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argo
2021-11-19T00:30:53+00:00
第一章《紫霄宫三教会见,女娲宫妖幡重现》
自三教封神天下初定,天上人间尽享太平盛世。天上,天上飞瑞鹤,瑞鹤冲云霄,往来四面神仙宴,仙女瑶池舞婆娑;人间,人间盘祥龙,祥龙卧琼楼,朝贺八方诸侯会,佳人玉殿歌太平。好一个盛世繁荣!
红尘多少是非事,论断自有得道人。
一日,得老师之令,三教主俱往紫霄宫赶来。只见通天教主骑奎牛作礼道:“见过二位师兄”
“师弟无需客气”,老子同元始天尊还礼道。
通天教主转而与老君问:“大师兄,可知老师此番有何旨意”?
“既是老师传唤,吾等三人还是速速前往便知,岂可妄自揣测”言罢,老子纵青牛而去。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紧随其后。只消片刻,便已至紫霄宫处。
端的是云深雾里,好似个天外福地。
“恭迎三位老爷,弟子奉师尊之命在此等候”,早有一童子在外守候,言毕,童子即引往宫府内。
不愧是仙家府邸。簇簇奇花生锦绣,团团益草寿千年。
但见高台之上一老者悠坐蒲团,不露而威。纵一教之主,也得需跪拜俯首。且道:原是鸿蒙一道先,其中玄妙更自然;混沌尚未开天数,蒲团已然道修全。
三教主齐拜“愿老师万寿洪福”。 遂一旁静候。
鸿钧退了童儿吩咐道“紫霞,你且持吾玉符前去女娲宫拜见女娲娘娘,速去速回。切记”
待童儿离去,鸿钧问道“通天,你面壁至今已有多少年”
“回禀老师,弟子遵师命自封神后即回府内面壁思过,闭了山门,静坐得修。不曾有出,亦令门下弟子不得沾染红尘,伴随修行。至于今日蒙老师召唤前来,不过百年”
鸿钧若然有思:“区区百年,你可有悟”遂又对三人道,“封神一业乃是天命所归,当初你三人共立封神榜,一切因果皆为定数,应劫而生,运劫而起,个中道理,岂有不辩之理。”
三人齐道:“老师教训”
鸿钧又道:“吾等虽为圣人,修得神通无量,推演变化之能;然,无极宙宇诸多道果,尚在神通之上,变化之外;纵,历千万劫,不识其中,不明其理,不证其道;空有不生不灭之躯,翻天彻底之力,也是无益。”
三人愧首,正有元始天尊移步道:“弟子蒙受老师圣恩,受教于初,开天立教,上达道义,下泽福民,遵循天命,不敢有违。诚如老师讲授,已然开豁。
”
正是:曾为盘古与天开,修成真身去凡胎,立下阐教传根本,方知元始混沌来。
正说到,鸿钧见三人中唯有老子尚未妙言,况且神情泰然,问道:“三人为长,你之修为境界皆在二人之上,更有三清法门透中玄妙,观尔似有所明,可以道来。”闻言,老子作礼答道:“老师在上,弟子有幸听闻大道,得以修成,历历目目,总以化身千万,窥得天机半点,参悟道中玄妙。至于今日,已然明朗。”
正是:天地玄黄闻道先,还存分身化万千。渡得三皇和五帝,玄都只在天上天。
鸿钧听罢,是以点头欣慰道:“你三人既已明了,可应劫而生,褪去神通之体入这人世苦海,寻求一线天机,是何道果,各自圆满。”随即掌中生出三粒丹药,隐射光华,嘱咐道:“此丹药别无他用,你三人服下,纵是为师亦无从计较推演,此番入劫且凭各自机缘,待圆满之期,自有分说。”
只见三位教主接过丹药及时服下,同道:“谨遵老师教诲。”遂俯首作礼拜别师尊,出了紫霄宫便各自上了坐骑回去。
话分两头,且说紫霞童子领了鸿钧玉符上了仙鹤径直往女娲宫方向去了,不敢有半点耽搁,哪知半道途中便已遇上。早早下了仙鹤,上前跪拜叩首施礼:“弟子恭祝女娲娘娘圣安,万寿洪福!”
“不必多礼,起来答话”女娲道。随即,紫霞童子再三叩谢了女娲娘娘,显出手中玉符回道:“弟子奉师尊大老爷之命持玉符前往宫中请示娘娘,既已迎得圣驾,特此奉上。”
女娲娘娘吩咐随侍仙子接过玉符对紫霞童子道:“此事我已知晓,你可安心覆命,另外与我转告,就说待得机缘,自当拜会。”
“弟子谨记。”紫霞童子拜别道,遂上了仙鹤速速回往覆命去了。且说,紫霞童子却已离去,只听闻一阵邪魅笑声:“还是道友变化高明,这鸿钧老祖座下童子竟未有半点疑心,取得玉符之命实属轻易。”
原来,这女娲娘娘与仙子皆是变化之人,可怜童子虽常伴老祖左右,但神通一般,更不说这变化之术又是一般。
正是:玄功玄妙傍身旁,八九神通最不防。非是童子难分辨,只因变化太无常。
正当此时,这变化女娲之人见邪魅仙子正欲妄动玉符及时出手制止,正色道“,道友不可大意,这玉符暂时动它不得,今日恰逢女娲族内大典,算的女娲娘娘必会亲自降临福泽,偷此先机,借这变化之术取得玉符,还需速速前往女娲宫完成大事。也好交差,此间尚不是久留之地。”
闻言,那邪魅仙子只是作礼:“道友见怪,不过这女娲宫不比别处,这般前往可有把握。”
“无妨,女娲娘娘此时降临族内,布施恩泽,吾等扮做回至宫中,料想尚无意外。”说罢,这变化女娲娘娘与仙子之人正往女娲宫方向遁去。
勿消多时,便已至女娲宫外。尚有门童在外,见女娲娘娘回宫,速来见驾。这变作女娲娘娘之人即对门童吩咐道:“速去着你师兄前来”。
不时,彩云童儿出来见了圣驾,心道:“娘娘怎回来如此之快。”未有表露,只等娘娘吩咐。
这化作女娲之人见童儿似有疑惑,随即令道:“彩云童儿,你且速去后宫取宝幡来。”
彩云童儿虽有疑惑,不敢有违,遂速往后宫取了法宝回来。果真是好宝贝,金灿灿葫芦一顶,暗沉沉内有乾坤。都说天地无边际,岂敢与它较个真。
