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
2022-04-06T03:15:06+00:00
车板潜水员,看到很多人喜欢讨论美国车便宜,这里做一个简单科普,也让大家更加理性看待这个事情。
楼主背景:14-16北美读书,16毕业后在加州硅谷/湾区工作,21年中下旬回国至今。
工作后在美先后买了3辆车,丰田凯美瑞(因为某些原因换了)-本田雅阁(家用车用到回国)-福特野马(日常用车用到回国)。实际上就我一个人开,99%的时间也只载老婆,所以两辆车有些多余了,但为了有时需要稍大空间的环境就保留了两辆车。(题外话了)
回国后买了M3P。
说这些就是表明楼主在美国和国内的买车经历都是比较丰富的。
下面就以当时野马的真实购买经历介绍美国买车基本情况。
首先这类车的选配会比较个性化,所以首先是找车。我要的配置相对不常见,在住所方圆100英里最终找到两辆车符合我的选配要求,这是当时的车价细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4/-7da9Qn3wz-66s6ZjT3cSqd-uz.jpg.medium.jpg[/img]
从上到下分别是:
车型号是Mustang GT(也就是5.0)
裸车MSRP。
常规配置包,这里是一个GT上的配置升级包,可以让配置接近GT Premium但省不少钱,GT Premium我记得多3500-4000,这里配置包只要2000。
个性化配置。颜色排气什么的,选了野马最经典的性能包。
delivery fee/destination fee,这是在MSRP之外的一笔费用,大约是说车厂把车运到dealer的费用,需要消费者承担。
这辆车的最终售价(任何税-额外费用之前)
首先福特会有一个官方降价,我当时是2500。
接下来就是和dealer的砍价环节,具体和国内也差不多不多赘述了,看你自己的能力/dealer要压货还是清货/特定的优惠季节等。
然后你是否能拿到额外的折扣,这里就是不需要dealer承担的折扣,比如我马上会提到的学生折扣/福特私人折扣等,一般dealer都愿意在砍价的基础上叠加这些,因为不需要他们亏这部分。
当时我买的时候(18年中旬)没有什么芯片危机/新冠/其他世界动荡,车价比较稳定,所以dealer一般在官网就提供了3000-3500的折扣。我和2家dealer互相砍价,最终拿到了4400的折扣。
最终我还通过一些方法申请到了500的学生折扣和1500的私人折扣(花我了一番周折)。
我的实际售价应该是:46670(MSRP) - 4400(dealer discount) - 2500(factory rebate) - 1500(private cash) = 38270.(学生折扣最后被告知没法和私人折扣叠加)
算税+各种费用,我的实际到手价(OTD:out-of-door):43315,这个费用的具体项目我找不到了,应该是38270*1.0913 + x(9.13%当地的消费税+其他费用,类似上牌费,注册费)。
所以最终4.6W的车实际到手能比MSRP低3000当时我非常满意了。
但强调几点:
4400的折扣我费了很长时间软磨硬泡才得到的,一开始dealer就给3000多。
1500的private cash也是花了很多功夫才从福特拿到的。
当时这辆车是个买方市场,野马素车或者低配的车在dealer那里非常多,不好卖,和现在完全不同,下面会介绍。
我在21年6月份回国前夕卖车时大概卖了35000.也就是说我开了3年的车,实际售价就从当时的售价的38270-35000少了3000多,当然这边没有算税和费用,这些都是正常的消耗类损失(不然你还要算油呢),这也变相看出了21年新冠肆虐车子变成卖方市场后价格上涨多么离谱。大家也都知道很多准新二手车比新车贵的事。(以前野马是个折价很厉害的车,所以我以为能卖3W就很好了)
这边做一个小结:在新冠发生前美国的车市的确成熟,价格基本充分下探当时的市场底线。我当时这一辆半高配的野马GT,43315*6.8(当时的汇率)=294542。当时记忆中19款5.0引进是60w,但应该是高配,记得是premium+性能包,不过还没算各种税费,也不知道落地是加价还是减价就权当参考吧。但价格差大约在50%-60%之间。
最后介绍下我写这个帖子原因的某贴中“30w就能买到C8”中的科尔维特C8。
C8,美国国民超跑 五菱宏光 ,当时帖子中标注MSRP60000出头。首先即使就是到手6W,以现在的汇率6.37大约39Wrmb,几乎40W了不知道怎么得出的30W就能买的结论。
