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_Casual
2021-04-13T23:23:10+00:00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曾子曾描述了一场特殊的春游沐浴,这一天就是上巳节,又叫“情人节”“女儿节”。
这个节日诞生于先秦,兴盛于汉代,繁盛于唐朝,曾在近千年的时间里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庆祝。
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越来越浓,世家大族与文人集社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上巳节成了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们集会的日子。
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官府的推动下,上巳节从原来局限于文人雅士阶层的狭窄的春游活动,变成了全民性质的狂欢活动。当时的皇帝经常在上巳节这一天组织政府行为的郊游和饮宴,因为地址通常选在长安附近的曲江池皇家园林一带,因此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宴”的源头。
有了皇帝带头游玩,上巳节的娱乐活动内容更加多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射箭、彩舟竞渡等等活动,都被纳入到了上巳节的民俗节庆中来了。原本一个宗教意味很重的节日,在唐朝变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性节日。
看起来上巳节已经全民普及了,但上巳节消亡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上巳节的重点活动是一祭祀、二交友,唐朝的全民娱乐,让第一个活动消失,而到了宋代,则是让第二个活动的基础彻底动摇。
宋朝后期,由于理学的盛行,男女大防,因此除了上元节(元宵节)等几个少数节日外,男女出游受到了约束,官方不再鼓励举办类似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但是一些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只不过不再是大规模的全国性的习俗了。
清朝的统治者们虽然对汉文化很是倾慕,但是除了对少数极大传统节日外,管制极严,反而是边远区域得以保留汉文化习俗。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积极吸取并与自己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这个节日诞生于先秦,兴盛于汉代,繁盛于唐朝,曾在近千年的时间里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庆祝。
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越来越浓,世家大族与文人集社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上巳节成了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们集会的日子。
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在官府的推动下,上巳节从原来局限于文人雅士阶层的狭窄的春游活动,变成了全民性质的狂欢活动。当时的皇帝经常在上巳节这一天组织政府行为的郊游和饮宴,因为地址通常选在长安附近的曲江池皇家园林一带,因此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宴”的源头。
有了皇帝带头游玩,上巳节的娱乐活动内容更加多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射箭、彩舟竞渡等等活动,都被纳入到了上巳节的民俗节庆中来了。原本一个宗教意味很重的节日,在唐朝变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性节日。
看起来上巳节已经全民普及了,但上巳节消亡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上巳节的重点活动是一祭祀、二交友,唐朝的全民娱乐,让第一个活动消失,而到了宋代,则是让第二个活动的基础彻底动摇。
宋朝后期,由于理学的盛行,男女大防,因此除了上元节(元宵节)等几个少数节日外,男女出游受到了约束,官方不再鼓励举办类似仪式,三月上巳节逐渐衰微,但是一些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只不过不再是大规模的全国性的习俗了。
清朝的统治者们虽然对汉文化很是倾慕,但是除了对少数极大传统节日外,管制极严,反而是边远区域得以保留汉文化习俗。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积极吸取并与自己的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