只见这变化女娲之人,念动口诀,只用手一指,自金葫芦中窜出一道白光,细如银线,直至四五丈有余。但见那白光之上悬出一首幡来,不过七八丈,光彩照人,又如千斤坠石,要说为何?这宝贝虽名曰招妖幡,且亦是镇妖幡。
不待细察,赶忙收了法宝。再迟些,恐怕这假仙子现了原形,大事不妙也。接着又把这葫芦宝贝交于彩云童儿嘱咐道:“好生看守,吾自有要事需往紫霄宫走一遭。”说完,便借遁离去。
二人刚走。却见彩云童儿驾云追去,待已见得二人,口中念动诀,右手高举宝贝葫芦,口诀念毕,自葫芦口飞出一道金光,碗口粗大,一分二,似若鞭状,从背后直奔二人,捆个正着,动弹不得。显出本来面目。原是俩道人模样,一个是太华山得道之士姜洪,一个是妖族黑翼天王无道友。
看如此情形,彩云童儿现出身来,喝道:“好妖道,竟敢倚仗妖术蒙骗宝幡,定要拿你二人向女娲娘娘问罪。”随即再次念动口诀,只念得金光紧收,束的那道人好些难受,纵有千般招数也不得施展开来。
可惜宝贝虽好,奈何童儿道行一般,束不得那妖族大圣,只见无道友现出一对黑翅,挣脱出来。就这么一扇,霎时天昏地暗,黑压压一片,不见光亮。再一扇,直扇得彩云童儿头昏眼花,摇摇欲坠,不辩东西。又一扇,直扇得黑风阵阵,卷起姜洪速速遁去。
不过一时三刻,便已至太华山,无道友见此处无碍,遂放下姜洪,念动口诀,用手一指:去!那姜洪身上金光顿散去。然姜洪自得道以来,还未曾受此憋屈,只觉无名火起,不过小小童儿使得宝贝捆将与我,无法施展,气煞我也。
无道友只是劝道:“姜道友切莫妄动无名,此地乃是道友修炼之处,可安心修养,接下来之事风险颇大,带着道友行动多有不便,还请见谅。”
这姜洪虽然火恼,仍客气回道:“无道友神通非常已然明见,小道自是静候佳音。不过心中尚有不解,方才只是童子,凭道友神通大可结果性命 ,杜绝后患。为何……”
未等姜洪说完,无道友便负手笑道:“姜道友想来简单了,方才二人虽是童子,难为一般,一个是鸿钧老祖门下童,一个是女娲娘娘随从仙。结果二人必定会惊动圣人,此行甚为不利。二是吾初遇之时早已算出两童子自有劫数,无须节外生枝。”
姜洪听完,亦是释然,道:“那此番暂且别过,无道友一路小心。”二人别过,无道友化作道人模样借遁往紫霄宫方向去了。
再说方才彩云童儿被扇得颠三倒四,好久才回过神来“此事关系甚大,观此妖道来历非常,需速速禀明娘娘。”遂借遁赶往女娲族。
且说另一头,紫霞童子交了玉符,殊不知是假冒之人,自是速速回宫覆命去了,不想又遇上了女娲娘娘圣驾。
端的是巧中巧,凭的是缘中缘。后事如何,且听下回。第二章《无道友初上紫霄宫,火云洞三圣会女娲》
有歌云:
洪荒之上有鸿蒙,天地初开为道童;
常伴祖师宫中客,方知鲲鹏入何门。
童儿多难得福报,娲皇慈悲存善心。
三滴命血扶圣主,解厄消灾救苍生。
上回说到,紫霞童子交了玉符回去覆命,未想又遇上女娲娘娘圣驾。正是:瑞鹤祥云绕空,仙子童儿开道。瑞鹤纷纷,传来靡靡仙音;祥云片片,生出斑斑色彩;仙子弄舞,尽是美不胜收;童儿奏乐,全然知音绝唱。
见此情形,紫霞童子顿然明了,慌忙上前行了拜礼禀道:“弟子奉师尊大老爷之命持玉符拜见娘娘,不想途中相遇,无心生疑,错交了玉符,正欲回宫覆命,正巧又在此地得遇娘娘圣驾,方知上了那恶人之当。”
待童子说完,女娲娘娘于銮驾之上掐指推演一番,已然知晓前后因果,当即对童子道:“不必自责,那假冒之人亦非寻常,怪不得你,你且回去,只管如实禀告,无有大碍。”
紫霞童子听来,只得叩首拜谢道:“多谢娘娘,弟子先行告退。”女娲娘娘见紫霞童子乘仙鹤离去,便唤左右碧霞童子上前道:“方才我算得彩云遭难,现已无大碍,你可先回宫中,待彩云回来,将此丹药与他服下,方除后症。”随即,女娲娘娘现出手中丹药,好一枚仙家妙药,如何:光华夺目,色彩非常。看一眼,只觉得神清气朗,目澈心明;闻一下,顿然间海内翻涌,气力无穷。
正是:
掌心圆圆大小同,灵药非赠一般人;
娲皇圣下多庇佑,自有洪福得道行。
女娲娘娘又嘱咐道:“吾需前往火云宫走一遭,你二人且好生呆在宫中,待我回来自有计较。”
“是,娘娘!”碧霞童子接了丹药,驾了青鸾,速速回宫去了。
且说,紫霞童子片刻耽搁不得,不消多久便赶回紫霄宫,拜见了师尊大老爷,实情相禀。道:“弟子糊涂,不分真假,着了那恶人的道,错交了玉符,还请师尊惩罚。”呜咽如泣,声动泪下,连连叩首,好不悔恨。
沉思少顷,鸿钧自是推演其中,见童儿如此,知晓劫数注定,不免可怜,善道:“起来吧,此等变化之术确实你分辨不得。不必自责,你且先退下去吧”
紫霞童子诚心叩拜,谢过了师尊大老爷,正欲起身告退下去,只见又有一童子进来禀报:“启禀师尊大老爷,宫外有一道人求见。”
高台之上,鸿钧老祖已然知晓,对童子道:“着他进来吧”。随即又吩咐紫霞暂且留下,也罢,此人与你也算有缘,还需见过。
片刻稍过,门童领那道人进来后自告退下去。道人模样不过普通,皂色袍,青丝冠,都说一般,只手中羽扇真个宝贝。如何:整整齐齐,黑白翎羽相交错;层层叠叠,金银丝线有串联。凡人你莫笑宝贝真个小,道者我轻易能够搅翻天。
但见道人俯首作礼拜于鸿钧:“弟子无拜见老师圣安,今日有一事特来请教老师”。说完,还未等无道友起身将来,鸿钧老祖在高台之上用手一指,一道金光瞬间缠住无道友,束缚起来。鸿钧微言带怒道:“你,既尊我师,却欺我童儿,盗得玉符与那女娲宫至宝招妖幡,现如今敢来见我,还不现出本身,更待何时!”
