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ppi
2021-03-10T21:24:00+00:00
无图,淘宝很简单就能搜到,有40*40和30*30的,价格100多块钱没有特意去找便宜的
这个散热垫和石墨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石墨,这是IC官网说的
导体,注意绝缘,笔记本/开盖CPU要认真裁剪,AMD AM4 CPU直接用40的
这个东西很省心,效能也不算太差,差小几度而已,不会衰减。忌折叠,会出痕迹就不平整了。个人测试的效果和硅脂差不多了。
笔记本绝配,笔记本拆机非常麻烦,基本没有机会换硅脂,而且温度就是比台式机高,对于硅脂损耗大的苛刻条件下固体确实有优势,如果逢需要拆机,可以带一片换掉,一片40的裁剪就够用了。注意绝缘(不要碰到电容之类的,精确剪裁不要留的过大)。基本不掉渣,但最好也远离主板操作(警惕石墨碎屑导电),建议用纸描边以后带着纸一起剪,容易剪的准确
台式机的话。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极限使用很少。散热佬的测试条件不是每个人平时用的。自带硅脂先用着没有问题,就算用了几年干了再换也不迟。至于7921还是什么,如果觉得涂起来麻烦,又不想换,用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放上去装散热器就好了。
没有正规CPU的相应尺寸,30和40的应该只是对应游戏机的,正规CPU可能需要买2片,3片甚至需要裁剪
用过以后会压扁一些,重复用应该是不太好的
总结:必须明确,IC Graphite官网从没有说这东西是石墨烯,这就是个石墨片,不要寄希望它会有石墨烯那些神奇属性。这个石墨散热垫还是很好的,不会衰减,安装简单,装上用到报废,效能和普通硅脂类似。个人比较认同散热器下压对称性的那个假说,因为这个真的会被压扁,笔记本最好看看自己散热器是什么结构的再安装。台式机的话,的确有很多人不愿意来回拆散热器,是可以考虑用这个的,但是确实不如D15自带的硅脂,更好的应该差距就更大了,但是所谓的大,也不过是几℃的差距罢了。
看了很多ytb上的视频,这个东西是相当有争议的,测试结果不同的人大相径庭,也有一些整理分析了争议点和变量的视频,凭印象简单归纳,仅供参考:
1.平整和均匀,现象是整体效能差距以及核心之间的温度差异。这个散热垫是可以压缩的,有边角料用手捏一下就知道。用过会压扁压实。如果散热器固定的螺丝位置和力不对称,会导致不平整降低效能。在拆下来重复用的时候更为明显。对比的例子是台式机散热器(四角,高度对称)和小米笔记本(一大块同时管CPU和GPU,对称程度不好)的固定方式。
2.继上一条,安装。安装时如果下压力不均匀,也会导致效能变差,尤其是核心之间的差距,但个人没有感觉到。官方给出的安装方法非常简单明确,非常客观 - 放上去,如果有移位用一点点硅脂固定4角,装上散热器。没有需要主观判断发挥的地方
3.散热器底座的平整度,我记得一个大频道有对比,抛光底座>普通底座>热管直触,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是笔记本散热器。笔记本散热器通常都不是抛光的,把笔记本散热器抛光后石墨散热垫和Noctua自带硅脂可以打平,但通常情况会劣于硅脂。但个人的测试结果并不同,不知为什么。
4.石墨横向导热好,纵向导热差。部分CPU(带盖)经过内部传导后整个上盖都热,部分则是一小块热,这个东西对比硅脂,在后者会占便宜一些。但没有看到具体的实验报导
5.极限条件下效能好,特别是低温硅脂变性。低温对绝大多数人用不到,没有意义。
6.时间。温度高的时候热胀冷缩,硅脂会被挤出去一些,还会变干。石墨垫应对比用过一段时间的硅脂。
furmark双烤10min
笔记本:dell M6800,4940MX,P5000M
约4年的硅脂,MX4,有一定的黏性
CPU最高频率只有3.3
原硅脂,4年:CPU99℃,GPU78℃。电脑新买的时候大概也是这样的
IC Graphite:CPU96℃,GPU72℃
Furmark单烤10min
台式机:默认D15,3900X,D15。没有开PBO
