,可让读者自行想像而补足,但也不免颇有缺漏与含糊。
中国读者们读小说的习惯,不喜欢自己凭空虚想,定要作者写得确确实实,于是放心了:“原来如此,这才是了!”
尤其许多年轻读者们很坚持这样的确定,这或许是我们中国人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实在的理性,对于没有根据的浪漫主义的空灵虚构感到不放心。
因此,我把原来留下的空白尽可能也填得清清楚楚,或许爱好空灵的人觉得这样写相当“笨拙”,那只好请求你们的原谅了。
举个例子,比如杨过小龙女相见加了这一段:
小龙女微笑道:“那么你想我不想?”
杨过道:“当然想啊,一天至少想两百次。”
小龙女道:“两百次不够,我要三百次。”
杨过道:“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两百次,下午又两百次。”
小龙女道:“你吃饭的时候也想我,又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
杨过道:“我吃饭的时候也想你,想啊想的,心不在焉,把面条吃进了鼻孔里去。”
小龙女噗哧一笑,说道:“那就不好过了。”
杨过道:“我不理,鼻子一吸,把面条从鼻孔里吸了进去,嘴巴再一吸,就到了嘴里,再一吞,就吞进了肚里。”
小龙女扁扁嘴道:“啊唷,那可脏死了。”
杨过道:“不脏,不脏,我从小就这么吃面条,味道还挺好的。我吃饭时想你,嘴里轻轻叫着‘姑姑!姑姑!’,嘴巴没空,就用鼻子吃面条。”
小龙女心中感动,说道:“过儿好乖!你晚上不睡觉,又多想一百次。”
[s:ac:瞎]看的尴尬癌发作,以为是于正写的呢。
这小龙女变成痴女了啊。
再对比一下各版本倚天屠龙记结尾:
三联版:
忽听得窗外有人格格轻笑,说道:“无忌哥哥,你可也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正是周芷若的声音。
张无忌凝神写信,竟不知她何时来到窗外。窗子缓缓推开,周芷若一张俏脸似笑非笑的现在烛光之下。
张无忌惊道:“你……你又要叫我作甚么了?”
周芷若微笑道:“这时候我还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赵家妹子拜堂成亲,只怕我便想到了。”
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枝笔掉在桌上。
新修版:
张无忌奇道:“你这样跟我们为难,有什么用意?”
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说着身形晃动,飘然远去,没人黑暗之中。
张无忌心中一阵惘然,心想今后只要天天和赵敏形影不离,一样做夫妻、生娃娃,不拜堂成亲,那也没什么。“为什么过得十年八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芷若,就只不舍得芷若?”又想:“她其实并没跟宋青书成亲,和我又曾有婚姻之约。她做了不少对不起我的事,此刻想来,也并没真的对我坏。有些事情,她是受了师父逼迫,不得不做。她虽盗了屠龙刀和倚天剑,但现下屠龙刀复归我手,表妹殷离也没死……
“爱我极深、很想嫁我的,除了芷若,自然还有敏妹,还有蛛儿,还有小昭……”
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所以对他不起,往往也是为了爱他,想到后来,把别人的缺点过失都想成了好处,即使心头还留下一些小小渣滓,也会想:“谁没过错呢?我自己还不是曾经对不起人家?小昭待我真好,她已得回了乾坤大挪移心法,这个圣处女教主不做也不打紧。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张无忌,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
这四个姑娘,个个对他曾铭心刻骨地相爱,他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缺点过失他全都忘记了。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还是张无忌,作者在三联版自述喜欢小昭,为小昭结局感到抑郁。