未及道完,金光陡然愈发紧束,只见无道友周身渐渐泛起黑气,转眼间,那黑气便笼罩全身,突然,自黑气中现出一对漆黑羽翼,半个伸展,未得开来。鹰嘴利爪,双目透神,直教人神魂分离。黑翼扇动,宫中顿然间陷入黑暗。
正是:无名无姓亦无处,混沌初开非常数。摇身可比鲲鹏翅,三十三天也无路。
原来是黑鹏鸟,且看鸿钧,只是手指一点,方才暗淡金光顿时光华万丈,痛煞万分,无道友以黑翼裹住,不得抵挡,忙道:“恳请老师收了光华,弟子受教。”待金光褪去,无道友又化作方才道人模样,拿出玉符道:“还请老师宽恕,弟子前来正是归还玉符”。
紫霞童子在一旁见此玉符,心中明了“原来是被这道人所骗,此等神通却不伤我分毫,只是骗取玉符,现在又来归还,是何道理,莫非是巧合,后知玉符乃师尊之物,有所畏惧,特来归还。”紫霞童子不解。
鸿钧见无道友手捧玉符作势奉上,略微叹息道:“罢了,你既在此现身,又得吾之玉符,既是定数。劫数已至,难免入这天地走上一遭。”
没有了鸿钧老祖的施压,无道友顿感轻松,诚心说道:“老师明鉴,正因劫数已至,弟子奉祖师之命潜修千年至今,逢劫而出,自当重整妖族再做一番计较。”
鸿钧听完,道:“你本是混沌中一黑鹏鸟,根性悟深,与鲲鹏为友,听我讲授。当初鲲鹏不听我劝,潜修证道,是以沾惹红尘劫难,受那轮回之苦。”
“老师教训的是,然鲲鹏祖师一心为了妖族能正生于这片天地,才会有当年一役,虽未能成功,但祖师最后以大神通算的三千年后,天地将再起大劫,乃妖族一线生机,得以残存至今。”无道友正言道。
鸿钧闻言,又是叹息,道:“纷纷争争,无欲而不往。清清净净,无利而不求。天道无情,方诞生劫数,大道有情,存一线生机。这玉符你且留着,也是合该天数,劫之所在,生之所在。你好自为之。”说完,鸿钧老祖带着紫霞童子便消了踪影。
无道友此时也是收好玉符,拜道:“谨遵老师教诲。”化作一阵黑风往宫外去了。
再说回另一边,女娲娘娘来了火云宫前,门童认得,速速禀报三圣老爷。且说这火云洞三圣如何:三圣并坐,当中一位,头生双角,乃是伏羲皇帝,演生八卦,拟定礼乐,教化世人;左边一位,片叶围肩,腰缠野兽虎豹之皮,乃是神农;右边一位,身着帝服,威严自显。正是天地人三皇在此。
女娲娘娘进了火云洞,见了三圣,互相作礼。谓三圣道:“如今,大劫已至,天下又将陷入苦难,人间遭劫,我族之人亦不能幸免,特来寻解救之法。”
三圣听之,从容说道:“娘娘慈悲救世,实乃人之所幸。此劫乃是天道所致,天下间神仙凡妖皆不能逃脱,恐连修道如吾等圣人也终避免不得。”
“如此劫难,想必自有生机,如何为之?”女娲娘娘问道。
三圣当中一位伏羲皇帝答道:“自然,有劫必有生。吾等虽不能逆天行事,但已算得人间有新皇降临,生机如何,自有天命。”
女娲娘娘放心道:“既有生机,自是甚好,但不知我族人之难亦有化解之法?”伏羲又道:“娘娘宽心,娲族虽有大劫,也无妨碍,自会有新皇解救。”随即拿出一小瓶,精致小巧。对女娲道:“此宝瓶有吾三人眉心精血,,娘娘可吩咐族人看管,待新皇来时交付于他,可解危难。我等尚需静修,娘娘可回宫早做计较。”
女娲娘娘好生收了宝瓶,谓三圣道:“记下了。”遂出了火云洞回驾女娲宫。
话说彩云童儿往娲族寻女娲娘娘不得,问与族人方知已然回宫,于是只得再行回宫。在女娲宫前见了碧霞童子道:“怎见你一人,娘娘可回宫中,我有急事禀报。”
碧霞童子见彩云大气粗喘,神色慌张,以为伤重,赶忙拿出女娲娘娘所赐丹药递上,道:“这是娘娘赐给你的良药,你赶紧吃下,好除你身上伤势。宫中之事,娘娘方才已经知道,不用担心。”
彩云接过丹药,细听说来,便服下丹药。果真是药到病除,“那娘娘现在何处?”。碧霞童子应声道:“娘娘有事先去火云宫见三圣老爷去了,叫我将此丹药与你服下救治之后,我二人在宫中好生等候。”
彩云童儿听是女娲娘娘吩咐,自然也急不得,对碧霞道:“既然女娲娘娘全然知晓,待娘娘回来,自当请罪。我们就在此等候便是。”
碧霞不晓事情原委,自然在一旁也不好说甚,只好与彩云一同在宫外静候女娲娘娘。
正当时,远处霞光出现,原是女娲娘娘圣驾回来。碧霞彩云早早上前跪拜俯首迎驾:“恭迎女娲娘娘回宫。”
女娲娘娘下了圣驾,吩咐碧霞彩云二位童子随同进宫。真是好景致!如何:三步五步,两道边俱是芬芳地;七步八步,一路上都见采药仙;芬芳地种的是人间不见花与草,采药仙采的是天上难得秒和玄。
进了宫中,坐于殿上,彩云当即叩首请罪:“彩云失职,被贼人骗了宝贝妖幡,恳请娘娘惩罚!”
女娲娘娘自是知晓一二,也不怪罪,对童子道:“起来吧,此事怨不得你,况且,我要罚你,又怎会以丹药赠你,这丹药不仅除你身上伤痛,亦能增你道行。”
彩云听之,跟着运转果然有所精进。再三叩谢娘娘恩德。
“你先起来吧,去将紫金葫芦取来,”随后女娲娘娘吩咐彩云道,“倒要看看是何人竟敢如此,伤我童儿,盗我法宝,岂能与其甘休!”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第三章《太华山姜洪遇难,无道友初战女娲》
上回说到女娲吩咐彩云童儿取来紫金葫芦,当即施法,揭去芦盖。用手这么一指,宝贝葫芦振动如剧,似有所应,接着女娲娘娘念动法诀,不过片刻,两道金光接连归位。只见那金光融合为一,约丈长,有葫芦口大小粗细,名为缚妖索。
一端系一铃铛,大小一般,色泽黑沉,任尔百般摇晃,绝无声响,只在感应到妖气之时方会炸响不止,一般难当。;
另一端系一骷髅头骨,传说为上古妖族陨灭之时所化,比铃铛大上一番,只需念动口诀,即可喷出紫色烟雾,寻常妖物若是缠上,一时半会麻痹不得显出原形,不消三刻便会神魂俱灭,累累道行一遭烟消云散。凡人若是遇上如何?但凡闻之半点,血肉之躯当即化为骷髅一堆。
宝贝真个厉害!如何:
铃铛非银亦非金,骷髅有色也有形。
先天已是除魔物,后来才有辟邪音。
凡人遇上血肉溃,精怪沾得道行终。
口诀念动真玄妙,太华山上显真名。
女娲娘娘随即催动法宝,缚妖索动若游龙,嗖的一声窜出宫外,为娘娘引路。一行三人跟着缚妖索不消半日便已至太华山。
彩云童儿见缚妖索在此停住,想必那骗取法宝之人就在此地,自当擒了贼人将功赎罪,当即向女娲娘娘请命道:“娘娘,此地乃是太华山,宝贝所指之处似有一洞府,还请娘娘让弟子先行,探得虚实,若为那贼人洞府,自当擒来由娘娘发落”。
女娲娘娘点头默许,正欲传之法宝缚妖索及催动口诀,也好助其伏妖。没成想这彩云童儿急于戴罪立功,直奔洞府而去。好地方!如何:郁郁葱葱,森森巨木可遮天,灵花异草作浦园。一棵棵千年老树常为伴,一簇簇奇花异草救人间。说三仙,道三仙,香火百年不曾断。天知道,地知道,谁知道救人救难狐狸仙!
