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弄套装备打鸟,按像素密度排列几套装备,思路对吗?

oak-avatar

oak

2024-10-31T15:12:55+00:00

不考虑对焦情况下,全600满焦段拍摄

Z9+600全幅镜头>a6700+600全幅镜头>=OM1+600 M43幅镜头>4000万全画幅机+600全画幅镜头>2400万全画幅机+600全画幅镜头
Henry670-avatar

Henry670

最需要对焦的场合你不考虑对焦吗
oak-avatar

oak

+ by [热猹] (undefined)

最需要对焦的场合你不考虑对焦吗
因为对像素像场概念有点模糊,先不考虑其他的
Chromatic-avatar

Chromatic

不太懂想表达啥…………6700的像素密度等价全幅61mp,om1像素密度等价全幅80mp
nyton-avatar

nyton

假设镜头都可以喂饱CMOS,等效焦距一样的前提下,那肯定是像素越多越好啊。
如果物理焦距一样(相当于同一只镜头),那肯定是像素密度越高可以分辨更多的细节。
但是现实世界不会这么理想,钱少OM1爽玩,钱多A1/Z9爽玩。
以上都是论器材。
实际打鸟玩得爽不爽,还是看自己。3000块的RF611照样能拍出好照片
MechanicalSwede-avatar

MechanicalSwede

考虑像素密度干嘛
goodguytoday-avatar

goodguytoday

虽然我不拍鸟,但我觉得拍鸟最重要的是对焦、连拍。
XLR8-avatar

XLR8

我发现现在出去打鸟一次两三千张轻轻松松,全靠电子快门了。特别是等你习惯使用预拍摄的情况后,快门数立马就上去。

rolling shutter太高的机器肯定不行

至于对焦,可以参考mirrorless comparison那个网站,专门讲打鸟的,玩的非常细
yaoi harem-avatar

yaoi harem

我是打鸟入门爱好者,但是我觉得打鸟第一是运气,第二是环境,第三是焦段,第四是对焦

发两张朋友的打鸟,前者是佳能5D,后者应该是6400
oak-avatar

oak

+ by [Night九] (undefined)

假设镜头都可以喂饱CMOS,等效焦距一样的前提下,那肯定是像素越多越好啊。
如果物理焦距一样(相当于同一只镜头),那肯定是像素密度越高可以分辨更多的细节。
但是现实世界不会这么理想,钱少OM1爽玩,钱多A1/Z9爽玩。
以上都是论器材。
实际打鸟玩得爽不爽,还是看自己。3000块的RF611照样能拍出好照片

有点懂了,同600焦段,全幅镜头和M43镜头分别能喂饱CMOS的前提下,M43细节分辨率更高
CryonicInferno-avatar

CryonicInferno

+ by [1000万像素] (undefined)


有点懂了,同600焦段,全幅镜头和M43镜头分别能喂饱CMOS的前提下,M43细节分辨率更高

啊?你这懂了啥
buriedΛK-avatar

buriedΛK

+ by [1000万像素] (undefined)


有点懂了,同600焦段,全幅镜头和M43镜头分别能喂饱CMOS的前提下,M43细节分辨率更高

结论过于南辕北辙我都有点怀疑你是来反串的了,按你的结论手机CMOS的像素密度更高应该暴捶任何相机哭笑
在喂饱且忽略CMOS其他差异的前提下,细节只取决于你图片的分辨率,也就是相机像素,跟画幅无关,APSC的2400w和全画幅的2400出来的图都是同样的6000*4000不会有任何区别
像素密度高意味着单像素的进光量少,进光量少意味着高密度CMOS的像素需要更高的ISO或者更长的曝光时间才能达到低密度CMOS的进光量,意味着同样的曝光条件低密度的CMOS信噪比更高
信噪比高意味着你噪点少,噪点少鸟身上的细节才能更清晰的体现,也意味着你能用拍的场景更多
要知道很多情况下光照都是不足的,山里林里天气不好是经常的事,傍晚别人M43 ISO开到3200噪点爆炸了你全幅12800细节还在,别人太阳下山就回家你还能拍到天黑
所以不考虑CMOS的性能差异和其他差异,同样的像素永远是像素密度越低越好,同样像素永远是全画幅优于半画幅优于M43,你彻底整反了
打鸟人之所以会选择M43,APSC,那是因为一般画幅越大镜头就越大设备就越重,大部分全画幅达到APSC同样的焦段同样的画质水平往往重量也要增加到两倍
要知道打鸟是要扛着设备出去的,你打水鸟呆鸟要带三脚架,你打林鸟游走打鸟要端着相机翻山越岭,等你真实拍了,每增加一斤重量都会让你后悔自己为什么不选个轻量化的系统
OM1+75-300=1023g,6700+70350=1118g,R7+100400=1247,小画幅可以做到2斤出头就有500+的焦段,而全画幅想达到500焦段最轻的镜头都有3斤以上
这才是选择不同画幅的根本原因,像素密度高那是代价不是优点

