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这样的教育制度,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ZAY-avatar

ZAY

2020-10-02T06:19:29+00:00

[url]https://mp.weixin.qq.com/s/v3-V03ut9Bl-RmfAGs9OVg[/url]


2009年释出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各国学生所学内容的多少相差不会太大,那么如果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这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引用”学而时习之”, 这个”习”就是复习。但是,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是学习的内容。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

但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演化到近现代,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其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

中村修二,日裔美籍科学家,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批评整个东亚教育体系,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
他认为中日韩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中村修二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他上学时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但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