彩云童儿停下洞外,心道“三仙洞,不知是哪处仙家府邸,自是打扰,且先问来,兴许能一道助我。”随即喊道:“有人在否,三仙洞仙人在否,冒昧打扰,还请一见。”又喊了两声。
话说,姜洪自回了洞府静修,适才听闻洞外有人叫喊,以为是方圆村民来此,不曾生疑,稍作打扮便出了洞府。
彩云童儿定睛一看,不是那贼人之一还能有谁!那姜洪也是见到彩云童儿,心中怒道“小小童儿,使宝贝偷袭于我,施展不得,好不憋屈”。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彩云童儿大喝一声“看剑”,使得一手降妖剑,剑声作响,锋芒难挡;见彩云童儿纵剑上来,姜洪自然迎战,手中现出一杆长枪,枪声如鸣,直取性命。
一个是女娲娘娘身边童,为赎罪请命把剑从;一个是太华山上千年妖,为报仇愤怒将枪迎。剑响呼呼,枪声飒飒。剑声呼呼,左一剑,右一剑,剑剑取性命,姜洪头颅哪里藏;枪声飒飒,前一枪,后一枪,枪枪夺要害,童儿心腹无处防。
两人你来我往斗得二三十回合,未分高下,忽见二人各自退开,欲要取出法宝斗上一斗,也好显一显真本事,分个高低。只见姜洪口中念动法诀,手中黑枪旋转如剧,喷出道道黑烟直扑彩云。可怜童儿顿然明了,来此甚急,忘带了法宝。如何是好?
正当时,一阵铃音传来,声浪阵阵,搅得姜洪头痛难忍,又见一股紫色烟雾袭来裹住姜洪,使其麻痹不得动弹。
原来是女娲娘娘见彩云童儿难以招架,特催动缚妖索前来助阵。可怜那姜洪被缚妖索捆住身陷紫雾,浑身好不疼痛,不一会儿便暴露原形。彩云童儿见此喝道:“原来是一只黑狐妖,胆敢骗取女娲宫宝贝,同谋何人快快招来。休怪我宝剑无情”。彩云纵剑相问,可哪里知晓姜洪被缚妖索捆的七荤八素,意识全无,尚未清醒,如何应答。此时女娲娘娘于洞府上空停下,收了缚妖索,问道:“尔不过小小狐妖,焉能如此,且说主使何人,尚能饶你性命。”没了缚妖索的威胁,姜洪也顿然清醒,闻言,见是女娲娘娘到此,心中不免惊慌。遂上前俯首跪拜:“愿女娲娘娘圣寿无疆,不知娘娘圣驾到此,小妖有罪。”随即又道“盗取娘娘法宝确非小妖一人所为,只是让小妖说出另一人是谁,小妖就算丢了性命也绝不透露。”
女娲娘娘听到,略微沉思,似有所料。吩咐彩云道:“童儿,你且用缚妖索将此人拿住,回宫再做计较。”彩云童儿领命,接过缚妖索,念动娘娘所授口诀,催动法宝作势向其捆来。姜洪自知有女娲娘娘在此,再有本事也是无用,只得任凭捆绑。
说时迟,那时快。一阵黑风卷来,罩住姜洪,缚妖索无从下手。一旁的彩云童儿但见此黑风,记忆犹新,非是同伙之人还能是谁?急禀报女娲娘娘道:“娘娘,当时正是这股黑风打伤弟子,看来那主使之人已经来了。”女娲娘娘见缚妖索拿他不得,又现出紫金葫芦,口诀催动,葫芦悬于上空,变大一倍,将那黑风吸入葫芦之中。原来是无道友知姜洪有难,赶来至此。停在洞府上空,拜向女娲道:“愿娘娘洪福。”
女娲娘娘见来者之人,已然明了,道:“黑鹏鸟,你不在静修悟道,为何下来盗取我宫中至宝,还要打伤我童儿?”无道友也不回避,应道:“招妖幡确是我二人所取,童子也确实我所打伤,然招妖幡本就是妖族至宝,如今天地大劫,妖族将重现人间,自当取来重振妖族声威,至于童子,合该有此一劫,况吾也非伤其性命。娘娘乃圣人,当知我所言非虚。”
女娲娘娘听闻颇感无奈,道:“你既知劫数降临,妖族残存至今,尚且太平,又何必入劫。劫数难料,你就算盗取宝幡又能如何,妖族气运飘忽,你又何苦身陷红尘,应此劫数,一身道行化为虚无。”无道友反问道:“娘娘既然关心妖族,为何当年不曾守护妖族,而是助人族一臂之力,莫不如此,我妖族祖师鲲鹏又岂会甘入轮回,我妖族子弟又岂会隐身潜修至今!”这一问,女娲娘娘也没有辩解,只是回道:“吾乃大地之母,且人族气运将兴,合归天数,鲲鹏率妖族逆天行事,不听劝阻,方有此一劫。若非护着妖族,又岂会留存至今。”
无道友听完笑道:“莫非,当年我妖族二郎损失惨重,还要谢过娘娘,得以苟活残存。是何道理,今逢大劫,鲲鹏祖师早有所料,重整妖族,全在于此。我自当出山,有所作为。娘娘若是仍有系妖族,还请莫要插手此事。”女娲娘娘听之神色微怒,道:“我可以不追究你盗取宝幡,打伤童儿之事,但,此黑狐妖我需要带回宫处置。”说完,那缚妖索正欲捆之,却被一把黑色羽扇挡住。原是无道友见缚妖索欲捆了姜洪,及时祭出羽扇抵挡。
女娲娘娘大怒,道:“黑鹏鸟,本座念你乃是鲲鹏之友,且一心为妖族,才再三放纵,今连番作对,当真我不敢收你。”言毕,女娲娘娘口念法诀,自手中现出一铜黑宝瓶,口诀未完,风云变色,自宝瓶中吹出一阵煞煞黑风卷向无道友。此黑风非彼黑风,好生厉害,只教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无道友见宝瓶出现,不由得惊慌,道:“镇妖瓶!娘娘还真是好手段!”这镇妖瓶所吹黑风若是一般人使来,也可抵挡一二。然今是女娲娘娘亲为,如何有还手之力。眼见着黑风骤至,无道友正当无奈之际猛然想起一宝贝,随即祭出,以作抵挡。只见宝贝一出,黑风在一阵金光之后消失全无。女娲见状,略微惊讶,道:“这玉符乃老师之物,你如何使得?你从紫霞童子那骗来老师玉符,待我拿你向老师问罪!”
无道友似乎有想起什么,从容道:“娘娘且慢,我正是从老师那回来。此玉符亦是老师所赠,娘娘无需动怒。”“况老师有言,天劫之下,确有我妖族一线生机,我此番下山亦是顺应天数”。女娲娘娘稍作推演计算,知晓前后,方释然道:“此番劫难,纵使吾等圣人恐难以避免,你不听老师与我劝阻,非要如此,此事我也不再插手,你且好自为之罢了。”随即叹了口气,收了宝贝,唤来彩云童儿,意欲回往宫中。
无道友见女娲娘娘如此,亦是回道:“娘娘既是圣人,也知晓此番劫数圣人也难逃其中,还望娘娘莫要沾惹红尘。黑鹏恭送娘娘。”
且说,女娲娘娘走后,无道友下至洞府前,扶起姜洪,拿出一颗丹药于其服下,道:“姜道友受难了,此丹药虽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尚能固本培元,道友可放心静修,吾自替道友把关。”姜洪服了丹药,自觉舒畅许多,谢道:“多谢道友救命,劳烦道友护卫,不胜感激。”姜洪自然是非常感激无道友,再者见其尚能于女娲娘娘如此,心中自是敬仰更佳。
无道友只是温和笑道:“道友不必如此,我在此把关也是为道友早日静修康复,也好早日随我前去万妖山办件事。”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自三教封神天下初定,天上人间尽享太平盛世。天上,天上飞瑞鹤,瑞鹤冲云霄,往来四面神仙宴,仙女瑶池舞婆娑;人间,人间盘祥龙,祥龙卧琼楼,朝贺八方诸侯会,佳人玉殿歌太平。好一个盛世繁荣!
