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通讯和交通支撑不起那么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所以节度史出现是必然的
Reply to [pid=516762640,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88902]skyysj[/uid] (2021-05-17 21:37)
唐玄宗昏聩在于不听前线领兵大将的建议反而听信身边小人的,逼着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放着潼关不守要和安史叛军野战,结果本来稳赢的局硬生生输掉了
你不如假设唐睿宗时期二十四个都督府能批下来的历史线,安史之乱本质是三级行政区锤二级行政区,开元天宝时期唐朝只有在边境才有三级行政区,安史之乱后全国设了四五十个三级行政区,内外相制的格局就形成了,实际这个局面完全可以早点完成的
节度使归节度使,不该让安禄山节制三镇,他一个人地盘和兵力顶别的节度使好几个。这不是纵容他造反吗
天宝总共就十节度,安禄山一人兼任了三个,不那么集中的话可能也难闹起来
不好说,因为玄宗的骚操作,肃宗也做过,至于会不会炸的像安史一样谁也不知道
Reply to [pid=516762640,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88902]skyysj[/uid] (2021-05-17 21:37)
节度使不是问题,一个人兼任多个节度使才是
不一定,除非有个猛男来扭转这一局面,在各节度使时间玩好制衡,或者研究出一套可行的制度来约束节度使的权力
不过应该不会这样急转直下
[quote][pid=516764353,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63162418]Paipai2021[/uid] (2021-05-17 21:44):
唐玄宗昏聩在于不听前线领兵大将的建议反而听信身边小人的,逼着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放着潼关不守要和安史叛军野战,结果本来稳赢的局硬生生输掉了[/quote] 打赢了安禄山,封常就不造反了?节度使制度根子上就有问题,又要人家帮你李家干活,又没有入朝的机会,早晚要反。
[quote][pid=516765228,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147074]gnimuful[/uid] (2021-05-17 21:48):
节度使不是问题,一个人兼任多个节度使才是[/quote] 兼任节度使又不是从安禄山开始的,节度使无法入朝才是根本矛盾,制度本身就有问题。
不行,你以为是皇帝的问题?其实是税收问题
只能采用明代盐引的方式+雍正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一条鞭法
另外建立类似金银本位制度的货币政策
和近代化银行
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问题解决了,再解决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
那藩镇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Reply to [pid=516767939,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88902]skyysj[/uid] (2021-05-17 21:56)
兼容节度使本来就有问题,你把这样的权利给好人当然没问题,给本来有野心的人肯定有问题。难道不从制度上解决兼任靠自觉吗?
[quote][pid=516769125,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147074]gnimuful[/uid] (2021-05-17 22:00):
兼容节度使本来就有问题,你把这样的权利给好人当然没问题,给本来有野心的人肯定有问题。难道不从制度上解决兼任靠自觉吗?[/quote] 事后诸葛亮就不用讨论了,好人坏人脸上有字写着?节度使不能入朝,下面的各级军头就也不能升官,所以安禄山不造反下面的人也会宰了他造反。
Reply to [pid=516770512,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88902]skyysj[/uid] (2021-05-17 22:05)
正因为看不到好人坏人所以才不能集中权力啊
安禄山手下敢跟他反就是因为集中了快一半军力
如果安禄山只有一镇兵力还反个屁
[quote][pid=516774580,26793791,1]Reply[/pid] Post by [uid=147074]gnimuful[/uid] (2021-05-17 22:20):
正因为看不到好人坏人所以才不能集中权力啊
安禄山手下敢跟他反就是因为集中了快一半军力
如果安禄山只有一镇兵力还反个屁[/quote] 不改变节度使不能入朝的局面,解决不了问题。一镇兵力打全国是不够,打你皇帝的亲军那是绰绰有余,边境上天天拿异族刷军功的部队不是长安的少爷兵能比的。无非就是把矛盾掩盖久一点,早晚还是边军尽反。安史之乱的本质还是对外扩张放缓,军头又升不了,对外抢不到,就只能对内抢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