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y
2022-01-29T09:19:34+00:00
勉强算是好片。但整体看下来感觉和我认识中的狙击手不太一样。
少了一些味道。
没有那种万军从中取敌方上将首级的感觉,后面打死的将领有一种强行送的感觉,少了一点爽快感。
以前看过也是狙击手题材的,我的兄弟叫顺溜,在刻画和描写狙击手上好不少。
听说老张想表达高手过招,见面就是生死的意境。但是没有那种割草的描写,少了一些高手的味道。
总体还是值得看的。刘文武的演员演技是针不戳。
看看别人怎么说,今年看了水门桥和这个杀手有点神经,第三部不是创业奇迹就是这个了
狙击手原来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存在吗?[s:ac:哭笑][s:ac:哭笑]
你对狙击手,和现代战争是不是有点误解[s:ac:喷]
[quote][pid=586731570,30562833,1]Reply[/pid] Post by [uid=1192444]lixvfeng[/uid] (2022-02-05 17:43):
你对狙击手,和现代战争是不是有点误解[s:ac:喷][/quote]我印象比较深的狙击手形象是来自于两个影视作品。
一个是我的兄弟叫顺溜,参与斩首行动,击杀鬼子将军
另一个是红海行动,顾顺指哪打哪,队长让他打谁打谁,跟开锁一样,割草无双。
这部狙击手,给我的感觉就是两边都只是打枪打得比较准的士兵而已。差了一点味道。
感觉多一些割草无双的塑造镜头会好很多。[s:a2:中枪]
上世纪50年代还没有成型的狙击枪理念,交火距离都是600-800米,所以这片子原名最冷的枪呼应了冷枪冷炮运动,其实和狙击手没啥关系,你属于被临时改的名字误导了
[quote][pid=586750224,30562833,1]Reply[/pid] Post by [uid=62795790]仓式茜42[/uid] (2022-02-05 19:29):
上世纪50年代还没有成型的狙击枪理念,交火距离都是600-800米,所以这片子原名最冷的枪呼应了冷枪冷炮运动,其实和狙击手没啥关系,你属于被临时改的名字误导了[/quote]难怪。我一开始就是奔着狙击手这个名字去看的,以为应该有一些割草镜头能爽一下。
没想到一上来,队友倒了一半[s:ac:呆]
志愿军用的是机瞄,卡宾版莫辛纳甘,很真实了。
美军用的好像是加瞄具的春田?我男朋友说他看到了加瞄具的加兰德。
严格说来,美军和志愿军的这些都是班一级的神射手,用的也不是专门的狙击步枪,按照现代概念来分类都是神射手步枪。
不过美军的那群狙击手说他们直接听命于司令部这倒有点像现代狙击小组的意思了。
说起来,几把在二战当狙用的大栓,反而是老毛子的莫辛纳甘散布和稳定性最好,比98k,春田,李恩菲尔德都强。但志愿军用的是卡宾版,没办法。
中间有一段是男主一边移动一边把威廉上尉手下几个去抬亮亮的大头兵全给点死了。那一段惊呼冲锋狙yyds!
“老张想表达高手过招,见面就是生死的意境。但是没有那种割草的描写,少了一些高手的味道。”
你自己读读[s:ac:茶][s:ac:茶]
高手过招不就是电影里面的博弈吗,你割草了还看个屁
而且狙击手本来也是打的准的兵啊[s:ac:茶][s:ac:茶]
因为现在来看当时的中国士兵并不属于狙击手的范畴,反而跟精确射手更贴近
张桃芳的对手也是喜欢加瞄准镜的老干妈机枪手。
我就觉得这片对狙的桥段,有一点[s:pg:严肃]夸张,机瞄也算符合历史,但这个甩狙也太牛逼了吧,我只能说艺术加工了[s:ac: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