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er_
2021-08-17T10:02:46+00:00
先说一下利益相关,教培业内,某出国留学语言培训机构的一个项目管理,只能说是略相关人士,因为出国留学语言培训基本不大受本次双减政策影响,因为不被定位成“学科类培训”,最近正好要给销售做个培训科普双减,就简单拿一点内容过来跟各位分享下
然后再简单说个结论,就是提醒一下,各位如果是对双减本身有啥看法不影响,但是刚看到大时代里面有个很离谱的觉得北京说了个白名单所以利好培训,然后拿钱进场抄底新东方,那这就纯属送钱。双减政策和7月23日的发文相比没有变化。
先简单科普一下这个双减政策的时间线:
从大概2018年末开始,教育部就在搞进一步的“减负”,但是那个时候措施都比较温和,主要是建议性质的和废话性质的,贴个链接可以自己看,下面这个政策就简称为“减负”
[url]http://www.gov.cn/xinwen/2018-12/29/content_5353320.htm[/url]
但是这个政策脉络和这一次的双减的继承是很明显的,有这么几点共性:
[quote]都是分为两个层面,即既管理校内(中小学),也管理校外(培训机构)[/quote] 
[quote]有一些内容直接继承到这一次双减里面,比如中小学课后的建议标准作业完成时间。“4.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quote]比如这一次的黑白名单就是“减负”政策的继承,18年的“减负”政策规定机构不得“超标培训”不得“超前培训”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8:30”(“减负”里面都是这种比较菜的规定),然后如果违反这些规定会被加入“黑名单”。
然后大概从2019年开始,这个黑白名单就开始比较慢叽叽的去推进一些配套,比如上线了“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和很多省和地方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去公示一些黑白名单单位。然后这个事儿基本就因为疫情啊或者地方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就停在这一步了。[s:ac:哭笑]
[url]http://xwpx.emis.edu.cn/#[/url] 这个平台我贴一下,各位有兴趣可以打开看一下,就是那种典型没啥重视程度没怎么维护的政府网站。
一直到2021年初期间有一些配套的措施出台,比如不允许超前收费,所有培训产品的收费区间不能超过3个月,培训机构广告的用词受到限制(不能用数据,不能用“名师”“最”,不能展示往期学生成绩等等等等)
因为这个会影响到所有的机构(包括出国留学语言培训),所以从个人经历来看,执行力度是有,但是收费和产品的限制就不是很到位,公开,网站广告之类的是力度比较大的。
然后是2021年今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个政策下文就称为“双减”,原文也给个链接
[ur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url]
这两次政策的区别各位点进去看看措辞明白了,发文部门级别也高很多,
这次的“双减”的主要区别就是奔着两个目的去的
对于校内,从考试,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线上,线下)的调整,努力做到“学生不带着作业回家”同时不因为不带着作业回家和不参与课外补习在考试中制度性的吃亏,制度性的吃亏的意思就是你学到这个程度,肯定不会考你没学的或者不可能做出来的内容,让家长免费或者比较便宜的在公立教育机构达到现在在补习机构做个微氪月卡玩家的效果。这个校内的部分其实是这一次改革里面水比较深的部分,最终能否实现我个人也是比较谨慎看好的。
对于校外,就很简单直白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去死吧,培训机构直接不让重新注册,现有的全部重新走一遍资格审查,活下来的又愿意配合规则的就给你作为非盈利机构放进白名单里;这个白名单里面的机构比起现在不能说是毫无影响,只能说是生不如死吧[s:ac:blink]
简单列一下你作为一个白名单机构需要配合的几条
[quote]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quote] 
[quote]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quote] 
[quote]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quote]不明白的各位我简单翻译一下:
你是一个非盈利性机构,所以你有一个政府指导价,猜猜看它高么?你不能超前收费,我也不监督你的经营行为,但是客户要么类似淘宝一样,顾客先把钱给平台,然后完成培训之后平台把钱给你;要么你跟银行一样,交一笔不低的风险储备金,你和顾客产生退费纠纷(或者超标收费,超前收费)我直接抵扣你的储备金,储备金低于滴定限度就关门;
你能上课的时间只有非寒暑假,非节假日,非周末的周一到周五。可以给各位一个我们的中学生的课销数据,那些不让上课的时间现在是至少93%的课销时间来源
你不能打大多数媒体广告。不要问我为啥前面说的是不让瞎打广告我这里解释成不让打广告因为实际情况就是不让在大多数媒体打广告。
然后呢,这一次的执行力度嘛,这么说,校内部分不好说,但是管制培训机构部分下重手,道理很简单,这一块比较好出效果,政绩它不香吗?