新修版真就加了私货[s:ac:哭笑]
三联版对张无忌小昭称呼是:小昭这孩子
新修版改成了:亲亲小妹子
从兄妹变成了调情[s:ac:汗]
张无忌是最大的受害者[s:ac:哭笑]
还是那个问题,新修版写的太直白了,导致张无忌看起来有点渣,好吧,是更渣了[s:ac:哭笑]
三联版戛然而止,给人想象空间,有一种留白的美,这新修版就太直白了吧[s:ac:哭笑]
至于黄药师和梅超风师生恋,导致黄药师逼格狂掉,就不提了[s:ac:哭笑]
除了肉麻情话外,金庸还加了一些人生道理和说教,导致啰里啰嗦。
比如笑傲江湖结尾的对比。
三联版:
盈盈道:“那日我爹爹来到朝阳峰上,这厮便来奉承献媚,说道得了‘辟邪剑法’的剑谱,前来献给爹爹。爹爹问他有何用意,他说想当日月教的一名长老。爹爹没空跟他多说,叫人将他看管起来。后来爹爹逝世,大伙儿忙成一团,谁也没去理他,将他带到了黑木崖。过了十几天,我才想起这件事来,叫他来一加盘问,却原来他自练‘辟邪剑法’不得其法,竟自己将一身武功尽数废了。这人是害你六师弟的凶手,而你六师弟生平爱猴,因此我叫人觅得两支大马猴来,跟他锁在一起,放在华山之上。”接着伸手过去,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支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嫣然一笑,娇柔无限。
新修版:
令狐冲一生但求逍遥自在,笑傲江湖,自与盈盈结缡,虽偿了平生之愿,喜乐无已,但不免受到娇妻温柔的管束,真要逍遥自在,无所拘束,却做不到了。
突然之间,心中响起了《笑傲江湖之曲》的曲调,忽想:“我奏这曲子,要高便高,要低便低,只有自己一个人奏琴,才可自由自在,然如和盈盈合奏,便须依照谱子奏曲,不能任意放纵,她高我也高,她低我也低,这才说得上和谐合拍。佛家讲求‘涅槃’,首先得做到无欲无求,这才能无拘无束。但人生在世,要吃饭,要穿衣,要顾到别人,岂能当真无欲无求?涅槃是‘无为境界’,我们做人是‘有为境界’。在有为境界中,只要没有不当的欲求,就不会受不当的束缚,那便是逍遥自在了。”
还有后记里说的:
鹿鼎记这部小说写的是清朝盛世康熙时代的故事,主要抒写的重点是时代而非人物。
在那个时代中,可以有那样的故事。
我当然不鼓励现代的青少年去模仿韦小宝:不反对母亲做妓女、不识中文、贿赂贪污、法场换人、蔑视法律、杀人后用药化去尸体、连娶七个老婆。
正如《红楼梦》、《水浒传》是好小说,但在现代社会中,贾宝玉和李逵的具体行为也不能学。
二、金庸从汉民族主义者转变为拥护民族融合态度,这不算缺点,也算是优点,这叫拥护中央政策,但是有点过于追从主流了。
新修版书剑后记,加入了这一段:
乾隆修建海宁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这件事有厚惠于民。
我在书中将他写得过分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
他的诗作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时候在海宁、杭州,到处见到他御制诗的石刻,实在很有反感。
现在在博物院中参阅名画,仍然到处见到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
鹿鼎记里也有这段:
据史籍所载,当时清廷决心弃台,已有成议,全仗施琅力争,大学士李霨又从中斡旋,这才决定设立官府,派置驻军。
在当时似是小事,于后世却有莫大影响。
当年施琅若不力争,清廷平服郑氏后即放弃台湾,将全台军民尽数迁入内地,则荷兰人势必重来,台湾从此不属中国版图。
因此其时虽有人指施琅为汉奸,但于中华民族而言,其力排弃台之议,保全此一大片土地于中国版图,功劳也可说极大。
我国历来史家拘于满汉成见,于施琅取台之事大加攻讦,称之为“汉奸”。
本书初作时亦据此观念。
近世史家持中华民族团结一统观念,对施琅统一台湾之贡献颇为赞扬。
作者为纪念此民族英雄,曾赴泉州,施琅之故乡观光,目睹当地为施琅塑像海滨,修建“靖海侯祠”,故于本书原来否定施琅处略加修正。
本来金庸在鹿鼎记里,是对施琅全盘否定,后来修改了,肯定了他的一定功绩,虽然施琅整体形象在书中还是负面居多[s:ac:哭笑]
韦小宝将母亲拉入房中,问道:“妈,我的老子到底是谁?”
