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rgsnhm
2021-07-31T08:05:14+00:00
秦皇汉武并列更多的是因为两者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形象
比如:
李世民评价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武杀王恢,不如秦穆用孟明。 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苏轼: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武帝罪戾,有增无损。 自古人主好动干戈,由败而亡者不可胜数,臣今不敢复言,请为陛下言其胜者……汉武帝承文景富溢之余,首挑匈奴,兵连不解,遂使侵寻及于诸国。岁岁调发,所向成功。建元之间,兵祸始作。是时蚩尤旗出,长与天等。其春戾太子生,自是师行三十余年,死者无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父子皆败。班固以为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帝虽悔悟自克,而殁身之恨,已无及矣!
朱棣:汉武帝穷兵黩武,以事夷狄,汉家全盛之力,遂至凋耗。当时虽得善马,岂足偿中国万一之费?
历史功绩里最大的一篇,击垮匈奴
西汉的汉匈战争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前后130年。汉武帝在位期间是最重要的一段,但是汉武帝并不是这场战争的终结者。
汉武帝之后匈奴遭遇了好几次罕见的寒流和饥荒,内部又发生了严重的内战,人口减少了近四分之一,实力大大削弱
真正结束战争,要到汉宣帝时期,也就是汉武帝的孙子,才最终打赢了匈奴。
当然有一句话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为什么近些年汉武帝口碑突飞猛进甚至有人觉得超过了其开国的老祖宗刘邦?
他现在的光辉形象,更多的是现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迎合了汉族中心论者的思想
君主的风评普遍是老百姓定的,因此也都是按照老百姓视角去评定的。你就算再雄才大略,天天让我996爆肝,还不给加班费,最后干猝死拉倒。可不是风评很低……
因为当代中国如果以封建时代评判标准来说,那必然是道德沦丧,斯文扫地。
新文化运动都tm快120年了……
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这个是《汉书》的评价
其实比较客观,如果汉武帝稍微收敛一下,那就是超越《诗经》《尚书》里的君王了
也就是肯定了汉武帝的文治,但是对他的武功还是颇有微词
汉武大帝的功绩任何人都不能否定,也不敢否定。
但从他前面两任皇帝文帝、景帝的文景之治,后面两任皇帝昭帝、宣帝的昭宣中兴,可以看出来,就差指着鼻子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了。
我感觉汉武帝的功绩实在是太大太大,以至于想黑他民生方面问题都不敢明着黑,但事实也确实存在,只有这样隐晦的说说。
汉武帝违反儒家道德观,正所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认为他是为了个人野心和欲望发动对外战争,横征暴敛破坏了国内的安宁,儒家的理想价值观就是不去管外边的野蛮人,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田园牧歌的小日子,野蛮人来了就用道德教化下,对外战争都是浪费民力徒劳无功的,要批判,所以儒家越得势,汉武帝的评价越低,然后上升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被外来文明打得血糊拉擦,田园牧歌的小日子再也过不下去了,儒家也被抛弃了,然后中国人用文明冲突的视角看汉武帝,发现他是中国的伟人啊。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光挑差评我也会啊,你随便选个历史人物我都能找到这东西把他们贬到尘土里。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那一个词是啥来着,“辩证”
[quote][pid=539530999,27975426,1]Reply[/pid] Post by [uid=62930119]lzh0351555[/uid] (2021-08-08 16:27):
君主的风评普遍是老百姓定的,因此也都是按照老百姓视角去评定的。你就算再雄才大略,天天让我996爆肝,还不给加班费,最后干猝死拉倒。可不是风评很低……[/quote]中国从来就是文人说了算,比如郭沫若,就硬是被干了对手干的事,还最起码私德有亏了。
多学点历史还是有用的
翻翻中国历史 谥号武帝有哪位是评价低的?
什么叫谥法 你懂吗?
Reply to [pid=539534445,27975426,1]Reply[/pid] Post by [uid=527906]azurebee[/uid] (2021-08-08 16:42)
不是很高=低?二极管有多远滚多远
古代对君王的要求是仁,是孝,是中庸,是无为
近代我们被打惨了,知道天下的秩序是要用拳头争的,不是靠礼义道德维系的
然后开始对皇帝的要求标准从守成中庸无为,变成有所做为有所成就
所以像秦皇汉武永乐,隋炀帝都给予了提高评价
穷兵黩武不说,晚年信用奸臣,搞出来了巫蛊之祸,在封建王朝体系下评价必然不会太高
Reply to [pid=539535655,27975426,1]Reply[/pid] Post by [uid=60438561]一碗冷面杀手[/uid] (2021-08-08 16:48)
李贽于《藏书》评嬴政:“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于《藏书》评刘邦:“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
其实刘邦的评价比千古一帝还高,已经神化了[s:ac:哭笑]
[quote][pid=539535156,27975426,1]Reply[/pid] Post by [uid=42132615]178_59c923a0b3c80[/uid] (2021-08-08 16:46):
不是很高=低?二极管有多远滚多远[/quote]语文学学好再来 nc
一般是夸他攘夷拓土,骂他穷兵黩武,大造宫殿,还有杀儿子什么的
没有汉武你现在会叫汉人嘛?
除开文治武功,汉武给中华大地带来的最大价值其实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秦第一次统一中原大地,但是当时人们内心还是以原国家认同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旦秦始皇驾崩,原来的国家分分复辟,而自汉武之后就再无可能了。
如何塑造一个国家民族认同,最好的办法只有对外战争,用战争的胜利加速人民的认同,用铁与血的精神来打造一个国家的精神。农耕民族对草原民族,两大上升期帝国间是必有一战,这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什么时候打,用谁去打,怎么打才是考验统治者的智慧,站在后世人说他残暴不顾民生,却罔顾了一个关键事实,其实对匈战争是两个民族的生死战,两边都是倾国之战,可以说是一次全民族的总体战,而对匈战争又极大树立了汉族的尚武精神。说中华民族自古爱好和平的,建议好好看看汉武时期的对外征伐,现在的自古以来都是当时对四夷的重拳出击。
陈汤能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底气就是汉人尚武进取带来的底气,不跪下叫爸爸的,唯有亡族灭种,强大的国力和帝国威名甚至连归顺的匈奴小王子在汉武后期都成托孤大臣,比汉人都忠心。
最后,找个美女老婆带出两位外戚巅峰战神,外带唯二行废立之举而不被史书诟病的治世名臣,天选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