但是,以上说的都不绝对,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OM1拍的照片和A1的放在一起你往往并不能看出差别,M43系统也不一定就比全画幅系统更轻,也不是只有长焦才能打鸟
打鸟对设备的要求其实不高,不要陷入参数陷阱,设备他有优点就一定有缺点,不存在一个绝对强无敌的选择,你要基于自己的需求来选设备
你更喜欢到处拍边爬山边拍鸟?还是更喜欢在一个地方守株待鸟?
你是喜欢抓瞬间?还是拍到就好?
你是只拍鸟?还是也要拿相机拍风景拍人?
你预算无上限?还是有限?
这些才是决定设备的原因,你要先想想自己的喜好,再去看看大家通常都选择什么组合,再去选择一套适合你的
Henry670-avatar

Henry670

+ by [剑_无痕] (undefined)

结论过于南辕北辙我都有点怀疑你是来反串的了,按你的结论手机CMOS的像素密度更高应该暴捶任何相机哭笑
在喂饱且忽略CMOS其他差异的前提下,细节只取决于你图片的分辨率,也就是相机像素,跟画幅无关,APSC的2400w和全画幅的2400出来的图都是同样的6000*4000不会有任何区别
像素密度高意味着单像素的进光量少,进光量少意味着高密度CMOS的像素需要更高的ISO或者更长的曝光时间才能达到低密度CMOS的进光量,意味着同样的曝光条件低密度的CMOS信噪比更高
信噪比高意味着你噪

小画幅的问题是没有堪用镜头,apsc系统就没有原生长焦,m43的原生长焦不存在素质,你举得这俩例子我觉得都不如直接rx10m4算了,都不存在画质那不如就追求易用性
buriedΛK-avatar

buriedΛK

+ by [热猹] (undefined)

小画幅的问题是没有堪用镜头,apsc系统就没有原生长焦,m43的原生长焦不存在素质,你举得这俩例子我觉得都不如直接rx10m4算了,都不存在画质那不如就追求易用性
是,所以我说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哭笑
奥巴M43什么都好,就是没有优质轻便长焦,要么拿全幅头加屁股,要么重量大小堪比全幅头,100400也没比全幅系统轻,除非牺牲画质才能换来轻便
apsc的原生长焦一只手数的过来,大部分还得用全幅头,机子也没轻多少
最终反正都是要取舍,要画质就放弃重量,要轻便就放弃画质,然后都得放弃钱包哭笑
rx10m4还是有点老了,要是有后续机型还真是不错的选择哭笑
小鬼-avatar

小鬼

+ by [剑_无痕] (undefined)

结论过于南辕北辙我都有点怀疑你是来反串的了,按你的结论手机CMOS的像素密度更高应该暴捶任何相机哭笑
在喂饱且忽略CMOS其他差异的前提下,细节只取决于你图片的分辨率,也就是相机像素,跟画幅无关,APSC的2400w和全画幅的2400出来的图都是同样的6000*4000不会有任何区别
像素密度高意味着单像素的进光量少,进光量少意味着高密度CMOS的像素需要更高的ISO或者更长的曝光时间才能达到低密度CMOS的进光量,意味着同样的曝光条件低密度的CMOS信噪比更高
信噪比高意味着你噪

人家前提就是同600mm,“在喂饱且忽略CMOS其他差异的前提下,细节只取决于你图片的分辨率,也就是相机像素,跟画幅无关,APSC的2400w和全画幅的2400出来的图都是同样的6000*4000不会有任何区别”,你这句话直接把前提忽略了可还行
pajamarob-avatar

pajamarob

+ by [法总比困难多] (undefined)

人家前提就是同600mm,“在喂饱且忽略CMOS其他差异的前提下,细节只取决于你图片的分辨率,也就是相机像素,跟画幅无关,APSC的2400w和全画幅的2400出来的图都是同样的6000*4000不会有任何区别”,你这句话直接把前提忽略了可还行

等效600mm可不就是一模一样,不等效的话焦距天差地别画面都不一样了有啥可比的呢那个…
小鬼-avatar

小鬼

+ by [wasdhello] (undefined)

等效600mm可不就是一模一样,不等效的话焦距天差地别画面都不一样了有啥可比的呢那个…

自己看楼主的图
drift-avatar

drift



Z5今天早上拍的哭笑,纯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