韦春花瞪眼道:“我怎知道?”
韦小宝皱眉道:“你肚子里有我之前,接过什么客人?”
韦春花道:“那时你娘标致得很,每天有好几个客人,我怎记得这许多?”
韦小宝道:“这些客人都是汉人吧?”
韦春芳道:“汉人自然有,满洲官儿也有,还有蒙古的武官呢。”
韦小宝道:“外国鬼子没有吧?”
韦春花怒道:“你当你娘是烂婊子吗?连外国鬼子也接?辣块妈妈,罗刹鬼、红毛鬼到丽春院来,老娘用大扫帚拍了出去。”
韦小宝这才放心,道:“那很好!”
韦春花抬起了头,回忆往事,道:“那时候有个回子,常来找我,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说,我家小宝的鼻子生得好,有点儿像他。”
韦小宝道:“汉满蒙回都有,有没有西藏人?”
除了外国鬼子,韦小宝父亲满汉蒙回藏都有可能,满汉蒙回藏就代表中华民族。
以上都改的不错,但是书剑里,加了一段陈家洛直接感谢真主大慈大悲。
这。。。。。。。[s:ac:汗]
金庸这是进了当年零几的宣传部还是文化部?[s:ac:喷]
三、角色们变善良了
金庸可能是老了之后,心更软了,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普遍描写就变好了。
而且很多阴暗毒辣的情节,变得更加柔和了。
三联版,侍剑被叮当杀了,还被撕烂衣服侮辱,新修版侍剑只是被点了穴道,没死。
旧版的杨康是个强奸犯,强奸秦南琴而生下杨过,三联版删掉了秦南琴这个人物。
三联版黄药师更冷酷无情,体现在对待梅超风身上,让她办完了事情自杀,然后到了新修版,黄药师性格更加温和(当然加入了师徒恋情节)。
三联版金轮法王是纯粹的反派,新修版改成了真心喜欢郭襄这个徒弟,并传授了她很多武功,最后为了救郭襄而死。
三联版的杨过性格更加孤傲冷淡,新修版的杨过,给陆无双月下接骨,心里想,小龙女姑姑的胸脯肯定比陆无双姑娘的好看很多。
旧版的谢逊意图强奸殷素素,三联版则把这段改成了发疯。
旧版的张无忌小时候性格非常奸诈而且极其记仇,三联版改掉了。
三联版的三渡杀伐果断,新修版改成了三渡只把人打伤,而成昆趁机补刀。
三联版的张三丰亲手格毙宋青书,新修版改成宋青书伤发而死。
三联版郭襄在倚天里面和少林僧放对,砍了别人手指,新修版变成划伤了手。
着重要说的是:
三联版的叶二娘就是杀婴儿的罪犯,新修版变成抢了婴儿养几天胡乱送给他人。[s:ac:哭笑]
当然,新修版也不是一无是处,改了不少BUG,使得情节变得更合理。
比如天龙里少林寺方丈带头大哥,三联版有点牵强,新修版加了一些内容,使其更加合理。
另外,天龙的王语嫣结局改的我认为是最好的,新修版段誉得到王语嫣之后,醒悟自己爱的是心魔,王语嫣重回表哥身边。
这一点改得好。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新修版相对于三联版,改动弊大于利。
毕竟,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都说尽。
[s:ac:哭笑]怎么越改越回去了呢。
感觉还是三联版最经典。
看了新修版,主要改变有:
一、写的更直白露骨,导致角色有点崩坏,这是最大最坏的问题
金庸这样写的初衷,在后记里的原话:
原书留下大量空间,可让读者自行想像而补足,但也不免颇有缺漏与含糊。
中国读者们读小说的习惯,不喜欢自己凭空虚想,定要作者写得确确实实,于是放心了:“原来如此,这才是了!”
