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讨论] “季汉”这个说法用的人很多?

ジェイソン-avatar

ジェイソン

2022-07-26T12:29:35+00:00

季汉这个说法,最近看了很多。
因为如果是站在三国的角度来说,陈寿《三国志》里面已经很清楚了,《魏书》《吴书》《蜀书》。
而如果站在刘备自己的角度来说,当然就是汉,刘备那时候也没有“西汉”“东汉”的说法,在他眼里他就是延续了刘邦汉、刘秀的汉。丞相北伐的时候旗子上也就一个“汉”。
如果是站在后人来区别前朝的角度,“西汉”“东汉”“后汉”等也足够,用“蜀汉”也足以明示,但是在“蜀汉”语境下对应的应该是“曹魏”“孙吴”,当然曹丕和孙权自己是不会这么用的,后世这么用的时候也是为了区分历史上的其他其他魏、其他吴,比如春秋战国时期。
而用“魏国”“吴国”“蜀国”的时候则默认他们都是割据,所以曹丕孙权和刘备自己是不会这么用的

季汉的用法我之前也见过。只是语境不知道是什么。可能觉得“魏蜀吴”的说法太大众化了所以找个生僻的说法来凸显一下?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oris-avatar

Coris

直接引一段百度的算了,估计你也没读过杨戏的《季汉辅臣赞》。没啥,总有个过程,谁叫演义玩家多呢?

在古籍中,以[季汉]称[蜀汉],大约是从明朝开始

刘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汉之名宗子也!——《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往者季汉分崩,九土颠覆,刘备、孙权乘间作祸。——《三国志·少帝纪》

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三国志·诸葛亮传》

戏以延熙四年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是以记之於左。——《三国志·邓张宗杨传》

自诏书下, 万口籍籍,叹其诚鲠,至于垂泣,谓蕡指切左右,畏近臣衔怒,变兴非常,朝野惴 息,诚恐忠良道穷,纲纪遂绝,季汉之乱,复兴于今。——《新唐书·列传·卷一百零三》
ジェイソン-avatar

ジェイソン

Reply to [pid=627829325,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2271910]黑色_死亡_之翼[/uid] (2022-07-26 20:36)

是古已有之的说法吗
❄𝕯𝖔𝖌𝖌𝖔❄-avatar

❄𝕯𝖔𝖌𝖌𝖔❄

因为不少人把刘备集团看作正统 所以称之为“季汉”,蜀汉听起来就是地方割据势力,这两年随着网上重新评价刘备和诸葛亮,季汉的提法慢慢变多
不过我个人也很喜欢炎汉的说法
Mqrine-avatar

Mqrine

[quote][pid=627829325,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2271910]黑色_死亡_之翼[/uid] (2022-07-26 20:36):

直接引一段百度的算了,估计你也没读过杨戏的《季汉辅臣赞》。没啥,总有个过程,谁叫演义玩家多呢?

在古籍中,以[季汉]称[蜀汉],大约是从明朝开始

刘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汉之名宗子也!——《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往者季汉分崩,九土颠覆,刘备、孙权乘间作祸。——《三国志·少帝纪》

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三国志·诸葛亮传》

戏以延熙四年著季汉辅臣赞,其所颂述,今多载于蜀书,是以记之於左。——《三国志·邓张宗杨传》

自诏书下, 万口籍籍,叹其诚鲠,至于垂[/quote]你举这五个例子,三个例子不是蜀汉.
ジェイソン-avatar

ジェイソン

Reply to [pid=627832105,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63916344]就干男人泰凯斯[/uid] (2022-07-26 20:47)

哪三个zsbd
GN Elisurt-avatar

GN Elisurt

用季汉的人就是表明立场啊,这样用表示不承认“三国”是平等的是三个政治实体,而是承认刘备政权为汉正统,东吴、曹魏都是矮一级的割据政权。
如果是用“蜀汉”,表示刘备政权只是占领蜀地,旗号为“汉”的割据政权,同类的有“成汉”“北汉”“南汉”,而不是正统。
ジェイソン-avatar

ジェイソン

Reply to [pid=627830614,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43018833]兔锅[/uid] (2022-07-26 20:41)