其次我们看看真实的情况:
打开官网,的确最低60000的msrp,很诱人。但我们点开实际MSRP售价看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4/-7da9Q8mt4-98q8KmT3cSsg-4l.jpg.medium.jpg[/img]
发现很坏,destination fee也没有算。然后这类车的素车真的是素的不能再素的,选一个和野马性能包一样的灵魂Z51性能包就是68540的MSRP。
所以在你对内饰外观座椅配置敞篷轮毂颜色什么都完全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一个最基本的C8起售价68540,而如果正常人稍微选一下大概是8W起步。这也是这车最最常见的售价。(因为当时我极其心水这个车,住所附近21年看到一辆羡慕得不行,如果现在没回国肯定会换一辆所以对这车很了解)
然后就是加价,C8一出来就不是跑量的车(野马在美国算是跑量车,特别是2.3ecoboost出来以后),而且中置后驱一出来的定位就很高,逼格直逼911,也导致了他出来的第一天就订单爆满要加价。这也是为啥我没当时第一时间买,记得当时加价1W,想等1-2年看看热度下来一些。没想到后来疫情来了没有加最高,只有加更高了。现在如果我们打开真实的美国卖车网看一辆C8的价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4/-7da9Q4u1l-1vnsZcT3cSsg-dp.jpg[/img]
啥意思?3000的强奸包,和30000的加价。对比我当时的野马是2500的官降+4400的dealer折扣。
就算强奸包还算能接受,在大约90000的MSRP上加了3W,1/3等比例放到我们之前算的基本价68540*4/3 = 91386。算他9W,算上1.0913的消费税和2000的费用,最后落地价正好10W。
乘以汇率63-64w RMB,似乎离30w有些远。而这边你得到的仅仅是底配(低配都谈不上)+Z51,没有强奸包+普遍加价。
最后总结:即使63-64W,也比国内平行进口估计200w要便宜太多(当然平行进口的是高配,类似配置实际算一下现在估计在美国买也要100wRMB,也和野马国内比美国贵一倍左右差不多)。但你要说30w能买C8真的是笑哈哈。
所以车子排量越大,越豪华美国越便宜,越小排量越家用两者差距越小。但这个差距的极限大约到50%左右。
楼主背景:14-16北美读书,16毕业后在加州硅谷/湾区工作,21年中下旬回国至今。
工作后在美先后买了3辆车,丰田凯美瑞(因为某些原因换了)-本田雅阁(家用车用到回国)-福特野马(日常用车用到回国)。实际上就我一个人开,99%的时间也只载老婆,所以两辆车有些多余了,但为了有时需要稍大空间的环境就保留了两辆车。(题外话了)
回国后买了M3P。
说这些就是表明楼主在美国和国内的买车经历都是比较丰富的。
下面就以当时野马的真实购买经历介绍美国买车基本情况。
首先这类车的选配会比较个性化,所以首先是找车。我要的配置相对不常见,在住所方圆100英里最终找到两辆车符合我的选配要求,这是当时的车价细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4/-7da9Qn3wz-66s6ZjT3cSqd-uz.jpg.medium.jpg[/img]
从上到下分别是:
车型号是Mustang GT(也就是5.0)
裸车MSRP。
常规配置包,这里是一个GT上的配置升级包,可以让配置接近GT Premium但省不少钱,GT Premium我记得多3500-4000,这里配置包只要2000。
个性化配置。颜色排气什么的,选了野马最经典的性能包。
delivery fee/destination fee,这是在MSRP之外的一笔费用,大约是说车厂把车运到dealer的费用,需要消费者承担。
这辆车的最终售价(任何税-额外费用之前)
首先福特会有一个官方降价,我当时是2500。
接下来就是和dealer的砍价环节,具体和国内也差不多不多赘述了,看你自己的能力/dealer要压货还是清货/特定的优惠季节等。
然后你是否能拿到额外的折扣,这里就是不需要dealer承担的折扣,比如我马上会提到的学生折扣/福特私人折扣等,一般dealer都愿意在砍价的基础上叠加这些,因为不需要他们亏这部分。
当时我买的时候(18年中旬)没有什么芯片危机/新冠/其他世界动荡,车价比较稳定,所以dealer一般在官网就提供了3000-3500的折扣。我和2家dealer互相砍价,最终拿到了4400的折扣。