尤其许多年轻读者们很坚持这样的确定,这或许是我们中国人性格中的优点:注重实在的理性,对于没有根据的浪漫主义的空灵虚构感到不放心。
因此,我把原来留下的空白尽可能也填得清清楚楚,或许爱好空灵的人觉得这样写相当“笨拙”,那只好请求你们的原谅了。
举个例子,比如杨过小龙女相见加了这一段:
小龙女微笑道:“那么你想我不想?”
杨过道:“当然想啊,一天至少想两百次。”
小龙女道:“两百次不够,我要三百次。”
杨过道:“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两百次,下午又两百次。”
小龙女道:“你吃饭的时候也想我,又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
杨过道:“我吃饭的时候也想你,想啊想的,心不在焉,把面条吃进了鼻孔里去。”
小龙女噗哧一笑,说道:“那就不好过了。”
杨过道:“我不理,鼻子一吸,把面条从鼻孔里吸了进去,嘴巴再一吸,就到了嘴里,再一吞,就吞进了肚里。”
小龙女扁扁嘴道:“啊唷,那可脏死了。”
杨过道:“不脏,不脏,我从小就这么吃面条,味道还挺好的。我吃饭时想你,嘴里轻轻叫着‘姑姑!姑姑!’,嘴巴没空,就用鼻子吃面条。”
小龙女心中感动,说道:“过儿好乖!你晚上不睡觉,又多想一百次。”
[s:ac:瞎]看的尴尬癌发作,以为是于正写的呢。
这小龙女变成痴女了啊。
再对比一下各版本倚天屠龙记结尾:
三联版:
忽听得窗外有人格格轻笑,说道:“无忌哥哥,你可也曾答允了我做一件事啊。”正是周芷若的声音。
张无忌凝神写信,竟不知她何时来到窗外。窗子缓缓推开,周芷若一张俏脸似笑非笑的现在烛光之下。
张无忌惊道:“你……你又要叫我作甚么了?”
周芷若微笑道:“这时候我还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赵家妹子拜堂成亲,只怕我便想到了。”
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枝笔掉在桌上。
新修版:
张无忌奇道:“你这样跟我们为难,有什么用意?”
周芷若嫣然一笑,说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说着身形晃动,飘然远去,没人黑暗之中。
张无忌心中一阵惘然,心想今后只要天天和赵敏形影不离,一样做夫妻、生娃娃,不拜堂成亲,那也没什么。“为什么过得十年八年,我心里就只想着芷若,就只不舍得芷若?”又想:“她其实并没跟宋青书成亲,和我又曾有婚姻之约。她做了不少对不起我的事,此刻想来,也并没真的对我坏。有些事情,她是受了师父逼迫,不得不做。她虽盗了屠龙刀和倚天剑,但现下屠龙刀复归我手,表妹殷离也没死……
“爱我极深、很想嫁我的,除了芷若,自然还有敏妹,还有蛛儿,还有小昭……”
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而且越想越好,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所以对他不起,往往也是为了爱他,想到后来,把别人的缺点过失都想成了好处,即使心头还留下一些小小渣滓,也会想:“谁没过错呢?我自己还不是曾经对不起人家?小昭待我真好,她已得回了乾坤大挪移心法,这个圣处女教主不做也不打紧。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张无忌,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
这四个姑娘,个个对他曾铭心刻骨地相爱,他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缺点过失他全都忘记了。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还是张无忌,作者在三联版自述喜欢小昭,为小昭结局感到抑郁。
新修版真就加了私货[s:ac:哭笑]
三联版对张无忌小昭称呼是:小昭这孩子
新修版改成了:亲亲小妹子
从兄妹变成了调情[s:ac:汗]
