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种人,但是事情很多都是有类似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惨事都集中到了一家之上
小说嘛,总要夸大一点
Reply to [pid=475020892,24550631,1]Reply[/pid] Post by [uid=1908364]灿烂千阳[/uid] (2020-12-09 09:30)
既然这样。为什么很多人知道公元前发生的事情?
有类似的事,但是这本书是刻意把事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Certified Rigger Wildboyrocco
[quote][pid=475022021,24550631,1]Reply[/pid] Post by [uid=63758]hcl6531[/uid] (2020-12-09 09:34):
这书真的是看着难受[/quote]这本书看着特别感慨,活着是多么幸福。
这书才是真正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现在年轻人喜欢无病呻吟,动不动就说自己压力大,焦虑了,抑郁症,都tm怪袁隆平。这书,就专治各种脑残,谁看完这书还说自己苦,还抑郁,那就活该。
饥荒的可怕,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自己饿两顿去体会体会,哪有空去想别的,只有一个目的,找吃的。
好几个为了点p事哭哭啼啼寻死寻活的小p孩,我让他们家里把他先关起来饿一天冷静冷静,24小时后放出来跟疯狗一样扑食,再也不提死字。
就是把所有苦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实际情况可能正常人赶上两个就死了
而且我觉得《活着》最重要的是主角的心态吧
小说太惨了,看了内心非常压抑的,电影的还好一点
作者是把所有悲惨都放在一个人身上而已
这种小说一般是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将大量人员的经历浓缩到一个家庭身上是正常的操作。
你看《亮剑》的时候,有没有对李云龙的战绩产生过怀疑?他干死了至少1个日军少将,十个八个大佐,一大堆其他军官。
[quote][pid=475020892,24550631,1]Reply[/pid] Post by [uid=1908364]灿烂千阳[/uid] (2020-12-09 09:30):
你在这问有个毛用?
这里谁真切经历过50年代?[/quote]父母那辈经历过当年大饥荒,他们当初全靠山里的舅舅接济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