红尘多少是非事,论断自有得道人。
一日,得老师之令,三教主俱往紫霄宫赶来。只见通天教主骑奎牛作礼道:“见过二位师兄”
“师弟无需客气”,老子同元始天尊还礼道。
通天教主转而与老君问:“大师兄,可知老师此番有何旨意”?
“既是老师传唤,吾等三人还是速速前往便知,岂可妄自揣测”言罢,老子纵青牛而去。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紧随其后。只消片刻,便已至紫霄宫处。
端的是云深雾里,好似个天外福地。
“恭迎三位老爷,弟子奉师尊之命在此等候”,早有一童子在外守候,言毕,童子即引往宫府内。
不愧是仙家府邸。簇簇奇花生锦绣,团团益草寿千年。
但见高台之上一老者悠坐蒲团,不露而威。纵一教之主,也得需跪拜俯首。且道:原是鸿蒙一道先,其中玄妙更自然;混沌尚未开天数,蒲团已然道修全。
三教主齐拜“愿老师万寿洪福”。 遂一旁静候。
鸿钧退了童儿吩咐道“紫霞,你且持吾玉符前去女娲宫拜见女娲娘娘,速去速回。切记”
待童儿离去,鸿钧问道“通天,你面壁至今已有多少年”
“回禀老师,弟子遵师命自封神后即回府内面壁思过,闭了山门,静坐得修。不曾有出,亦令门下弟子不得沾染红尘,伴随修行。至于今日蒙老师召唤前来,不过百年”
鸿钧若然有思:“区区百年,你可有悟”遂又对三人道,“封神一业乃是天命所归,当初你三人共立封神榜,一切因果皆为定数,应劫而生,运劫而起,个中道理,岂有不辩之理。”
三人齐道:“老师教训”
鸿钧又道:“吾等虽为圣人,修得神通无量,推演变化之能;然,无极宙宇诸多道果,尚在神通之上,变化之外;纵,历千万劫,不识其中,不明其理,不证其道;空有不生不灭之躯,翻天彻底之力,也是无益。”
三人愧首,正有元始天尊移步道:“弟子蒙受老师圣恩,受教于初,开天立教,上达道义,下泽福民,遵循天命,不敢有违。诚如老师讲授,已然开豁。
”
正是:曾为盘古与天开,修成真身去凡胎,立下阐教传根本,方知元始混沌来。
正说到,鸿钧见三人中唯有老子尚未妙言,况且神情泰然,问道:“三人为长,你之修为境界皆在二人之上,更有三清法门透中玄妙,观尔似有所明,可以道来。”闻言,老子作礼答道:“老师在上,弟子有幸听闻大道,得以修成,历历目目,总以化身千万,窥得天机半点,参悟道中玄妙。至于今日,已然明朗。”
正是:天地玄黄闻道先,还存分身化万千。渡得三皇和五帝,玄都只在天上天。
鸿钧听罢,是以点头欣慰道:“你三人既已明了,可应劫而生,褪去神通之体入这人世苦海,寻求一线天机,是何道果,各自圆满。”随即掌中生出三粒丹药,隐射光华,嘱咐道:“此丹药别无他用,你三人服下,纵是为师亦无从计较推演,此番入劫且凭各自机缘,待圆满之期,自有分说。”
只见三位教主接过丹药及时服下,同道:“谨遵老师教诲。”遂俯首作礼拜别师尊,出了紫霄宫便各自上了坐骑回去。
话分两头,且说紫霞童子领了鸿钧玉符上了仙鹤径直往女娲宫方向去了,不敢有半点耽搁,哪知半道途中便已遇上。早早下了仙鹤,上前跪拜叩首施礼:“弟子恭祝女娲娘娘圣安,万寿洪福!”
“不必多礼,起来答话”女娲道。随即,紫霞童子再三叩谢了女娲娘娘,显出手中玉符回道:“弟子奉师尊大老爷之命持玉符前往宫中请示娘娘,既已迎得圣驾,特此奉上。”
女娲娘娘吩咐随侍仙子接过玉符对紫霞童子道:“此事我已知晓,你可安心覆命,另外与我转告,就说待得机缘,自当拜会。”
“弟子谨记。”紫霞童子拜别道,遂上了仙鹤速速回往覆命去了。且说,紫霞童子却已离去,只听闻一阵邪魅笑声:“还是道友变化高明,这鸿钧老祖座下童子竟未有半点疑心,取得玉符之命实属轻易。”
原来,这女娲娘娘与仙子皆是变化之人,可怜童子虽常伴老祖左右,但神通一般,更不说这变化之术又是一般。
正是:玄功玄妙傍身旁,八九神通最不防。非是童子难分辨,只因变化太无常。
正当此时,这变化女娲之人见邪魅仙子正欲妄动玉符及时出手制止,正色道“,道友不可大意,这玉符暂时动它不得,今日恰逢女娲族内大典,算的女娲娘娘必会亲自降临福泽,偷此先机,借这变化之术取得玉符,还需速速前往女娲宫完成大事。也好交差,此间尚不是久留之地。”
闻言,那邪魅仙子只是作礼:“道友见怪,不过这女娲宫不比别处,这般前往可有把握。”
“无妨,女娲娘娘此时降临族内,布施恩泽,吾等扮做回至宫中,料想尚无意外。”说罢,这变化女娲娘娘与仙子之人正往女娲宫方向遁去。
勿消多时,便已至女娲宫外。尚有门童在外,见女娲娘娘回宫,速来见驾。这变作女娲娘娘之人即对门童吩咐道:“速去着你师兄前来”。
不时,彩云童儿出来见了圣驾,心道:“娘娘怎回来如此之快。”未有表露,只等娘娘吩咐。
这化作女娲之人见童儿似有疑惑,随即令道:“彩云童儿,你且速去后宫取宝幡来。”
彩云童儿虽有疑惑,不敢有违,遂速往后宫取了法宝回来。果真是好宝贝,金灿灿葫芦一顶,暗沉沉内有乾坤。都说天地无边际,岂敢与它较个真。
只见这变化女娲之人,念动口诀,只用手一指,自金葫芦中窜出一道白光,细如银线,直至四五丈有余。但见那白光之上悬出一首幡来,不过七八丈,光彩照人,又如千斤坠石,要说为何?这宝贝虽名曰招妖幡,且亦是镇妖幡。
