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RatsAss
2021-01-09T10:13:17+00:00
关于中南大学老师不同意正态分布这个事情。刚开始我也跟着义愤填膺,但是回头想想,我发现我是不赞成老师按个人意愿打分的。
首先,成绩不仅仅是成绩,和绩点,国奖,校奖等息息相关。一门课的成绩不仅仅关系这门课,还关系着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大家上学的时候肯定都收到过学长学姐的选课宝典,哪些课是“水课”哪些课是“坑”。所谓的水课就是简单或者好拿分,容易加绩点。但是实际上,我们真的喜欢这门课吗,不一定。而那些真正有营养的课却因为难度击垮了一大部分人,这真的有利于学生培养吗?不知道。
其次,老师对成绩完全自主,一定会造成一个现象,好拿分的课所有人都去选,不好拿分的课没人选。而那些真正因为兴趣选了“坑课”的人,就减小了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好成绩的机会,保送的机会。我觉得是不利于学生选择自己的爱好来学习的,因为打分的自由性会导致大家趋利,不可避免。必须要让努力学习的人能够在公平的人环境中竞争,而不是成为选课的博弈游戏,这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
最后,正态分布最受人争议的点应该是有人强迫不及格,即使他有好好学习。所以,强制低分是必须要反对的。但是努力学习,主动“内卷”争取奖学金高绩点的人必须要有公平的成绩和区分度,努力是没有错的!至少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所以我认为,在高分段必须要有比例限制或者叫正态分布,比如至多10%的90分,30%的80分,这样才能让大家不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课程差异变成不用功。但是80以下基本已经退出“内卷”区域,就应该按真实的学习情况打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14/-7Q8fep-fa12Za.jpeg[/img]
---------
回答一些下面的疑问,首先,我可从来没说强制正态分布的好话,我的解决措施是限制高分比例,不限制及格率!可以都及格,但不能都高分!我的论点是,
努力的学生在面对不够分的奖学金和保研名额时需要“内卷”的时候,学校必须保证公平,而有些课平均分很高高分很多会导致“内卷”部分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爱好的课只能为了分数强行选,不利于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事实上我当年就是选的容易拿高分的科目,只为了保研名额。我当时就苦于无法按照兴趣选课。而限制高分比例就是在帮助学生敢于选自己爱好的课,因为高分比例固定。而这个老师的做法是在让学生选他的课,不然学生就可能在“内卷”中落后,这对于不喜欢他教授科目的学生而言,不公平。
另外,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生,那些说一起交白卷的杠精请自己去交,看有没有人和你一起犯傻。
说班里人少的人,我的方案里可没有精确的正态分布,扣数学我也是概率论,数理统计一路学上来的正统理工学生大家都懂。所有人说的都是大致形式,没人跟你扯精确,要扯这个请自行研究发paper。
而那些说可以按绩点不按分数的,首先,很对学校的绩点的现实就是按分数加权平均。然后,那些说按排名的和我的思路并没有什么区别,分数就是排名只在每门课平均分差不多的情况下大致成立!我就是希望排名和分数两方案能大致统一。这“可能“就是那些精确正态党的想法。
首先,成绩不仅仅是成绩,和绩点,国奖,校奖等息息相关。一门课的成绩不仅仅关系这门课,还关系着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大家上学的时候肯定都收到过学长学姐的选课宝典,哪些课是“水课”哪些课是“坑”。所谓的水课就是简单或者好拿分,容易加绩点。但是实际上,我们真的喜欢这门课吗,不一定。而那些真正有营养的课却因为难度击垮了一大部分人,这真的有利于学生培养吗?不知道。
其次,老师对成绩完全自主,一定会造成一个现象,好拿分的课所有人都去选,不好拿分的课没人选。而那些真正因为兴趣选了“坑课”的人,就减小了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好成绩的机会,保送的机会。我觉得是不利于学生选择自己的爱好来学习的,因为打分的自由性会导致大家趋利,不可避免。必须要让努力学习的人能够在公平的人环境中竞争,而不是成为选课的博弈游戏,这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
最后,正态分布最受人争议的点应该是有人强迫不及格,即使他有好好学习。所以,强制低分是必须要反对的。但是努力学习,主动“内卷”争取奖学金高绩点的人必须要有公平的成绩和区分度,努力是没有错的!至少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所以我认为,在高分段必须要有比例限制或者叫正态分布,比如至多10%的90分,30%的80分,这样才能让大家不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课程差异变成不用功。但是80以下基本已经退出“内卷”区域,就应该按真实的学习情况打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14/-7Q8fep-fa12Za.jpeg[/img]
---------
回答一些下面的疑问,首先,我可从来没说强制正态分布的好话,我的解决措施是限制高分比例,不限制及格率!可以都及格,但不能都高分!我的论点是,
努力的学生在面对不够分的奖学金和保研名额时需要“内卷”的时候,学校必须保证公平,而有些课平均分很高高分很多会导致“内卷”部分学生无法选择自己爱好的课只能为了分数强行选,不利于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事实上我当年就是选的容易拿高分的科目,只为了保研名额。我当时就苦于无法按照兴趣选课。而限制高分比例就是在帮助学生敢于选自己爱好的课,因为高分比例固定。而这个老师的做法是在让学生选他的课,不然学生就可能在“内卷”中落后,这对于不喜欢他教授科目的学生而言,不公平。
另外,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生,那些说一起交白卷的杠精请自己去交,看有没有人和你一起犯傻。
说班里人少的人,我的方案里可没有精确的正态分布,扣数学我也是概率论,数理统计一路学上来的正统理工学生大家都懂。所有人说的都是大致形式,没人跟你扯精确,要扯这个请自行研究发paper。
而那些说可以按绩点不按分数的,首先,很对学校的绩点的现实就是按分数加权平均。然后,那些说按排名的和我的思路并没有什么区别,分数就是排名只在每门课平均分差不多的情况下大致成立!我就是希望排名和分数两方案能大致统一。这“可能“就是那些精确正态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