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可以书同文,却无法普及普通话

Jeroppi-avatar

Jeroppi

在执行力、基层掌控力和媒体传播能力高出古代最少一个数量级的现在也没有100%普及,何况过去
Kkwateh-avatar

Kkwateh

因为文字有纸张 布帛 竹简作为载体 在古代声音不能存储 复制困难
Maabox-avatar

Maabox

官话,雅音 ,正言。其实基本就是其首都所使用的方言,隋朝专门有一本《切韵》来介绍教导语言韵律。可以当成现在的普通话教材。
有些官员甚至还会因为口音太重被皇帝调侃或者不喜。
至于为什么官话流传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也跟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特点有关,除了需要当官的读书人,其他阶层也基本没有太多需求或者条件前往异地。也不怎么需要去学官话。
lucaslebelge-avatar

lucaslebelge

书同文也不是秦始皇振臂一呼就一蹴而就的
事实上周朝推广篆书就是在搞书同文
仅就目前所知,至少隋朝杨坚还在下令搞书同文
Tillz-avatar

Tillz

正好借楼问一下,导致先秦文学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年代久远之外,跟书同文或者焚书坑儒是否存在因果?
vaultsm-avatar

vaultsm

绝大部分人一辈子就在一个乡一个县的范围内转悠,没有这个需求。
封建社会皇权最多直达县城,更基础的行政单位就要通过乡贤进行管理,执行力不足。
Ruga-avatar

Ruga

书同文是因为科举制度吧,全国统一考试肯定有唯一文字,读书人少也好统一,但是人人都会说话,那么费劲图啥呢,反正百姓也不像现代可以随便乱跑,基本上一辈子也就在那一个地方
Brezatelya-avatar

Brezatelya

[quote][pid=617261646,32270963,1]Reply[/pid] Post by [uid=1412891]格兰夏利纳[/uid] (2022-06-10 20:56):

正好借楼问一下,导致先秦文学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年代久远之外,跟书同文或者焚书坑儒是否存在因果?[/quote]我认为实际上在先秦当时也是晦涩难懂的
可以参考唐代的古文运动,虽然不是先秦时代,但这个时代韩愈也提出佶屈聱牙的问题。
我们考古出的先秦时代古文多为卜辞公文,由于神巫的存在,以及知识垄断的考虑,这一类文字相较于日常用语肯定更加晦涩生僻
mdracevac1-avatar

mdracevac1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古代并没有发明出录音机?[s:a2:doge]
Duncanas-avatar

Duncanas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喝哪个地方水,说的就是哪个地方的口音
xXNZHDXx-avatar

xXNZHDXx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普通话过去根本就没有?
めじゃこ-avatar

めじゃこ

[quote][pid=617261646,32270963,1]Reply[/pid] Post by [uid=1412891]格兰夏利纳[/uid] (2022-06-10 20:56):

正好借楼问一下,导致先秦文学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年代久远之外,跟书同文或者焚书坑儒是否存在因果?[/quote]没有因果,现在有学者认为汉字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宗教文字出现的。换句话说汉字一开始创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与神交流而不是与人交流,所以不表音只表意,别说是以现在的目光来看,估计以当时的口头语言来看当时的文字也是非常晦涩的。
JellyChef-avatar

JellyChef

因为没有必要。
纳税交粮行了,管你说什么话呢。
再说古时候也没这么高识字率,1%识字率要求这么高?
Taniniochus (aritussy metalhead)-avatar

Taniniochus (aritussy metalhead)

即便是现代的普通话
五十年代的和2020年的也是有差别的
语音是实实在在在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