不待细察,赶忙收了法宝。再迟些,恐怕这假仙子现了原形,大事不妙也。接着又把这葫芦宝贝交于彩云童儿嘱咐道:“好生看守,吾自有要事需往紫霄宫走一遭。”说完,便借遁离去。
二人刚走。却见彩云童儿驾云追去,待已见得二人,口中念动诀,右手高举宝贝葫芦,口诀念毕,自葫芦口飞出一道金光,碗口粗大,一分二,似若鞭状,从背后直奔二人,捆个正着,动弹不得。显出本来面目。原是俩道人模样,一个是太华山得道之士姜洪,一个是妖族黑翼天王无道友。
看如此情形,彩云童儿现出身来,喝道:“好妖道,竟敢倚仗妖术蒙骗宝幡,定要拿你二人向女娲娘娘问罪。”随即再次念动口诀,只念得金光紧收,束的那道人好些难受,纵有千般招数也不得施展开来。
可惜宝贝虽好,奈何童儿道行一般,束不得那妖族大圣,只见无道友现出一对黑翅,挣脱出来。就这么一扇,霎时天昏地暗,黑压压一片,不见光亮。再一扇,直扇得彩云童儿头昏眼花,摇摇欲坠,不辩东西。又一扇,直扇得黑风阵阵,卷起姜洪速速遁去。
不过一时三刻,便已至太华山,无道友见此处无碍,遂放下姜洪,念动口诀,用手一指:去!那姜洪身上金光顿散去。然姜洪自得道以来,还未曾受此憋屈,只觉无名火起,不过小小童儿使得宝贝捆将与我,无法施展,气煞我也。
无道友只是劝道:“姜道友切莫妄动无名,此地乃是道友修炼之处,可安心修养,接下来之事风险颇大,带着道友行动多有不便,还请见谅。”
这姜洪虽然火恼,仍客气回道:“无道友神通非常已然明见,小道自是静候佳音。不过心中尚有不解,方才只是童子,凭道友神通大可结果性命 ,杜绝后患。为何……”
未等姜洪说完,无道友便负手笑道:“姜道友想来简单了,方才二人虽是童子,难为一般,一个是鸿钧老祖门下童,一个是女娲娘娘随从仙。结果二人必定会惊动圣人,此行甚为不利。二是吾初遇之时早已算出两童子自有劫数,无须节外生枝。”
姜洪听完,亦是释然,道:“那此番暂且别过,无道友一路小心。”二人别过,无道友化作道人模样借遁往紫霄宫方向去了。
再说方才彩云童儿被扇得颠三倒四,好久才回过神来“此事关系甚大,观此妖道来历非常,需速速禀明娘娘。”遂借遁赶往女娲族。
且说另一头,紫霞童子交了玉符,殊不知是假冒之人,自是速速回宫覆命去了,不想又遇上了女娲娘娘圣驾。
端的是巧中巧,凭的是缘中缘。后事如何,且听下回。第二章《无道友初上紫霄宫,火云洞三圣会女娲》
有歌云:
洪荒之上有鸿蒙,天地初开为道童;
常伴祖师宫中客,方知鲲鹏入何门。
童儿多难得福报,娲皇慈悲存善心。
三滴命血扶圣主,解厄消灾救苍生。
上回说到,紫霞童子交了玉符回去覆命,未想又遇上女娲娘娘圣驾。正是:瑞鹤祥云绕空,仙子童儿开道。瑞鹤纷纷,传来靡靡仙音;祥云片片,生出斑斑色彩;仙子弄舞,尽是美不胜收;童儿奏乐,全然知音绝唱。
见此情形,紫霞童子顿然明了,慌忙上前行了拜礼禀道:“弟子奉师尊大老爷之命持玉符拜见娘娘,不想途中相遇,无心生疑,错交了玉符,正欲回宫覆命,正巧又在此地得遇娘娘圣驾,方知上了那恶人之当。”
待童子说完,女娲娘娘于銮驾之上掐指推演一番,已然知晓前后因果,当即对童子道:“不必自责,那假冒之人亦非寻常,怪不得你,你且回去,只管如实禀告,无有大碍。”
紫霞童子听来,只得叩首拜谢道:“多谢娘娘,弟子先行告退。”女娲娘娘见紫霞童子乘仙鹤离去,便唤左右碧霞童子上前道:“方才我算得彩云遭难,现已无大碍,你可先回宫中,待彩云回来,将此丹药与他服下,方除后症。”随即,女娲娘娘现出手中丹药,好一枚仙家妙药,如何:光华夺目,色彩非常。看一眼,只觉得神清气朗,目澈心明;闻一下,顿然间海内翻涌,气力无穷。
正是:
掌心圆圆大小同,灵药非赠一般人;
娲皇圣下多庇佑,自有洪福得道行。
女娲娘娘又嘱咐道:“吾需前往火云宫走一遭,你二人且好生呆在宫中,待我回来自有计较。”
“是,娘娘!”碧霞童子接了丹药,驾了青鸾,速速回宫去了。
且说,紫霞童子片刻耽搁不得,不消多久便赶回紫霄宫,拜见了师尊大老爷,实情相禀。道:“弟子糊涂,不分真假,着了那恶人的道,错交了玉符,还请师尊惩罚。”呜咽如泣,声动泪下,连连叩首,好不悔恨。
沉思少顷,鸿钧自是推演其中,见童儿如此,知晓劫数注定,不免可怜,善道:“起来吧,此等变化之术确实你分辨不得。不必自责,你且先退下去吧”
紫霞童子诚心叩拜,谢过了师尊大老爷,正欲起身告退下去,只见又有一童子进来禀报:“启禀师尊大老爷,宫外有一道人求见。”
高台之上,鸿钧老祖已然知晓,对童子道:“着他进来吧”。随即又吩咐紫霞暂且留下,也罢,此人与你也算有缘,还需见过。
片刻稍过,门童领那道人进来后自告退下去。道人模样不过普通,皂色袍,青丝冠,都说一般,只手中羽扇真个宝贝。如何:整整齐齐,黑白翎羽相交错;层层叠叠,金银丝线有串联。凡人你莫笑宝贝真个小,道者我轻易能够搅翻天。
但见道人俯首作礼拜于鸿钧:“弟子无拜见老师圣安,今日有一事特来请教老师”。说完,还未等无道友起身将来,鸿钧老祖在高台之上用手一指,一道金光瞬间缠住无道友,束缚起来。鸿钧微言带怒道:“你,既尊我师,却欺我童儿,盗得玉符与那女娲宫至宝招妖幡,现如今敢来见我,还不现出本身,更待何时!”
