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ring
2020-03-22T10:05:44+00:00
[url]https://m.weibo.cn/status/4485651225495083?[/url]
[cp]从成都一路奔波到华盛顿DC,疫情发展近两个月以来,我没有这么害怕过。
回想起二月三号我和孩子被美国国务院勒令撤侨,乘坐成都直飞美国的最后一班飞机抵达旧金山机场时,CDC疾病防治中心的人员仅仅测量了我们的体温,询问过去十四天内是否去过湖北,就把我们引到了护照检验的等候区。上百人在拥挤的密闭空间里等候了两小时,没有人戴口罩。一旦通关了就像飞出牢笼的小鸟,除了手上一张卡片提醒我们如果发烧要通知CDC以外,没有丝毫管制,让我们这些刚从中国出来的人有点不知所措,但也很快地就跟大家一样相信冠状病毒在美国不是问题。
一个月以后欧洲疫情急转直下,飞奔回家的美国人在机场经历的情况从电视上看来跟我当初一样 :拥挤混乱,没有检测,没有口罩,没有强制隔离。当时华盛顿州已开始社区感染,意大利已锁国。美国人一觉惊醒发现问题已逼近自身,再转头审视平日信赖的公卫系统,发现检测能力不足,医疗物资缺乏,追踪隔离的实施近乎零。
随着确诊和死亡人数急速上升,目前全美国的工商文化活动都停摆了。一开始父母们还积极帮停课的孩子邀约同伴玩耍,大家还有兴致自我揶揄抢购卫生纸的荒谬行径。现在都吓坏了,乖乖待在家里奉行社交隔离。
这段期间我带着两个孩子和三只皮箱搬了四次家,从普通旅馆到酒店式公寓,再陆续搬入两家airbnb民宿,每一次都不敢订太久,怕如果可以回成都却不能退房,但也不敢订太短,怕如果回不了成都又没地方住。 由于我们早知道七月份要正式派回华盛顿,今年初就开始申请贷款计划买房,我趁着人在这里完成了过户手续,同时凭藉房产证为孩子在学区办理了入学(虽不幸九日后再度停学)。 我为了就近处理事情,也为了让孩子上学方便,在还不能搬入的新房子附近租了一间民宿,搬进来才发现是一间不见天日的地下室。
新买的房子地点方便,价格理想,唯独屋况老旧,厨房设施均已报废,且老式隔间显得狭隘,于是我一个月以来积极寻找装潢公司前来打墙改装。之前谈好的一家公司由于拿的是隔壁维吉尼亚州的执照,我们所在马里兰州的小区物业公司不准他们施工,我只好从新寻觅包商估价。一来一往很费时,终于订好了这周开工,材料都已就位,此刻我却担心工人进出造成感染,也担心开工打了墙以后政府勒令停工。改装房子即使在理想的状况下都是让人焦虑的,这下疫情蔓延更成了我不眠不休的痛。
我和孩子有家归不得,只能继续在阴暗拥挤的地下室里进行居家隔离。我们没有车,一个多月以来都仰赖朋友们轮流接载。这下大家都乖乖隔离去了,我们只能靠网购和步行。网购目前差不多已经瘫痪了。我稍早想买一个微波炉煮饭容器,平日Amazon隔日可到的会员选项现在说要等一个月。本来一小时可到的Instacart买菜服务现在必须两三天前预订,货送到了却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东西都缺货。好在离我们步行十五分钟距离内有一家小型的有机超市,我和孩子每几天就戴着口罩前去补货,两个孩子都学会了帮妈妈扛东西。
目前的民宿租到四月三号,接下来何去何从,新房子是否能搬进去都是不定数。打电话回家,老公说他相信我有能力处理所有的问题。他的信心和不担心让我加倍担心。 几个星期前我烦恼衣服穿来穿去只有那五件,现在烦恼的是我生病了孩子们怎么办?
