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1000万像素] (undefined)有点懂了,同600焦段,全幅镜头和M43镜头分别能喂饱CMOS的前提下,M43细节分辨率更高
结论过于南辕北辙我都有点怀疑你是来反串的了,按你的结论手机CMOS的像素密度更高应该暴捶任何相机

在喂饱且忽略CMOS其他差异的前提下,细节只取决于你图片的分辨率,也就是相机像素,跟画幅无关,APSC的2400w和全画幅的2400出来的图都是同样的6000*4000不会有任何区别
像素密度高意味着单像素的进光量少,进光量少意味着高密度CMOS的像素需要更高的ISO或者更长的曝光时间才能达到低密度CMOS的进光量,意味着同样的曝光条件低密度的CMOS信噪比更高
信噪比高意味着你噪点少,噪点少鸟身上的细节才能更清晰的体现,也意味着你能用拍的场景更多
要知道很多情况下光照都是不足的,山里林里天气不好是经常的事,傍晚别人M43 ISO开到3200噪点爆炸了你全幅12800细节还在,别人太阳下山就回家你还能拍到天黑
所以不考虑CMOS的性能差异和其他差异,同样的像素永远是像素密度越低越好,同样像素永远是全画幅优于半画幅优于M43,你彻底整反了
打鸟人之所以会选择M43,APSC,那是因为一般画幅越大镜头就越大设备就越重,大部分全画幅达到APSC同样的焦段同样的画质水平往往重量也要增加到两倍
要知道打鸟是要扛着设备出去的,你打水鸟呆鸟要带三脚架,你打林鸟游走打鸟要端着相机翻山越岭,等你真实拍了,每增加一斤重量都会让你后悔自己为什么不选个轻量化的系统
OM1+75-300=1023g,6700+70350=1118g,R7+100400=1247,小画幅可以做到2斤出头就有500+的焦段,而全画幅想达到500焦段最轻的镜头都有3斤以上
这才是选择不同画幅的根本原因,像素密度高那是代价不是优点
但是,以上说的都不绝对,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OM1拍的照片和A1的放在一起你往往并不能看出差别,M43系统也不一定就比全画幅系统更轻,也不是只有长焦才能打鸟
打鸟对设备的要求其实不高,不要陷入参数陷阱,设备他有优点就一定有缺点,不存在一个绝对强无敌的选择,你要基于自己的需求来选设备
你更喜欢到处拍边爬山边拍鸟?还是更喜欢在一个地方守株待鸟?
你是喜欢抓瞬间?还是拍到就好?
你是只拍鸟?还是也要拿相机拍风景拍人?
你预算无上限?还是有限?
这些才是决定设备的原因,你要先想想自己的喜好,再去看看大家通常都选择什么组合,再去选择一套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