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N-0
2021-08-22T16:46:24+00:00
一般来讲如果存在某种太空交通和物流,那肯定是不需要总进出引力井的太空城交通更方便,运输成本低得多,矿物来源更是用陨石采集远比从地表和地底挖出来往太空运要便宜
按照地球面积计算,就算整个世界地表都改成城市也不过容纳一两兆的人口,还得考虑能量源和热积累,反而太空城集群可以一直建造到戴森云的级别,不需要担心空间上限还能利用太阳能
引力,大气,自然环境等因素也是太空城这种小型可控人造物要稳定和方便调整得多,比恶劣且难以控制的行星环境强
即使考虑到战略安全性,相比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行星文明,无数可聚可散的太空殖民地集群也要更安全吧?
至于什么人类思乡,喜欢住在自然土地这种说法都纯粹是一厢情愿,现实中人类都从住了几千年的农村往城市里跑
在这类前提成立的情况下,跨星际文明的主要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集中点都应该是太空城集群而不是行星地表,行星地表更有可能是特殊观景点一类的
那么有没有太空歌剧作品里解释了人类不都住在太空的原因呢?
不是太空人,云一下
之前看到小说里面写很多行星有所谓空港
很多人都住在卫星或者改造的行星附近
殖民的话如果只是所谓资源星球派几个人去就行了啊,不是又机械人自动展开基地采矿这种设定吗
真的生命体可以住的星球肯定有人去
感觉如果地球作为所谓母星的话,未来不是资源枯竭有钱人直接抛弃,留下穷人
或者说有钱人才能住在母星,穷人都去宇宙大航海开发做强盗了。。
高达uc的世界观并没有太空殖民地与地球人口有差距的说法。
其实你可以类比一下大航海时代早期的欧洲美洲人口对比的,需要内卷人口的时间
应该是科技还没有发展到太空环境可以做的和地球环境一样好的地步吧,适合生命的星球在宇宙里都是很珍惜的
Reply to [pid=545728709,28278864,1]Reply[/pid] Post by [uid=11595472]白日轩银[/uid] (2021-08-30 11:48)
不是明摆着的事么?起码一个无天灾,常年恒温就不是任何行星能达到的啊,即使以现在的自动化水平,维持内部温度波动小于1度都是可能的吧
Reply to [pid=545637353,28278864,1]Reply[/pid] Post by [uid=42139501]我华佗贼溜[/uid] (2021-08-30 00:56)
高达uc的世界观我感觉就是很典型的太空世界观,只不过选定的时代选在了地球人的实力还能和太空居民分庭抗礼或者稳压一头的过渡年代
要是再来几百年,太空殖民地数量翻个十倍百倍没有任何物理障碍,没道理背靠着整个太阳系小行星资源能无限扩张的太空居民连蜗居在地球的人都打不过
1.探索科技到位,改造环境没到位-住空港/成熟的移民船之类的。
2.探索科技到位,改造环境到位-上层住环境不错具有政治地位的星球,中层住环境还行的经济区星球,底层住环境差的工业区星球或者废弃星球。
3.探索科技不到位,改造环境更不到位-孤注一掷的移民船。
我觉得文化会是个重要因素……
只要普及教育肯定会涉及各种对于地球自然环境和风景的描写,还有历史遗迹,这就可能会产生地球圣地化的文化倾向,大多数的太空建筑都只是临时居所。即使拓展到外星系,也会对重力产生本能的习惯和依赖
都说是太空歌剧了,就不要考虑现实了,太空歌剧意思就是不符合科幻的科幻作品,也就是地面的场景换成太空了,不符合科学规律很正常。
如果是太空歌剧类作品嘛,你得看作者怎么想的。[s:ac:哭笑]
现实一点就是,空间站,太空居住地建完需要维护以及使用寿命并非无限。你看现在国际空间站不过10几个常驻,缝缝补补这么多年,这几年也要苟不下去了。此外,太空居住地中,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所产生的物品完全有居住地提供和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处理到自然中。一个百万人口级城市每日所需要和产生的,大概是万吨量级。
此外例如,居住地供氧问题,通风管放少,氧气浓度成梯度分布,离远的直接憋死,离近直接醉氧。放多,一堆管道,一个处理不好就炸了。
总之,太空居住地建造成本高,维护起来麻烦的很,全靠外部输入维持很容易出问题。而行星殖民地开发成本低,维持条件较轻松,出问题了也能苟上挺久时间。至少不会出现太空居住地一个氧气-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罢工几小时导致人死一堆的情况。
太空歌剧可以看一下 the expanse ,中译名 无垠深空/无垠的太空/苍穹浩瀚。
有原著小说和改编的美剧。