原因嘛,对比一下“双减”政策和“减负”就很明显了,“双减”多了以下内容:
明确的政策预期收效时间和衡量标准:1年起效,3年完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对于后果的明确KPI考核: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以及追责制度,这一次的话说的很重:强化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双减“政策规定的9个试点城市还只有上海(8月24日)和北京(8月18日)发布了执行细则。这两个城市都是在“双减”本身层面上,需要注意一下双减的执行细则和网上公布的那个细则是有所区别的。网上看到的比如上海《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基本就是复读一遍“双减”。具体的配套措施主要是通过吹风会直接跟管理对象说的。具体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随便找点讲这个的公众号看各种通知文件,因为不是直接通知到我们也不是确定信息我就不多说,反正目前的执行力度只能说是经典加码。
其实根本不需要加码,按照刚刚说的白名单标准,活下来的教培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
没有议价权,没有定价权,收费需要通过政府指定的平台,失去了90%以上的经营空间(就是上课时间),基本很难找到合理靠谱的品牌推广方式
你要往这个里面投钱?[s:ac:哭笑]
另外贴个新闻标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7Q8j1c-3xhyK1bT3cSry-7k.jpg[/img]
然后再简单说个结论,就是提醒一下,各位如果是对双减本身有啥看法不影响,但是刚看到大时代里面有个很离谱的觉得北京说了个白名单所以利好培训,然后拿钱进场抄底新东方,那这就纯属送钱。双减政策和7月23日的发文相比没有变化。
先简单科普一下这个双减政策的时间线:
从大概2018年末开始,教育部就在搞进一步的“减负”,但是那个时候措施都比较温和,主要是建议性质的和废话性质的,贴个链接可以自己看,下面这个政策就简称为“减负”
[url]http://www.gov.cn/xinwen/2018-12/29/content_5353320.htm[/url]
但是这个政策脉络和这一次的双减的继承是很明显的,有这么几点共性:
[quote]都是分为两个层面,即既管理校内(中小学),也管理校外(培训机构)[/quote] 
[quote]有一些内容直接继承到这一次双减里面,比如中小学课后的建议标准作业完成时间。“4.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quote]比如这一次的黑白名单就是“减负”政策的继承,18年的“减负”政策规定机构不得“超标培训”不得“超前培训”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8:30”(“减负”里面都是这种比较菜的规定),然后如果违反这些规定会被加入“黑名单”。
然后大概从2019年开始,这个黑白名单就开始比较慢叽叽的去推进一些配套,比如上线了“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和很多省和地方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去公示一些黑白名单单位。然后这个事儿基本就因为疫情啊或者地方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就停在这一步了。[s:ac:哭笑]
[url]http://xwpx.emis.edu.cn/#[/url] 这个平台我贴一下,各位有兴趣可以打开看一下,就是那种典型没啥重视程度没怎么维护的政府网站。
一直到2021年初期间有一些配套的措施出台,比如不允许超前收费,所有培训产品的收费区间不能超过3个月,培训机构广告的用词受到限制(不能用数据,不能用“名师”“最”,不能展示往期学生成绩等等等等)
因为这个会影响到所有的机构(包括出国留学语言培训),所以从个人经历来看,执行力度是有,但是收费和产品的限制就不是很到位,公开,网站广告之类的是力度比较大的。
然后是2021年今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个政策下文就称为“双减”,原文也给个链接
[ur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url]
这两次政策的区别各位点进去看看措辞明白了,发文部门级别也高很多,
这次的“双减”的主要区别就是奔着两个目的去的
对于校内,从考试,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线上,线下)的调整,努力做到“学生不带着作业回家”同时不因为不带着作业回家和不参与课外补习在考试中制度性的吃亏,制度性的吃亏的意思就是你学到这个程度,肯定不会考你没学的或者不可能做出来的内容,让家长免费或者比较便宜的在公立教育机构达到现在在补习机构做个微氪月卡玩家的效果。这个校内的部分其实是这一次改革里面水比较深的部分,最终能否实现我个人也是比较谨慎看好的。
对于校外,就很简单直白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去死吧,培训机构直接不让重新注册,现有的全部重新走一遍资格审查,活下来的又愿意配合规则的就给你作为非盈利机构放进白名单里;这个白名单里面的机构比起现在不能说是毫无影响,只能说是生不如死吧[s:ac:blink]
简单列一下你作为一个白名单机构需要配合的几条
[quote]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quote] 
[quote]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quote] 
[quote]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quote]不明白的各位我简单翻译一下:
你是一个非盈利性机构,所以你有一个政府指导价,猜猜看它高么?你不能超前收费,我也不监督你的经营行为,但是客户要么类似淘宝一样,顾客先把钱给平台,然后完成培训之后平台把钱给你;要么你跟银行一样,交一笔不低的风险储备金,你和顾客产生退费纠纷(或者超标收费,超前收费)我直接抵扣你的储备金,储备金低于滴定限度就关门;
你能上课的时间只有非寒暑假,非节假日,非周末的周一到周五。可以给各位一个我们的中学生的课销数据,那些不让上课的时间现在是至少93%的课销时间来源
你不能打大多数媒体广告。不要问我为啥前面说的是不让瞎打广告我这里解释成不让打广告因为实际情况就是不让在大多数媒体打广告。
然后呢,这一次的执行力度嘛,这么说,校内部分不好说,但是管制培训机构部分下重手,道理很简单,这一块比较好出效果,政绩它不香吗?
原因嘛,对比一下“双减”政策和“减负”就很明显了,“双减”多了以下内容:
明确的政策预期收效时间和衡量标准:1年起效,3年完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对于后果的明确KPI考核: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以及追责制度,这一次的话说的很重:强化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双减“政策规定的9个试点城市还只有上海(8月24日)和北京(8月18日)发布了执行细则。这两个城市都是在“双减”本身层面上,需要注意一下双减的执行细则和网上公布的那个细则是有所区别的。网上看到的比如上海《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基本就是复读一遍“双减”。具体的配套措施主要是通过吹风会直接跟管理对象说的。具体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随便找点讲这个的公众号看各种通知文件,因为不是直接通知到我们也不是确定信息我就不多说,反正目前的执行力度只能说是经典加码。
其实根本不需要加码,按照刚刚说的白名单标准,活下来的教培机构是什么样的机构?
没有议价权,没有定价权,收费需要通过政府指定的平台,失去了90%以上的经营空间(就是上课时间),基本很难找到合理靠谱的品牌推广方式
你要往这个里面投钱?[s:ac:哭笑]
另外贴个新闻标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8/25/-7Q8j1c-3xhyK1bT3cSry-7k.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