未及道完,金光陡然愈发紧束,只见无道友周身渐渐泛起黑气,转眼间,那黑气便笼罩全身,突然,自黑气中现出一对漆黑羽翼,半个伸展,未得开来。鹰嘴利爪,双目透神,直教人神魂分离。黑翼扇动,宫中顿然间陷入黑暗。
正是:无名无姓亦无处,混沌初开非常数。摇身可比鲲鹏翅,三十三天也无路。
原来是黑鹏鸟,且看鸿钧,只是手指一点,方才暗淡金光顿时光华万丈,痛煞万分,无道友以黑翼裹住,不得抵挡,忙道:“恳请老师收了光华,弟子受教。”待金光褪去,无道友又化作方才道人模样,拿出玉符道:“还请老师宽恕,弟子前来正是归还玉符”。
紫霞童子在一旁见此玉符,心中明了“原来是被这道人所骗,此等神通却不伤我分毫,只是骗取玉符,现在又来归还,是何道理,莫非是巧合,后知玉符乃师尊之物,有所畏惧,特来归还。”紫霞童子不解。
鸿钧见无道友手捧玉符作势奉上,略微叹息道:“罢了,你既在此现身,又得吾之玉符,既是定数。劫数已至,难免入这天地走上一遭。”
没有了鸿钧老祖的施压,无道友顿感轻松,诚心说道:“老师明鉴,正因劫数已至,弟子奉祖师之命潜修千年至今,逢劫而出,自当重整妖族再做一番计较。”
鸿钧听完,道:“你本是混沌中一黑鹏鸟,根性悟深,与鲲鹏为友,听我讲授。当初鲲鹏不听我劝,潜修证道,是以沾惹红尘劫难,受那轮回之苦。”
“老师教训的是,然鲲鹏祖师一心为了妖族能正生于这片天地,才会有当年一役,虽未能成功,但祖师最后以大神通算的三千年后,天地将再起大劫,乃妖族一线生机,得以残存至今。”无道友正言道。
鸿钧闻言,又是叹息,道:“纷纷争争,无欲而不往。清清净净,无利而不求。天道无情,方诞生劫数,大道有情,存一线生机。这玉符你且留着,也是合该天数,劫之所在,生之所在。你好自为之。”说完,鸿钧老祖带着紫霞童子便消了踪影。
无道友此时也是收好玉符,拜道:“谨遵老师教诲。”化作一阵黑风往宫外去了。
再说回另一边,女娲娘娘来了火云宫前,门童认得,速速禀报三圣老爷。且说这火云洞三圣如何:三圣并坐,当中一位,头生双角,乃是伏羲皇帝,演生八卦,拟定礼乐,教化世人;左边一位,片叶围肩,腰缠野兽虎豹之皮,乃是神农;右边一位,身着帝服,威严自显。正是天地人三皇在此。
女娲娘娘进了火云洞,见了三圣,互相作礼。谓三圣道:“如今,大劫已至,天下又将陷入苦难,人间遭劫,我族之人亦不能幸免,特来寻解救之法。”
三圣听之,从容说道:“娘娘慈悲救世,实乃人之所幸。此劫乃是天道所致,天下间神仙凡妖皆不能逃脱,恐连修道如吾等圣人也终避免不得。”
“如此劫难,想必自有生机,如何为之?”女娲娘娘问道。
三圣当中一位伏羲皇帝答道:“自然,有劫必有生。吾等虽不能逆天行事,但已算得人间有新皇降临,生机如何,自有天命。”
女娲娘娘放心道:“既有生机,自是甚好,但不知我族人之难亦有化解之法?”伏羲又道:“娘娘宽心,娲族虽有大劫,也无妨碍,自会有新皇解救。”随即拿出一小瓶,精致小巧。对女娲道:“此宝瓶有吾三人眉心精血,,娘娘可吩咐族人看管,待新皇来时交付于他,可解危难。我等尚需静修,娘娘可回宫早做计较。”
女娲娘娘好生收了宝瓶,谓三圣道:“记下了。”遂出了火云洞回驾女娲宫。
话说彩云童儿往娲族寻女娲娘娘不得,问与族人方知已然回宫,于是只得再行回宫。在女娲宫前见了碧霞童子道:“怎见你一人,娘娘可回宫中,我有急事禀报。”
碧霞童子见彩云大气粗喘,神色慌张,以为伤重,赶忙拿出女娲娘娘所赐丹药递上,道:“这是娘娘赐给你的良药,你赶紧吃下,好除你身上伤势。宫中之事,娘娘方才已经知道,不用担心。”
彩云接过丹药,细听说来,便服下丹药。果真是药到病除,“那娘娘现在何处?”。碧霞童子应声道:“娘娘有事先去火云宫见三圣老爷去了,叫我将此丹药与你服下救治之后,我二人在宫中好生等候。”
彩云童儿听是女娲娘娘吩咐,自然也急不得,对碧霞道:“既然女娲娘娘全然知晓,待娘娘回来,自当请罪。我们就在此等候便是。”
碧霞不晓事情原委,自然在一旁也不好说甚,只好与彩云一同在宫外静候女娲娘娘。
正当时,远处霞光出现,原是女娲娘娘圣驾回来。碧霞彩云早早上前跪拜俯首迎驾:“恭迎女娲娘娘回宫。”
女娲娘娘下了圣驾,吩咐碧霞彩云二位童子随同进宫。真是好景致!如何:三步五步,两道边俱是芬芳地;七步八步,一路上都见采药仙;芬芳地种的是人间不见花与草,采药仙采的是天上难得秒和玄。
进了宫中,坐于殿上,彩云当即叩首请罪:“彩云失职,被贼人骗了宝贝妖幡,恳请娘娘惩罚!”
女娲娘娘自是知晓一二,也不怪罪,对童子道:“起来吧,此事怨不得你,况且,我要罚你,又怎会以丹药赠你,这丹药不仅除你身上伤痛,亦能增你道行。”
彩云听之,跟着运转果然有所精进。再三叩谢娘娘恩德。
“你先起来吧,去将紫金葫芦取来,”随后女娲娘娘吩咐彩云道,“倒要看看是何人竟敢如此,伤我童儿,盗我法宝,岂能与其甘休!”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第三章《太华山姜洪遇难,无道友初战女娲》
上回说到女娲吩咐彩云童儿取来紫金葫芦,当即施法,揭去芦盖。用手这么一指,宝贝葫芦振动如剧,似有所应,接着女娲娘娘念动法诀,不过片刻,两道金光接连归位。只见那金光融合为一,约丈长,有葫芦口大小粗细,名为缚妖索。
一端系一铃铛,大小一般,色泽黑沉,任尔百般摇晃,绝无声响,只在感应到妖气之时方会炸响不止,一般难当。;
另一端系一骷髅头骨,传说为上古妖族陨灭之时所化,比铃铛大上一番,只需念动口诀,即可喷出紫色烟雾,寻常妖物若是缠上,一时半会麻痹不得显出原形,不消三刻便会神魂俱灭,累累道行一遭烟消云散。凡人若是遇上如何?但凡闻之半点,血肉之躯当即化为骷髅一堆。
宝贝真个厉害!如何:
铃铛非银亦非金,骷髅有色也有形。
先天已是除魔物,后来才有辟邪音。
凡人遇上血肉溃,精怪沾得道行终。
口诀念动真玄妙,太华山上显真名。
女娲娘娘随即催动法宝,缚妖索动若游龙,嗖的一声窜出宫外,为娘娘引路。一行三人跟着缚妖索不消半日便已至太华山。
彩云童儿见缚妖索在此停住,想必那骗取法宝之人就在此地,自当擒了贼人将功赎罪,当即向女娲娘娘请命道:“娘娘,此地乃是太华山,宝贝所指之处似有一洞府,还请娘娘让弟子先行,探得虚实,若为那贼人洞府,自当擒来由娘娘发落”。
女娲娘娘点头默许,正欲传之法宝缚妖索及催动口诀,也好助其伏妖。没成想这彩云童儿急于戴罪立功,直奔洞府而去。好地方!如何:郁郁葱葱,森森巨木可遮天,灵花异草作浦园。一棵棵千年老树常为伴,一簇簇奇花异草救人间。说三仙,道三仙,香火百年不曾断。天知道,地知道,谁知道救人救难狐狸仙!