除了大一统时期,其他时期都是割据吧。
而且,占据大部分领土和人口的魏,明明更有资格代表那个时间段,魏晋南北朝也是用的魏,所以蜀汉也没什么不合适吧。硬要说正统,其实刘备的血缘和中山靖王也没多大关系了,毕竟西汉初年到东汉末年三百多年,按古人20年一代人,刘备的血缘早就被稀释了。
Kritrex-avatar

Kritrex

什么汉不汉的,曹操和孙权不是汉人么?而且那个时期也没有汉族的说法,目前能考证的“汉族”一词最早被使用在公文上的是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达到其正统性以及肩负的历史责任等政治原因,必须要和清朝政府划清界限,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严格的说我们都是华夏人,汉只是其中一个时期
arsi-avatar

arsi

说白了就是喜欢刘备集团所以才用季汉这个比蜀汉高大上的名字
lucaslebelge-avatar

lucaslebelge

蜀汉听起来像割据政权
季汉给人的感觉是汉室正统传承
Blu-U-avatar

Blu-U

三国志用的是蜀书[s:ac:茶][s:ac:茶] 不是季汉书
𝕄𝕒𝕥𝕔𝕙𝕒𝔼𝕤𝕡𝕣𝕖𝕤𝕤𝕠-avatar

𝕄𝕒𝕥𝕔𝕙𝕒𝔼𝕤𝕡𝕣𝕖𝕤𝕤𝕠

[quote][pid=627840341,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38856593]妹抖长的pad[/uid] (2022-07-26 21:29):

三国志用的是蜀书[s:ac:茶][s:ac:茶] 不是季汉书[/quote]宋书不影响别人称刘宋、南朝宋吧
Mqrine-avatar

Mqrine

[quote][pid=627832729,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42519355]vistarome[/uid] (2022-07-26 20:50):

哪三个zsbd[/quote]125
Blu-U-avatar

Blu-U

[quote][pid=627843262,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8520142]pwlong[/uid] (2022-07-26 21:45):

宋书不影响别人称刘宋、南朝宋吧[/quote]所以用的是蜀汉啊[s:ac:茶][s:ac:茶]刘宋也好赵宋也好,起码带个宋子
❄𝕯𝖔𝖌𝖌𝖔❄-avatar

❄𝕯𝖔𝖌𝖌𝖔❄

[quote][pid=627833343,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42519355]vistarome[/uid] (2022-07-26 20:53):

除了大一统时期,其他时期都是割据吧。
而且,占据大部分领土和人口的魏,明明更有资格代表那个时间段,魏晋南北朝也是用的魏,所以蜀汉也没什么不合适吧。硬要说正统,其实刘备的血缘和中山靖王也没多大关系了,毕竟西汉初年到东汉末年三百多年,按古人20年一代人,刘备的血缘早就被稀释了。[/quote]对 从正史来说 晋继承魏 魏继承汉,后面历朝历代也都是认同这个传承的
不过也有一些声音更加认同蜀汉的正统性,没什么问题。就好像南宋是北宋的延续,只是它存在的时间久,蜀汉作为东汉的延续太短了
𝕄𝕒𝕥𝕔𝕙𝕒𝔼𝕤𝕡𝕣𝕖𝕤𝕤𝕠-avatar

𝕄𝕒𝕥𝕔𝕙𝕒𝔼𝕤𝕡𝕣𝕖𝕤𝕤𝕠

[quote][pid=627844992,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38856593]妹抖长的pad[/uid] (2022-07-26 21:54):

所以用的是蜀汉啊[s:ac:茶][s:ac:茶]刘宋也好赵宋也好,起码带个宋子[/quote]历朝史料是否都把国名、朝代名写在书名上,从后世来看异类是其他的二十三史还是蜀书?
湯令山-avatar

湯令山

[quote][pid=627832105,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63916344]就干男人泰凯斯[/uid] (2022-07-26 20:47):

你举这五个例子,三个例子不是蜀汉.[/quote]这五个要说是蜀汉怕是一个都锤不实。
湯令山-avatar

湯令山

[quote][pid=627832729,32821376,1]Reply[/pid] Post by [uid=42519355]vistarome[/uid] (2022-07-26 20:50):

哪三个zsbd[/quote]第一个刘虞死时还没蜀汉呢。
第二个季汉分崩,那个刘备、孙权为祸。刘备祸祸他自己?
第五个季汉之乱明显指的三国乱象嘛,和那个季汉分崩一个意思。蜀汉那个亡法可算不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