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粮食增产来说,化肥重要还是种子重要?

Scottyfaic-avatar

Scottyfaic

2021-12-03T04:14:00+00:00

以前听老人讲,再好的田,如果农家肥没跟上,种几年就什么都长不出来了。现代农业的大量增产,最主要的原因是合成氨工艺保证了农作物的氮循环吧。种子也很重要,但确实不如化肥重要。
LordHampter-avatar

LordHampter

[[四月大讲堂] 张捷:从信用战到国际金融危机-2012年9月4日-哔哩哔哩] [url]https://b23.tv/B2fO6KB[/url]
1小时26
ghostgod54-avatar

ghostgod54

都重要。
Auxeus-avatar

Auxeus

缺一不可,化肥决定下限,种子决定上限
vul!-avatar

vul!

你觉得分包到户是粮食增产的主因还是引进大化肥项目是主因
Naqte-avatar

Naqte

化肥重要
Mc Pugies-avatar

Mc Pugies

能不要二极管么
Lunatic-avatar

Lunatic

都重要
Alooni-avatar

Alooni

[quote][pid=572125888,29774611,1]Reply[/pid] Post by [uid=60678199]黑色蝈蝈[/uid] (2021-12-09 12:19):

你觉得分包到户是粮食增产的主因还是引进大化肥项目是主因[/quote]大化肥项目之前已经投产了。
当时亩产可是创新高了,我觉得分产到户才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才缓过来。
[s:ac:囧]
Jackals-avatar

Jackals

农家肥是保证土壤不板结,疏松透气的。只用化肥土壤过几年就不太好了。
城里少爷不懂农事就先百度一下…氮肥是可以靠豆类间套来实现循环的,好种子跟合理使用肥料才是正途,整什么谁重要不是笑话么。
就像土豆不脱毒没几年就完蛋,你再好的肥有什么用。
EatUrSocks-avatar

EatUrSocks

Reply to [pid=572127380,29774611,1]Reply[/pid] Post by [uid=61782454]绿宝石蓝[/uid] (2021-12-09 12:25)[s:ac:嘲笑1]包产到户又不是啥创新,秦朝的时候就是包产到户,也没见那时候有多高产。
包产到户这个政策为的是给农民赶到城市里头打工
Perlivion-avatar

Perlivion

[quote][pid=572127380,29774611,1]Reply[/pid] Post by [uid=61782454]绿宝石蓝[/uid] (2021-12-09 12:25):

大化肥项目之前已经投产了。
当时亩产可是创新高了,我觉得分产到户才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才缓过来。
[s:ac:囧][/quote]小农经济本来就和提升产量是矛盾的,机械化 集体购买化肥良种才是王道。
vul!-avatar

vul!

[quote][pid=572127380,29774611,1]Reply[/pid] Post by [uid=61782454]绿宝石蓝[/uid] (2021-12-09 12:25):

大化肥项目之前已经投产了。
当时亩产可是创新高了,我觉得分产到户才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才缓过来。
[s:ac:囧][/quote]你比我更狠
ElafiVryk-avatar

ElafiVryk

这和你问空气重要还是水重要一样。
化肥重要但是有土法替代品。
但是种子没有。
高产作物可以带来社会变革。
Daniel_Resendiz-avatar

Daniel_Resendiz

[quote][pid=572125888,29774611,1]Reply[/pid] Post by [uid=60678199]黑色蝈蝈[/uid] (2021-12-09 12:19):

你觉得分包到户是粮食增产的主因还是引进大化肥项目是主因[/quote]标准答案 政治试题分产到户,化学生物试题化肥
Hahv-avatar

Hahv

现代农业三大基础,化肥、农药和机械
keyo-avatar

keyo

种子决定上限,化肥决定下限
Delurxx-avatar

Delurxx

化肥zsbd
AusBox-avatar

AusBox

人吃的作物里含有多少化肥
XxdeadshotxX-avatar

XxdeadshotxX

化肥重要一些。种子提高了作物环境适应性,但是一般农民已经选择出了适合本地种植的作物类型。
化肥是实打实的。
新中国粮食增产曲线,第一步是水库解决了灌溉问题和洪涝问题,一个例子焦裕禄同志,对比常凯申炸花园口抬高了江淮地区河床导致数十年洪涝。
第二步解决了化肥问题,同期改善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