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hful
2020-10-18T01:47:10+00:00
[quote]有的人,生来肩膀上就担负着一份责任与希望,带着一种不能被亵渎的信仰。
民国时期还没有普及“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山东就有这样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人。
出生之后,国家放了13响礼炮庆祝,他被称为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
这个人名叫孔德成,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是名副其实的最牛男婴。
在我国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非常盛行,被老百姓们所熟知,连古代一些君主们也十分受用。
孔子的地位很高,不仅是孔子本人,就连他的后人也会受到国家的极高重视,孔子仙逝后,他的后人们依旧受到各代君王极高的礼遇,加官封爵都是家常便饭。
从宋代开始,孔子的后代就被封为“衍圣公”,并且一直这样传承了下去。
孔子的每一代后人,都承载着一个重要的家族责任,就是传宗接代。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是第31代“衍圣公”,对于孔德成的出生真的是经历了不少挫折。
孔令贻所在的年代正处于朝堂动荡,硝烟四起的时候,清朝覆灭。
但是这并没有撼动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后人依旧很受尊重,对于传承问题更加重视。
当时这件事情也很受国民政府的重视,不久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一时间,第32代“衍圣公”的降生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令人纠结又焦急。
当时王宝翠刚怀上孔德成时,孔令贻还给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和逊帝溥仪写信:
“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
还未出生的孔德成,肩负起了下一代衍圣公的所有希望。
于此同时,政府方面也产生了担忧,万一这一胎生下来还是女孩的话,孔家会不会迫于社会舆论,
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与其他人合谋换掉孩子呢?
出于安全考虑,在王宝翠生产当天北洋政府派遣一个军队的士兵在产房周围设置了重重的关卡。
同时,山东省长也被任命亲自到达王宝翠的产房前,现场监督。
终于在孔德成降生后,孔府敲了13下锣,代表生下的是一个男孩,孔子的正统血脉得到延续。
消息传出之后举国欢腾,政府也在曲阜鸣礼炮13响表示祝贺,百天后被授予了第32代衍圣公这个称号。[/quote]可把我看吐了,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继承的景仰和艳羡...... 怎么滴有些人想把世袭罔替的制度死灰复燃?[s:ac:哭笑]
民国时期还没有普及“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山东就有这样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人。
出生之后,国家放了13响礼炮庆祝,他被称为中国最有排面的婴儿。
这个人名叫孔德成,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是名副其实的最牛男婴。
在我国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非常盛行,被老百姓们所熟知,连古代一些君主们也十分受用。
孔子的地位很高,不仅是孔子本人,就连他的后人也会受到国家的极高重视,孔子仙逝后,他的后人们依旧受到各代君王极高的礼遇,加官封爵都是家常便饭。
从宋代开始,孔子的后代就被封为“衍圣公”,并且一直这样传承了下去。
孔子的每一代后人,都承载着一个重要的家族责任,就是传宗接代。
孔德成的父亲孔令贻,是第31代“衍圣公”,对于孔德成的出生真的是经历了不少挫折。
孔令贻所在的年代正处于朝堂动荡,硝烟四起的时候,清朝覆灭。
但是这并没有撼动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后人依旧很受尊重,对于传承问题更加重视。
当时这件事情也很受国民政府的重视,不久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一时间,第32代“衍圣公”的降生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令人纠结又焦急。
当时王宝翠刚怀上孔德成时,孔令贻还给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和逊帝溥仪写信:
“令贻年近五旬,尚无子嗣,幸今年侧室王氏怀孕,现已五月有余,倘可生男,自当嗣为衍圣公,以符定例……但令贻病危至此,恐不能待……”
还未出生的孔德成,肩负起了下一代衍圣公的所有希望。
于此同时,政府方面也产生了担忧,万一这一胎生下来还是女孩的话,孔家会不会迫于社会舆论,
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与其他人合谋换掉孩子呢?
出于安全考虑,在王宝翠生产当天北洋政府派遣一个军队的士兵在产房周围设置了重重的关卡。
同时,山东省长也被任命亲自到达王宝翠的产房前,现场监督。
终于在孔德成降生后,孔府敲了13下锣,代表生下的是一个男孩,孔子的正统血脉得到延续。
消息传出之后举国欢腾,政府也在曲阜鸣礼炮13响表示祝贺,百天后被授予了第32代衍圣公这个称号。[/quote]可把我看吐了,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对继承的景仰和艳羡...... 怎么滴有些人想把世袭罔替的制度死灰复燃?[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