人类已经分化成3个大圈子,地球联邦,火星,小行星带,三个圈子互相都有不服甚至战争。
这里面的几个设定非常有意思,很符合初期太空殖民的概念,建议去看一看。
太空殖民的小行星带人最早是当作苦力送入太空的,挖矿基建什么的,所以很仇视地球联邦圈。
小行星带的居民由于几代人长期居住太空,身体已经不能适应行星重力,必须用药物治疗才能适应。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住太空。
[quote][pid=545645887,28278864,1]Reply[/pid] Post by [uid=5744]RealMyth[/uid] (2021-08-30 02:18):
太空歌剧可以看一下 the expanse ,中译名 无垠深空/无垠的太空/苍穹浩瀚。
有原著小说和改编的美剧。
人类已经分化成3个大圈子,地球联邦,火星,小行星带,三个圈子互相都有不服甚至战争。
这里面的几个设定非常有意思,很符合初期太空殖民的概念,建议去看一看。
太空殖民的小行星带人最早是当作苦力送入太空的,挖矿基建什么的,所以很仇视地球联邦圈。
小行星带的居民由于几代人长期居住太空,身体已经不能适应行星重力,必须用药物治疗才能适应。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住太空。[/quote]建议没看过的先看美剧。。。小说我买回来吃灰了。。。
可能是住宜居星球更方便吧,太空歌剧的科技大多没达到那种住哪都一样的水平。
想要交通方便,可以在行星轨道建造太空城流通枢纽并用太空电梯连接地面。
想要太空矿物资源,可以设立专门的矿业公司去采集。
关于戴森球戴森云,你这里说的是人口、空间,除非能把太阳能高效转化为各种物质,不然满足不了戴森城几万亿人类的享受。这就回到开头了
我记得哪里一句话说的挺好的“被重力所束缚的灵魂”[s:ac:茶]
开头那几个有点儿说错了,比如说外太空,虽然不需要进出引力但是燃料来源很难搞 除非直接飞升到无工质,但是那样的话也就不需要考虑引力之类的东西了吧 ,再比如说矿石,地面可以有矿脉方便,小天体的密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而且大部分都是掺杂成分,提炼起来也不好搞。
此外,在太空所需要的材料明显更加要求强度和质量,批量生产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用说戴森球了,即使是地球星环人类光是要解决散热和热传递都要再头疼50年以上,更不用说那些到处乱飞的辐射和粒子……我宁愿去住金星 至少大气层恒温
至于生态环境什么的更不用解释了,直接看《流浪地球》为什么一定要搬走整个星球就行了。
顺带一说,以银河系为范围进行的人类殖民,在没有黑科技的情况下很难维持一个整体,毕竟生存需求肯定会做到他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如果连通信都要等几年才能回复的话,独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顺带一说如果你想看全太空到处都是人类殖民地的可以看一下班克斯的《文明》系列,里面的人类就是有很多都住在恒星飞船上面(并且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太空歌剧。)
Reply to [pid=545743538,28278864,1]Reply[/pid] Post by [uid=62576158]王子和玉[/uid] (2021-08-30 12:34)
用现在的技术考虑,有工质的话那就大规模太阳能电解水然后用氢燃料,需要的资源也就是冰小行星吧
材料学我也认为无重力环境下的太空工厂要比地面工厂在效率,密封要求,外部环境稳定,还有紧急事故下的危害性等方面都要强
这里假设的是恒星际太空歌剧,那么太空殖民者在降落行星殖民之前,就有条件在太空先开始建立本地工业体系,甚至就算要搞行星改造需要的前提就是太空上有强大的工业能力,那么就算真有什么高成本材料,那也肯定是集中在太空制造的吧
至于流浪地球这种为了那叠醋包的一顿饺子的科幻
说什么需要足够规模的自然环境结果地球自然环境出了宜居带不还是冰行星,人都住在地下城,除了会大地震和轨道调整极端困难导致超极不安全之外跟殖民飞船有什么区别呢
Reply to [pid=545849781,28278864,1]Reply[/pid] Post by [uid=60412750]Tekeli[/uid] (2021-08-30 18:29)
做到这个是要成本的。同样的效果你在行星上做起来成本低得多。
不知道
如果是我写
我肯定是 采矿站+观察站+空港+空间站+星球
这样好写很多,比如说环境不好那就类地改造,环境改造,资源就地取材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