彩云童儿停下洞外,心道“三仙洞,不知是哪处仙家府邸,自是打扰,且先问来,兴许能一道助我。”随即喊道:“有人在否,三仙洞仙人在否,冒昧打扰,还请一见。”又喊了两声。
话说,姜洪自回了洞府静修,适才听闻洞外有人叫喊,以为是方圆村民来此,不曾生疑,稍作打扮便出了洞府。
彩云童儿定睛一看,不是那贼人之一还能有谁!那姜洪也是见到彩云童儿,心中怒道“小小童儿,使宝贝偷袭于我,施展不得,好不憋屈”。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彩云童儿大喝一声“看剑”,使得一手降妖剑,剑声作响,锋芒难挡;见彩云童儿纵剑上来,姜洪自然迎战,手中现出一杆长枪,枪声如鸣,直取性命。
一个是女娲娘娘身边童,为赎罪请命把剑从;一个是太华山上千年妖,为报仇愤怒将枪迎。剑响呼呼,枪声飒飒。剑声呼呼,左一剑,右一剑,剑剑取性命,姜洪头颅哪里藏;枪声飒飒,前一枪,后一枪,枪枪夺要害,童儿心腹无处防。
两人你来我往斗得二三十回合,未分高下,忽见二人各自退开,欲要取出法宝斗上一斗,也好显一显真本事,分个高低。只见姜洪口中念动法诀,手中黑枪旋转如剧,喷出道道黑烟直扑彩云。可怜童儿顿然明了,来此甚急,忘带了法宝。如何是好?
正当时,一阵铃音传来,声浪阵阵,搅得姜洪头痛难忍,又见一股紫色烟雾袭来裹住姜洪,使其麻痹不得动弹。
原来是女娲娘娘见彩云童儿难以招架,特催动缚妖索前来助阵。可怜那姜洪被缚妖索捆住身陷紫雾,浑身好不疼痛,不一会儿便暴露原形。彩云童儿见此喝道:“原来是一只黑狐妖,胆敢骗取女娲宫宝贝,同谋何人快快招来。休怪我宝剑无情”。彩云纵剑相问,可哪里知晓姜洪被缚妖索捆的七荤八素,意识全无,尚未清醒,如何应答。此时女娲娘娘于洞府上空停下,收了缚妖索,问道:“尔不过小小狐妖,焉能如此,且说主使何人,尚能饶你性命。”没了缚妖索的威胁,姜洪也顿然清醒,闻言,见是女娲娘娘到此,心中不免惊慌。遂上前俯首跪拜:“愿女娲娘娘圣寿无疆,不知娘娘圣驾到此,小妖有罪。”随即又道“盗取娘娘法宝确非小妖一人所为,只是让小妖说出另一人是谁,小妖就算丢了性命也绝不透露。”
女娲娘娘听到,略微沉思,似有所料。吩咐彩云道:“童儿,你且用缚妖索将此人拿住,回宫再做计较。”彩云童儿领命,接过缚妖索,念动娘娘所授口诀,催动法宝作势向其捆来。姜洪自知有女娲娘娘在此,再有本事也是无用,只得任凭捆绑。
说时迟,那时快。一阵黑风卷来,罩住姜洪,缚妖索无从下手。一旁的彩云童儿但见此黑风,记忆犹新,非是同伙之人还能是谁?急禀报女娲娘娘道:“娘娘,当时正是这股黑风打伤弟子,看来那主使之人已经来了。”女娲娘娘见缚妖索拿他不得,又现出紫金葫芦,口诀催动,葫芦悬于上空,变大一倍,将那黑风吸入葫芦之中。原来是无道友知姜洪有难,赶来至此。停在洞府上空,拜向女娲道:“愿娘娘洪福。”
女娲娘娘见来者之人,已然明了,道:“黑鹏鸟,你不在静修悟道,为何下来盗取我宫中至宝,还要打伤我童儿?”无道友也不回避,应道:“招妖幡确是我二人所取,童子也确实我所打伤,然招妖幡本就是妖族至宝,如今天地大劫,妖族将重现人间,自当取来重振妖族声威,至于童子,合该有此一劫,况吾也非伤其性命。娘娘乃圣人,当知我所言非虚。”
女娲娘娘听闻颇感无奈,道:“你既知劫数降临,妖族残存至今,尚且太平,又何必入劫。劫数难料,你就算盗取宝幡又能如何,妖族气运飘忽,你又何苦身陷红尘,应此劫数,一身道行化为虚无。”无道友反问道:“娘娘既然关心妖族,为何当年不曾守护妖族,而是助人族一臂之力,莫不如此,我妖族祖师鲲鹏又岂会甘入轮回,我妖族子弟又岂会隐身潜修至今!”这一问,女娲娘娘也没有辩解,只是回道:“吾乃大地之母,且人族气运将兴,合归天数,鲲鹏率妖族逆天行事,不听劝阻,方有此一劫。若非护着妖族,又岂会留存至今。”
无道友听完笑道:“莫非,当年我妖族二郎损失惨重,还要谢过娘娘,得以苟活残存。是何道理,今逢大劫,鲲鹏祖师早有所料,重整妖族,全在于此。我自当出山,有所作为。娘娘若是仍有系妖族,还请莫要插手此事。”女娲娘娘听之神色微怒,道:“我可以不追究你盗取宝幡,打伤童儿之事,但,此黑狐妖我需要带回宫处置。”说完,那缚妖索正欲捆之,却被一把黑色羽扇挡住。原是无道友见缚妖索欲捆了姜洪,及时祭出羽扇抵挡。
女娲娘娘大怒,道:“黑鹏鸟,本座念你乃是鲲鹏之友,且一心为妖族,才再三放纵,今连番作对,当真我不敢收你。”言毕,女娲娘娘口念法诀,自手中现出一铜黑宝瓶,口诀未完,风云变色,自宝瓶中吹出一阵煞煞黑风卷向无道友。此黑风非彼黑风,好生厉害,只教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无道友见宝瓶出现,不由得惊慌,道:“镇妖瓶!娘娘还真是好手段!”这镇妖瓶所吹黑风若是一般人使来,也可抵挡一二。然今是女娲娘娘亲为,如何有还手之力。眼见着黑风骤至,无道友正当无奈之际猛然想起一宝贝,随即祭出,以作抵挡。只见宝贝一出,黑风在一阵金光之后消失全无。女娲见状,略微惊讶,道:“这玉符乃老师之物,你如何使得?你从紫霞童子那骗来老师玉符,待我拿你向老师问罪!”
无道友似乎有想起什么,从容道:“娘娘且慢,我正是从老师那回来。此玉符亦是老师所赠,娘娘无需动怒。”“况老师有言,天劫之下,确有我妖族一线生机,我此番下山亦是顺应天数”。女娲娘娘稍作推演计算,知晓前后,方释然道:“此番劫难,纵使吾等圣人恐难以避免,你不听老师与我劝阻,非要如此,此事我也不再插手,你且好自为之罢了。”随即叹了口气,收了宝贝,唤来彩云童儿,意欲回往宫中。
无道友见女娲娘娘如此,亦是回道:“娘娘既是圣人,也知晓此番劫数圣人也难逃其中,还望娘娘莫要沾惹红尘。黑鹏恭送娘娘。”
且说,女娲娘娘走后,无道友下至洞府前,扶起姜洪,拿出一颗丹药于其服下,道:“姜道友受难了,此丹药虽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尚能固本培元,道友可放心静修,吾自替道友把关。”姜洪服了丹药,自觉舒畅许多,谢道:“多谢道友救命,劳烦道友护卫,不胜感激。”姜洪自然是非常感激无道友,再者见其尚能于女娲娘娘如此,心中自是敬仰更佳。
无道友只是温和笑道:“道友不必如此,我在此把关也是为道友早日静修康复,也好早日随我前去万妖山办件事。”
后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