最终我还通过一些方法申请到了500的学生折扣和1500的私人折扣(花我了一番周折)。
我的实际售价应该是:46670(MSRP) - 4400(dealer discount) - 2500(factory rebate) - 1500(private cash) = 38270.(学生折扣最后被告知没法和私人折扣叠加)
算税+各种费用,我的实际到手价(OTD:out-of-door):43315,这个费用的具体项目我找不到了,应该是38270*1.0913 + x(9.13%当地的消费税+其他费用,类似上牌费,注册费)。
所以最终4.6W的车实际到手能比MSRP低3000当时我非常满意了。
但强调几点:
4400的折扣我费了很长时间软磨硬泡才得到的,一开始dealer就给3000多。
1500的private cash也是花了很多功夫才从福特拿到的。
当时这辆车是个买方市场,野马素车或者低配的车在dealer那里非常多,不好卖,和现在完全不同,下面会介绍。
我在21年6月份回国前夕卖车时大概卖了35000.也就是说我开了3年的车,实际售价就从当时的售价的38270-35000少了3000多,当然这边没有算税和费用,这些都是正常的消耗类损失(不然你还要算油呢),这也变相看出了21年新冠肆虐车子变成卖方市场后价格上涨多么离谱。大家也都知道很多准新二手车比新车贵的事。(以前野马是个折价很厉害的车,所以我以为能卖3W就很好了)
这边做一个小结:在新冠发生前美国的车市的确成熟,价格基本充分下探当时的市场底线。我当时这一辆半高配的野马GT,43315*6.8(当时的汇率)=294542。当时记忆中19款5.0引进是60w,但应该是高配,记得是premium+性能包,不过还没算各种税费,也不知道落地是加价还是减价就权当参考吧。但价格差大约在50%-60%之间。
最后介绍下我写这个帖子原因的某贴中“30w就能买到C8”中的科尔维特C8。
C8,美国国民超跑
其次我们看看真实的情况:
打开官网,的确最低60000的msrp,很诱人。但我们点开实际MSRP售价看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4/-7da9Q8mt4-98q8KmT3cSsg-4l.jpg.medium.jpg[/img]
发现很坏,destination fee也没有算。然后这类车的素车真的是素的不能再素的,选一个和野马性能包一样的灵魂Z51性能包就是68540的MSRP。
所以在你对内饰外观座椅配置敞篷轮毂颜色什么都完全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一个最基本的C8起售价68540,而如果正常人稍微选一下大概是8W起步。这也是这车最最常见的售价。(因为当时我极其心水这个车,住所附近21年看到一辆羡慕得不行,如果现在没回国肯定会换一辆所以对这车很了解)
然后就是加价,C8一出来就不是跑量的车(野马在美国算是跑量车,特别是2.3ecoboost出来以后),而且中置后驱一出来的定位就很高,逼格直逼911,也导致了他出来的第一天就订单爆满要加价。这也是为啥我没当时第一时间买,记得当时加价1W,想等1-2年看看热度下来一些。没想到后来疫情来了没有加最高,只有加更高了。现在如果我们打开真实的美国卖车网看一辆C8的价格: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14/-7da9Q4u1l-1vnsZcT3cSsg-dp.jpg[/img]
啥意思?3000的强奸包,和30000的加价。对比我当时的野马是2500的官降+4400的dealer折扣。
就算强奸包还算能接受,在大约90000的MSRP上加了3W,1/3等比例放到我们之前算的基本价68540*4/3 = 91386。算他9W,算上1.0913的消费税和2000的费用,最后落地价正好10W。
乘以汇率63-64w RMB,似乎离30w有些远。而这边你得到的仅仅是底配(低配都谈不上)+Z51,没有强奸包+普遍加价。
最后总结:即使63-64W,也比国内平行进口估计200w要便宜太多(当然平行进口的是高配,类似配置实际算一下现在估计在美国买也要100wRMB,也和野马国内比美国贵一倍左右差不多)。但你要说30w能买C8真的是笑哈哈。
所以车子排量越大,越豪华美国越便宜,越小排量越家用两者差距越小。但这个差距的极限大约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