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感受到两代人思想的代沟

remmy-avatar

remmy

2021-02-13T06:31:44+00:00

60后和90后,思想简化为“该做”和“想做”两种状态

所谓该做就是社会、家庭的期望对于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相当大,自己的感受反而不起决定性作用
所谓想做就是自己的感受起决定性作用,个性鲜明,不会轻易被改变

两种生活哲学根基于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60后大多数童年条件艰苦,农村孩子从小就要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挨饿受冻也是没有办法的。自己的人生,相当程度上与家里的兄弟姐妹是互相交融的,自己的感受不足以决定自己的选择,在那个年代,只顾及自己甚至会被说成是十分自私

90后童年相比之下衣食住行都有基本的保障,且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稳定,没有太多顾虑,自然自己的感受在人生选择上起关键作用

其实由这些思想带来的行为区别可以延伸到很多地方,像生育率下降,太正常不过了,长辈家里都有几个兄弟姐妹,而现在一胎主力军自己就是独生子女,况且只生一个或者不生,生活压力确实小很多。但在以前,生多一个就是多一双筷子,成材全靠自己
同样的延伸到婚恋上,老一辈人天然觉得就应该成家,不成家怎么生活过日子,但年轻人就觉得一个人同样可以过的很好,并且只用考虑自己的感受

随手记录一些小想法,轻喷
Romary-avatar

Romary

老哥概括地很准确,该做和想做确实是两种思考方式。

被夹在这两种模式中间的人多半痛苦。
remmy-avatar

remmy

同样的,对应到我们个体之间,能否与自己的内心、家庭、社会达成一种和解,相当重要
remmy-avatar

remmy

[quote][pid=494331333,25602636,1]Reply[/pid] Post by [uid=42764910]ENthalpy9527xxx[/uid] (2021-02-19 14:46):

同样的,对应到我们个体之间,能否与自己的内心、家庭、社会达成一种和解,相当重要[/quote]或在社会中达成“自我驯化”,或能一直坚持自我,不过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二者之间徘徊,这就是生活
Rysee-avatar

Rysee

我觉得概括的很好
但是能解决问题的,从来都是该做,想做的,到头来都会变成想,仅仅是想想而已
britongo666-avatar

britongo666

因为在你父母那一辈,一个普通人做该做的事,生活可以变好,这就是区别。
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该做什么?该结婚生子?问题是结婚生子之后生活能变好吗?不能。
那我凭什么不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boom-avatar

boom

我觉得楼主的“该做的事”是指当时整个社会氛围影响下要求大家该做的事,这些事情中个人的需求和情感被压抑缩小了。
“想做的事”应该指的是现在年轻人更多出于自身需求或者想法的事,社会要求的约定俗成的事情被年轻人很大程度上抛弃了。
WantQuack?-avatar

WantQuack?

昨天体验了一次冲突
fexterz1-avatar

fexterz1

20后都出生了,你跟20后也会有思想代沟的
TommyGCR-avatar

TommyGCR

再卷一卷

就又从“想做”变成“该做”了
Lugi-avatar

Lugi

都不用过年,工作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老板希望我干好现在的活,我有我想做的活。好一点的老板也许可以让我做想做的,一般的领导都是:你现在的活没干完还想着做别的?无数的人把这个叫做社会的毒打然后告诉其他人要按照这个做,因为人在社会不得不低头
qnmd,凭什么?
Alduin-avatar

Alduin

你说的这是95后
说白了就是涉事未久,人很自私,只想享受家人的付出自己却连思考都懒得带上亲人
这并不是啥好事
remmy-avatar

remmy

[quote][pid=494337281,25602636,1]Reply[/pid] Post by [uid=352819]koyodakla[/uid] (2021-02-19 15:11):

20后都出生了,你跟20后也会有思想代沟的[/quote]我也很期待我们20年后看待20后会不会觉得他们礼崩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