张无忌是最大的受害者[s:ac:哭笑]
还是那个问题,新修版写的太直白了,导致张无忌看起来有点渣,好吧,是更渣了[s:ac:哭笑]
三联版戛然而止,给人想象空间,有一种留白的美,这新修版就太直白了吧[s:ac:哭笑]
至于黄药师和梅超风师生恋,导致黄药师逼格狂掉,就不提了[s:ac:哭笑]
除了肉麻情话外,金庸还加了一些人生道理和说教,导致啰里啰嗦。
比如笑傲江湖结尾的对比。
三联版:
盈盈道:“那日我爹爹来到朝阳峰上,这厮便来奉承献媚,说道得了‘辟邪剑法’的剑谱,前来献给爹爹。爹爹问他有何用意,他说想当日月教的一名长老。爹爹没空跟他多说,叫人将他看管起来。后来爹爹逝世,大伙儿忙成一团,谁也没去理他,将他带到了黑木崖。过了十几天,我才想起这件事来,叫他来一加盘问,却原来他自练‘辟邪剑法’不得其法,竟自己将一身武功尽数废了。这人是害你六师弟的凶手,而你六师弟生平爱猴,因此我叫人觅得两支大马猴来,跟他锁在一起,放在华山之上。”接着伸手过去,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支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嫣然一笑,娇柔无限。
新修版:
令狐冲一生但求逍遥自在,笑傲江湖,自与盈盈结缡,虽偿了平生之愿,喜乐无已,但不免受到娇妻温柔的管束,真要逍遥自在,无所拘束,却做不到了。
突然之间,心中响起了《笑傲江湖之曲》的曲调,忽想:“我奏这曲子,要高便高,要低便低,只有自己一个人奏琴,才可自由自在,然如和盈盈合奏,便须依照谱子奏曲,不能任意放纵,她高我也高,她低我也低,这才说得上和谐合拍。佛家讲求‘涅槃’,首先得做到无欲无求,这才能无拘无束。但人生在世,要吃饭,要穿衣,要顾到别人,岂能当真无欲无求?涅槃是‘无为境界’,我们做人是‘有为境界’。在有为境界中,只要没有不当的欲求,就不会受不当的束缚,那便是逍遥自在了。”
还有后记里说的:
鹿鼎记这部小说写的是清朝盛世康熙时代的故事,主要抒写的重点是时代而非人物。
在那个时代中,可以有那样的故事。
我当然不鼓励现代的青少年去模仿韦小宝:不反对母亲做妓女、不识中文、贿赂贪污、法场换人、蔑视法律、杀人后用药化去尸体、连娶七个老婆。
正如《红楼梦》、《水浒传》是好小说,但在现代社会中,贾宝玉和李逵的具体行为也不能学。
二、金庸从汉民族主义者转变为拥护民族融合态度,这不算缺点,也算是优点,这叫拥护中央政策,但是有点过于追从主流了。
新修版书剑后记,加入了这一段:
乾隆修建海宁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这件事有厚惠于民。
我在书中将他写得过分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
他的诗作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时候在海宁、杭州,到处见到他御制诗的石刻,实在很有反感。
现在在博物院中参阅名画,仍然到处见到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
鹿鼎记里也有这段:
据史籍所载,当时清廷决心弃台,已有成议,全仗施琅力争,大学士李霨又从中斡旋,这才决定设立官府,派置驻军。
在当时似是小事,于后世却有莫大影响。
当年施琅若不力争,清廷平服郑氏后即放弃台湾,将全台军民尽数迁入内地,则荷兰人势必重来,台湾从此不属中国版图。
因此其时虽有人指施琅为汉奸,但于中华民族而言,其力排弃台之议,保全此一大片土地于中国版图,功劳也可说极大。
我国历来史家拘于满汉成见,于施琅取台之事大加攻讦,称之为“汉奸”。
本书初作时亦据此观念。
近世史家持中华民族团结一统观念,对施琅统一台湾之贡献颇为赞扬。
作者为纪念此民族英雄,曾赴泉州,施琅之故乡观光,目睹当地为施琅塑像海滨,修建“靖海侯祠”,故于本书原来否定施琅处略加修正。
本来金庸在鹿鼎记里,是对施琅全盘否定,后来修改了,肯定了他的一定功绩,虽然施琅整体形象在书中还是负面居多[s:ac:哭笑]
韦小宝将母亲拉入房中,问道:“妈,我的老子到底是谁?”