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比起已经确诊、失去亲人、和全球广大失业付不了房租房贷的人来说,我们有一方地下室栖息,有母子三人互相打气,已经好多了。[/cp]
[cp]从成都一路奔波到华盛顿DC,疫情发展近两个月以来,我没有这么害怕过。
回想起二月三号我和孩子被美国国务院勒令撤侨,乘坐成都直飞美国的最后一班飞机抵达旧金山机场时,CDC疾病防治中心的人员仅仅测量了我们的体温,询问过去十四天内是否去过湖北,就把我们引到了护照检验的等候区。上百人在拥挤的密闭空间里等候了两小时,没有人戴口罩。一旦通关了就像飞出牢笼的小鸟,除了手上一张卡片提醒我们如果发烧要通知CDC以外,没有丝毫管制,让我们这些刚从中国出来的人有点不知所措,但也很快地就跟大家一样相信冠状病毒在美国不是问题。
一个月以后欧洲疫情急转直下,飞奔回家的美国人在机场经历的情况从电视上看来跟我当初一样 :拥挤混乱,没有检测,没有口罩,没有强制隔离。当时华盛顿州已开始社区感染,意大利已锁国。美国人一觉惊醒发现问题已逼近自身,再转头审视平日信赖的公卫系统,发现检测能力不足,医疗物资缺乏,追踪隔离的实施近乎零。
随着确诊和死亡人数急速上升,目前全美国的工商文化活动都停摆了。一开始父母们还积极帮停课的孩子邀约同伴玩耍,大家还有兴致自我揶揄抢购卫生纸的荒谬行径。现在都吓坏了,乖乖待在家里奉行社交隔离。
这段期间我带着两个孩子和三只皮箱搬了四次家,从普通旅馆到酒店式公寓,再陆续搬入两家airbnb民宿,每一次都不敢订太久,怕如果可以回成都却不能退房,但也不敢订太短,怕如果回不了成都又没地方住。 由于我们早知道七月份要正式派回华盛顿,今年初就开始申请贷款计划买房,我趁着人在这里完成了过户手续,同时凭藉房产证为孩子在学区办理了入学(虽不幸九日后再度停学)。 我为了就近处理事情,也为了让孩子上学方便,在还不能搬入的新房子附近租了一间民宿,搬进来才发现是一间不见天日的地下室。
新买的房子地点方便,价格理想,唯独屋况老旧,厨房设施均已报废,且老式隔间显得狭隘,于是我一个月以来积极寻找装潢公司前来打墙改装。之前谈好的一家公司由于拿的是隔壁维吉尼亚州的执照,我们所在马里兰州的小区物业公司不准他们施工,我只好从新寻觅包商估价。一来一往很费时,终于订好了这周开工,材料都已就位,此刻我却担心工人进出造成感染,也担心开工打了墙以后政府勒令停工。改装房子即使在理想的状况下都是让人焦虑的,这下疫情蔓延更成了我不眠不休的痛。
我和孩子有家归不得,只能继续在阴暗拥挤的地下室里进行居家隔离。我们没有车,一个多月以来都仰赖朋友们轮流接载。这下大家都乖乖隔离去了,我们只能靠网购和步行。网购目前差不多已经瘫痪了。我稍早想买一个微波炉煮饭容器,平日Amazon隔日可到的会员选项现在说要等一个月。本来一小时可到的Instacart买菜服务现在必须两三天前预订,货送到了却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东西都缺货。好在离我们步行十五分钟距离内有一家小型的有机超市,我和孩子每几天就戴着口罩前去补货,两个孩子都学会了帮妈妈扛东西。
目前的民宿租到四月三号,接下来何去何从,新房子是否能搬进去都是不定数。打电话回家,老公说他相信我有能力处理所有的问题。他的信心和不担心让我加倍担心。 几个星期前我烦恼衣服穿来穿去只有那五件,现在烦恼的是我生病了孩子们怎么办?
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比起已经确诊、失去亲人、和全球广大失业付不了房租房贷的人来说,我们有一方地下室栖息,有母子三人互相打气,已经好多了。[/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