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ashgy
2022-01-13T15:38:27+00:00
所谓欢喜金刚,是密宗五大根本本尊之一,其余四位分别是: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和时轮金刚。
这四个金刚就不说了,和本次探讨的对象欢喜金刚无关。
谁是欢喜金刚呢?来,认识一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19/-7Q0-5rrdZiT1kSgo-dj.jpeg[/img]
欢喜金刚是人吗?其实不是,和另外四位一样都不是人,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刚、罗汉、菩萨,它就是你的本尊形象。
所谓五大金刚成就法,并非指的某个形象,而是修金刚乘的法门。
所谓金刚乘就是果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若以二分法,可将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小乘之主要区别,在于无上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愿成佛。大乘又称菩萨乘,若以因果来分则有显、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称为显教,或直接称为大乘。
所谓显教,就是绝大多数中原佛教教派,例如唯识宗、法相宗、净土宗之类的。现代中原佛教,如果你家旁边可以看见寺庙,那么绝大多数都是净土宗,或者开道场,超度往生者的都是净土宗,所以现代净土宗影响力最大,毕竟人都是怕死的。
所谓密教,就是藏传佛教里的不同流派,诸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这些名字或许很绕口,也很难区分,所以有些时候称之为红教、黄教、白教、黑教和花教。
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目标: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见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简单地说,金刚乘就是果乘,大乘为因乘或体性乘。
大乘被称为因乘,是因为大乘主要是在教导成佛的因,正见、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认为要成佛就必须具足种种正思惟,必须净化某些染污等等。虽然大乘基本是因乘,但它有时也会暗示结果,特别是在讨论佛性的时候,相对地,金刚乘几乎完全把重点放在果位上。金刚乘是果位的直接教法,需要能了解教法、具足上等根器的弟子。
金刚乘除了发无上菩提心外,还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门--观想。透过观想觉了空性实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金刚乘与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两者处理相对真理的方法则有出入,特别是金刚乘透过观想本尊、念诵真言等等转化相对真理的方法和大乘不同。
金刚乘一般又分为四部密续,这四部并非不同理论的派别,而是针对四种不同心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续分成事部密续、行部密续、瑜伽部密续,以及无上瑜伽部密续。
前文说过,赵无极现在得到的欢喜金刚成就法,是无上瑜伽部主尊,也是最主要的观想对象。
无上瑜伽部,也称“大瑜伽部”。密教所修的最高密法,通过方便与智慧的合修,达到佛的境界,为“即身成佛”,也就是见己成佛。
即己成佛,和见性成佛,也是密教和显教最大的区别。
欢喜金刚成就法这种密法重视心印传承(法身佛与报身佛传承)、放光表示传承(化身佛传承)和口诀传承。有人把它称为“左道密教”,是世俗化的大方便的实际行为。
为什么欢喜金刚成就法是密宗里‘旁门左道’呢?因为他的修行方式。
什么时候人最欢愉?
可能有人说做开心的事,可做开心的事也并一定会意味着欢愉。真正意义上的欢愉,是心和身的一同感受,这种感受放在人间,就是男女交合以后,彼此欢快达到最高时的刹那感受。
若无这种感受,如此劳心费力之举,只为享受那仿佛刹那的感受,又为什么会吸引人去做呢?因为它是真正的身心一体的欢愉!在佛教眼里,这叫有漏喜乐。
故而欢喜金刚成就法,在许多时候,是作为道教双修术、房中术一起,进贡给皇家,供皇帝‘修炼’的延年益寿之法。
只是如此放情纵欲达到了悟实相,那是何其的艰难?
如此艰难,却又以这种看似大开方便之门传承,可就不是‘旁门左道’么?
那么他是怎么修?