9个月,D15自带硅脂:78℃
IC Graphite:81℃
这个散热垫和石墨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石墨,这是IC官网说的
导体,注意绝缘,笔记本/开盖CPU要认真裁剪,AMD AM4 CPU直接用40的
这个东西很省心,效能也不算太差,差小几度而已,不会衰减。忌折叠,会出痕迹就不平整了。个人测试的效果和硅脂差不多了。
笔记本绝配,笔记本拆机非常麻烦,基本没有机会换硅脂,而且温度就是比台式机高,对于硅脂损耗大的苛刻条件下固体确实有优势,如果逢需要拆机,可以带一片换掉,一片40的裁剪就够用了。注意绝缘(不要碰到电容之类的,精确剪裁不要留的过大)。基本不掉渣,但最好也远离主板操作(警惕石墨碎屑导电),建议用纸描边以后带着纸一起剪,容易剪的准确
台式机的话。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极限使用很少。散热佬的测试条件不是每个人平时用的。自带硅脂先用着没有问题,就算用了几年干了再换也不迟。至于7921还是什么,如果觉得涂起来麻烦,又不想换,用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放上去装散热器就好了。
没有正规CPU的相应尺寸,30和40的应该只是对应游戏机的,正规CPU可能需要买2片,3片甚至需要裁剪
用过以后会压扁一些,重复用应该是不太好的
总结:必须明确,IC Graphite官网从没有说这东西是石墨烯,这就是个石墨片,不要寄希望它会有石墨烯那些神奇属性。这个石墨散热垫还是很好的,不会衰减,安装简单,装上用到报废,效能和普通硅脂类似。个人比较认同散热器下压对称性的那个假说,因为这个真的会被压扁,笔记本最好看看自己散热器是什么结构的再安装。台式机的话,的确有很多人不愿意来回拆散热器,是可以考虑用这个的,但是确实不如D15自带的硅脂,更好的应该差距就更大了,但是所谓的大,也不过是几℃的差距罢了。
看了很多ytb上的视频,这个东西是相当有争议的,测试结果不同的人大相径庭,也有一些整理分析了争议点和变量的视频,凭印象简单归纳,仅供参考:
1.平整和均匀,现象是整体效能差距以及核心之间的温度差异。这个散热垫是可以压缩的,有边角料用手捏一下就知道。用过会压扁压实。如果散热器固定的螺丝位置和力不对称,会导致不平整降低效能。在拆下来重复用的时候更为明显。对比的例子是台式机散热器(四角,高度对称)和小米笔记本(一大块同时管CPU和GPU,对称程度不好)的固定方式。
2.继上一条,安装。安装时如果下压力不均匀,也会导致效能变差,尤其是核心之间的差距,但个人没有感觉到。官方给出的安装方法非常简单明确,非常客观 - 放上去,如果有移位用一点点硅脂固定4角,装上散热器。没有需要主观判断发挥的地方
3.散热器底座的平整度,我记得一个大频道有对比,抛光底座>普通底座>热管直触,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是笔记本散热器。笔记本散热器通常都不是抛光的,把笔记本散热器抛光后石墨散热垫和Noctua自带硅脂可以打平,但通常情况会劣于硅脂。但个人的测试结果并不同,不知为什么。
4.石墨横向导热好,纵向导热差。部分CPU(带盖)经过内部传导后整个上盖都热,部分则是一小块热,这个东西对比硅脂,在后者会占便宜一些。但没有看到具体的实验报导
5.极限条件下效能好,特别是低温硅脂变性。低温对绝大多数人用不到,没有意义。
6.时间。温度高的时候热胀冷缩,硅脂会被挤出去一些,还会变干。石墨垫应对比用过一段时间的硅脂。
furmark双烤10min
笔记本:dell M6800,4940MX,P5000M
约4年的硅脂,MX4,有一定的黏性
CPU最高频率只有3.3
原硅脂,4年:CPU99℃,GPU78℃。电脑新买的时候大概也是这样的
IC Graphite:CPU96℃,GPU72℃
Furmark单烤10min
台式机:默认D15,3900X,D15。没有开PBO
9个月,D15自带硅脂:78℃
IC Graphite: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