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NoLube
2021-12-17T16:35:48+00:00
首先,电车对比油车,个人认为是诺基亚和ip3gs的对比,属于降维打击。纵然现在电车刚抬头,还有很多设计特别是电池上的不足,但是势头已经起来了,再过3-5年必然会越来越成熟,解决很多毛病,比如容易晕车的人坐电车后排这个起步停车顿挫晕车等等。等电车成熟,也就是ip4降临的那一刻了。
今年特斯拉疯狂抢占市场,在关键时刻bba来了手缺芯片加价,实则大家都懂,三家纷纷要中期改款,要抬价,而传统超豪华车,都需要选配加价,这部分和我们普通人没关系。
问题在于,特斯拉在中国价格全球最便宜,又有不亚于bba的科技感加成的品牌效应。在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如果把法拉利比作劳力士,bba比作卡地亚等,那特斯拉相当于苹果表。我买不起劳力士,但是我买个苹果表说自己喜欢新科技行不行?你也没法反驳我。我买个国产车类比1-2k电子表机械表,别人笑话我穷人还要买手表,但是苹果表我说需要上面功能,你没发反驳。
而长城长安吉利五菱等等电车相当于国内千元手机市场,对于刚需又钱不多的消费者,精准打击,又能体验驾驶乐趣和需求?
对于城市上班代步,需要性价比的,比亚迪卖疯相当于ovm三家安卓,特斯拉有面子又有价格优势,类似于华为,买了不会错。蔚小理不评论,但是也是一种选择。
在bba为了抬价说缺芯片的时候。让中间消费者给特斯拉比亚迪咬掉一大块肉,而电车的性价比,特别是大城市限牌送绿牌的因素,可以说让很多消费者不会再走回头路去考虑油车了,毕竟不是个个家庭都是两三部车的。
而市场这种东西,一旦失去要再回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bba和超豪华,讲究的是价格高,逼格,档次。一部车赚你电车3-5部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那就是傲慢的欧洲贵族被蒙古一波流的再一次重现了。
本来电车没那么快普及。
但是奈何你欧美天天政治正确,搞环保搞绿色能源,口号叫的自己都信了。
现在就是电车对油车弯道超车的时候了。
当时,油车不会灭亡,油车有他的必要性,不单单是很多行业用车必须油车,很多国家地区气候关系必须油车,但是市场占有率必将交出来很多。
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严重问题。现在欧洲的电车技术储备不足,而欧洲人搞车,你看f1就知道了,各大豪车品牌,高层利益集团,供应商产业链,都是为油车铺设的,你现在要搞电车?首先你欧洲有多少码农搞电车程序方面设计?你电池方面技术储备如何?全球目前电池,电能,太阳能中国出站占绝大多数,芯片一直在美国手里,在三星台积电代工,欧洲你搞电车更容易被卡脖子。
你搞了后你怎么维持bba的逼格和利润?你打价格战的话bba立马垮了,要卖高价。你看三星在国内的结局如何?这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的情况是因为情怀,逼格,油车作为家用唯一车的优势,电车不成熟的起步阶段。
bba相对于电车优势很大,但是这是攻受易势的关键时刻,为了眼前利益,搞涨价,那就会是将来bba倒塌时候的第一颗棺材钉,要想改变或者逆转?其实非常难,非常不看好。
原来bba对于国内国际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品质确实好,然后豪华,驾驶体验好,价格带来的逼格,心理优势。
而在国际市场电车对于全球消费者来说都是新鲜事物,蔚小理,五菱,比亚迪对于他们来说和小米华为一样是一个陌生中国品牌,并没有国内消费者那种对于进口盲目追捧的心理问题,外国消费者就是是不是肯买来尝试,价格是不是合适的问题,适用于真香定律。
话回到bba为代表的欧洲,包括两田的日本。
电车技术储备不如国内和美国电车产业链基本没有,而一旦油车市场缩减,带来的就是德国日本汽车研发和相关产业的规模缩减,规模缩减了,就要裁员,产业储备会越来越差。占有率下降,利润就会下降,研发自然越来越差,你看现在诺基亚手机每年也出新的,有没有人买?东西落后后,除了情怀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作为一个相对理性消费者,并且需要购买家庭第一辆用车,也怀有bba的梦想,我是会买bba,但是从大势来看,确实已经到了传统油车豪门企业日暮西山的那一天了
今年特斯拉疯狂抢占市场,在关键时刻bba来了手缺芯片加价,实则大家都懂,三家纷纷要中期改款,要抬价,而传统超豪华车,都需要选配加价,这部分和我们普通人没关系。
问题在于,特斯拉在中国价格全球最便宜,又有不亚于bba的科技感加成的品牌效应。在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如果把法拉利比作劳力士,bba比作卡地亚等,那特斯拉相当于苹果表。我买不起劳力士,但是我买个苹果表说自己喜欢新科技行不行?你也没法反驳我。我买个国产车类比1-2k电子表机械表,别人笑话我穷人还要买手表,但是苹果表我说需要上面功能,你没发反驳。
而长城长安吉利五菱等等电车相当于国内千元手机市场,对于刚需又钱不多的消费者,精准打击,又能体验驾驶乐趣和需求?