韦春花瞪眼道:“我怎知道?”
韦小宝皱眉道:“你肚子里有我之前,接过什么客人?”
韦春花道:“那时你娘标致得很,每天有好几个客人,我怎记得这许多?”
韦小宝道:“这些客人都是汉人吧?”
韦春芳道:“汉人自然有,满洲官儿也有,还有蒙古的武官呢。”
韦小宝道:“外国鬼子没有吧?”
韦春花怒道:“你当你娘是烂婊子吗?连外国鬼子也接?辣块妈妈,罗刹鬼、红毛鬼到丽春院来,老娘用大扫帚拍了出去。”
韦小宝这才放心,道:“那很好!”
韦春花抬起了头,回忆往事,道:“那时候有个回子,常来找我,他相貌很俊,我心里常说,我家小宝的鼻子生得好,有点儿像他。”
韦小宝道:“汉满蒙回都有,有没有西藏人?”
除了外国鬼子,韦小宝父亲满汉蒙回藏都有可能,满汉蒙回藏就代表中华民族。
以上都改的不错,但是书剑里,加了一段陈家洛直接感谢真主大慈大悲。
这。。。。。。。[s:ac:汗]
金庸这是进了当年零几的宣传部还是文化部?[s:ac:喷]
三、角色们变善良了
金庸可能是老了之后,心更软了,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普遍描写就变好了。
而且很多阴暗毒辣的情节,变得更加柔和了。
三联版,侍剑被叮当杀了,还被撕烂衣服侮辱,新修版侍剑只是被点了穴道,没死。
旧版的杨康是个强奸犯,强奸秦南琴而生下杨过,三联版删掉了秦南琴这个人物。
三联版黄药师更冷酷无情,体现在对待梅超风身上,让她办完了事情自杀,然后到了新修版,黄药师性格更加温和(当然加入了师徒恋情节)。
三联版金轮法王是纯粹的反派,新修版改成了真心喜欢郭襄这个徒弟,并传授了她很多武功,最后为了救郭襄而死。
三联版的杨过性格更加孤傲冷淡,新修版的杨过,给陆无双月下接骨,心里想,小龙女姑姑的胸脯肯定比陆无双姑娘的好看很多。
旧版的谢逊意图强奸殷素素,三联版则把这段改成了发疯。
旧版的张无忌小时候性格非常奸诈而且极其记仇,三联版改掉了。
三联版的三渡杀伐果断,新修版改成了三渡只把人打伤,而成昆趁机补刀。
三联版的张三丰亲手格毙宋青书,新修版改成宋青书伤发而死。
三联版郭襄在倚天里面和少林僧放对,砍了别人手指,新修版变成划伤了手。
着重要说的是:
三联版的叶二娘就是杀婴儿的罪犯,新修版变成抢了婴儿养几天胡乱送给他人。[s:ac:哭笑]
当然,新修版也不是一无是处,改了不少BUG,使得情节变得更合理。
比如天龙里少林寺方丈带头大哥,三联版有点牵强,新修版加了一些内容,使其更加合理。
另外,天龙的王语嫣结局改的我认为是最好的,新修版段誉得到王语嫣之后,醒悟自己爱的是心魔,王语嫣重回表哥身边。
这一点改得好。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新修版相对于三联版,改动弊大于利。
毕竟,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都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