还记得之前所说的那些放在碗里的动物么?它们其实代表的是姿势,即所谓象叠、虎啸、龟行、狐嗅、猛兽吐等势。
至于这些姿势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行为的姿势,自己想象,反正给人感觉极其的荒唐,却又如此的让人心头怦然而动,最后身体也喷然而动。
这四个金刚就不说了,和本次探讨的对象欢喜金刚无关。
谁是欢喜金刚呢?来,认识一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19/-7Q0-5rrdZiT1kSgo-dj.jpeg[/img]
欢喜金刚是人吗?其实不是,和另外四位一样都不是人,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刚、罗汉、菩萨,它就是你的本尊形象。
所谓五大金刚成就法,并非指的某个形象,而是修金刚乘的法门。
所谓金刚乘就是果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若以二分法,可将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小乘之主要区别,在于无上菩提心—为利益众生愿成佛。大乘又称菩萨乘,若以因果来分则有显、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称为显教,或直接称为大乘。
所谓显教,就是绝大多数中原佛教教派,例如唯识宗、法相宗、净土宗之类的。现代中原佛教,如果你家旁边可以看见寺庙,那么绝大多数都是净土宗,或者开道场,超度往生者的都是净土宗,所以现代净土宗影响力最大,毕竟人都是怕死的。
所谓密教,就是藏传佛教里的不同流派,诸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等。这些名字或许很绕口,也很难区分,所以有些时候称之为红教、黄教、白教、黑教和花教。
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目标:引导一切众生成就圆满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与金刚乘有相同的见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简单地说,金刚乘就是果乘,大乘为因乘或体性乘。
大乘被称为因乘,是因为大乘主要是在教导成佛的因,正见、正定和正行是成佛的根本。大乘认为要成佛就必须具足种种正思惟,必须净化某些染污等等。虽然大乘基本是因乘,但它有时也会暗示结果,特别是在讨论佛性的时候,相对地,金刚乘几乎完全把重点放在果位上。金刚乘是果位的直接教法,需要能了解教法、具足上等根器的弟子。
金刚乘除了发无上菩提心外,还有其善巧方便的修行法门--观想。透过观想觉了空性实相。大乘的修行方式是利用因来趋向果,而金刚乘的方法则是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金刚乘与大乘,在究竟真理方面并没有差别,但是两者处理相对真理的方法则有出入,特别是金刚乘透过观想本尊、念诵真言等等转化相对真理的方法和大乘不同。
金刚乘一般又分为四部密续,这四部并非不同理论的派别,而是针对四种不同心态的弟子所设计的不同方法。四部密续分成事部密续、行部密续、瑜伽部密续,以及无上瑜伽部密续。
前文说过,赵无极现在得到的欢喜金刚成就法,是无上瑜伽部主尊,也是最主要的观想对象。
无上瑜伽部,也称“大瑜伽部”。密教所修的最高密法,通过方便与智慧的合修,达到佛的境界,为“即身成佛”,也就是见己成佛。
即己成佛,和见性成佛,也是密教和显教最大的区别。
欢喜金刚成就法这种密法重视心印传承(法身佛与报身佛传承)、放光表示传承(化身佛传承)和口诀传承。有人把它称为“左道密教”,是世俗化的大方便的实际行为。
为什么欢喜金刚成就法是密宗里‘旁门左道’呢?因为他的修行方式。
什么时候人最欢愉?
可能有人说做开心的事,可做开心的事也并一定会意味着欢愉。真正意义上的欢愉,是心和身的一同感受,这种感受放在人间,就是男女交合以后,彼此欢快达到最高时的刹那感受。
若无这种感受,如此劳心费力之举,只为享受那仿佛刹那的感受,又为什么会吸引人去做呢?因为它是真正的身心一体的欢愉!在佛教眼里,这叫有漏喜乐。
故而欢喜金刚成就法,在许多时候,是作为道教双修术、房中术一起,进贡给皇家,供皇帝‘修炼’的延年益寿之法。
只是如此放情纵欲达到了悟实相,那是何其的艰难?
如此艰难,却又以这种看似大开方便之门传承,可就不是‘旁门左道’么?
那么他是怎么修?
还记得之前所说的那些放在碗里的动物么?它们其实代表的是姿势,即所谓象叠、虎啸、龟行、狐嗅、猛兽吐等势。
至于这些姿势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行为的姿势,自己想象,反正给人感觉极其的荒唐,却又如此的让人心头怦然而动,最后身体也喷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