对于城市上班代步,需要性价比的,比亚迪卖疯相当于ovm三家安卓,特斯拉有面子又有价格优势,类似于华为,买了不会错。蔚小理不评论,但是也是一种选择。
在bba为了抬价说缺芯片的时候。让中间消费者给特斯拉比亚迪咬掉一大块肉,而电车的性价比,特别是大城市限牌送绿牌的因素,可以说让很多消费者不会再走回头路去考虑油车了,毕竟不是个个家庭都是两三部车的。
而市场这种东西,一旦失去要再回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bba和超豪华,讲究的是价格高,逼格,档次。一部车赚你电车3-5部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那就是傲慢的欧洲贵族被蒙古一波流的再一次重现了。
本来电车没那么快普及。
但是奈何你欧美天天政治正确,搞环保搞绿色能源,口号叫的自己都信了。
现在就是电车对油车弯道超车的时候了。
当时,油车不会灭亡,油车有他的必要性,不单单是很多行业用车必须油车,很多国家地区气候关系必须油车,但是市场占有率必将交出来很多。
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严重问题。现在欧洲的电车技术储备不足,而欧洲人搞车,你看f1就知道了,各大豪车品牌,高层利益集团,供应商产业链,都是为油车铺设的,你现在要搞电车?首先你欧洲有多少码农搞电车程序方面设计?你电池方面技术储备如何?全球目前电池,电能,太阳能中国出站占绝大多数,芯片一直在美国手里,在三星台积电代工,欧洲你搞电车更容易被卡脖子。
你搞了后你怎么维持bba的逼格和利润?你打价格战的话bba立马垮了,要卖高价。你看三星在国内的结局如何?这就是前车之鉴。
现在的情况是因为情怀,逼格,油车作为家用唯一车的优势,电车不成熟的起步阶段。
bba相对于电车优势很大,但是这是攻受易势的关键时刻,为了眼前利益,搞涨价,那就会是将来bba倒塌时候的第一颗棺材钉,要想改变或者逆转?其实非常难,非常不看好。
原来bba对于国内国际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品质确实好,然后豪华,驾驶体验好,价格带来的逼格,心理优势。
而在国际市场电车对于全球消费者来说都是新鲜事物,蔚小理,五菱,比亚迪对于他们来说和小米华为一样是一个陌生中国品牌,并没有国内消费者那种对于进口盲目追捧的心理问题,外国消费者就是是不是肯买来尝试,价格是不是合适的问题,适用于真香定律。
话回到bba为代表的欧洲,包括两田的日本。
电车技术储备不如国内和美国电车产业链基本没有,而一旦油车市场缩减,带来的就是德国日本汽车研发和相关产业的规模缩减,规模缩减了,就要裁员,产业储备会越来越差。占有率下降,利润就会下降,研发自然越来越差,你看现在诺基亚手机每年也出新的,有没有人买?东西落后后,除了情怀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作为一个相对理性消费者,并且需要购买家庭第一辆用车,也怀有bba的梦想,我是会买bba,但是从大势来看,确实已经到了传统油车豪门企业日暮西山的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