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的偏多
太多书法家楷书不行,他俩兄弟又喜欢攻击丑书
[杨先生谈田体-哔哩哔哩][url]https://b23.tv/5JxOGs[/url]
可以看看这个短视频
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
借楼问一下 还有很多书法界的人攻击启功和启体的 是不是也是酸居多啊?[s:ac:咦]
首先田英章的硬笔是挺受认可的,一般攻击的都是他的软笔。田英章学的是欧阳询,他往规矩整齐,一致上去发展,少了些灵动,多了程式化。 而程式化是专业书法家们最鄙视的东西,程式化太多,就很板正死气沉沉,少了书家的情绪和变化,而书法中除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心。 举个例子,颜真卿最有名的行书,祭侄文稿,通篇看上去,凌乱飞舞,还有划掉的错字,缺少了些对结构的摆布,却充满了情绪。能看出来颜真卿因为侄子死去,哥哥死去的愤怒和悲伤,全表现在了章法和笔法中。 而田英章的字,你去看他每一个笔画,每个钩,每一个折笔,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分毫差错。 设定一个机器,也能写出来,而祭侄文稿,机器写不出来,这就是情绪和技法的不同。而书法是艺术,有艺术就应该有人味儿。 拿其他大家软笔楷书来对比,别人也有变化的。
因为纯从传统结构、笔画来讲,书法这东西唐朝的时候就到头了,就像2020年的写实油画家技法并没有比达芬奇时代高到哪里去一样。
但是这行业这么多人靠它恰饭,咋办呢?如果想开创新方向,就得创造强烈的个人风格,比如启功。但搞书法的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启功的水平,就只能往草书和异形书法靠拢,因为那样自由度大,而且和毕加索一样行外人看不懂。
要写相对工整的篆隶楷行,最高到文征明、米芾那个潦草度的行草的话,其实都是在搞一千年前的东西,大家的技法和结构都是到顶的(当然也有大批基础的东西都写不好的混子),田写得并不会比其他人好一个档次,但却比其他人出名、挣钱,那当然会遭人嫉恨。
客观上来说,是因为中国书法被抬得太高了。在理论难有发展的情况下,书法应该被划为一种技术而非艺术。普通人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好看,以此为生且写得特别好的该评专家级技工,在大学给它单独设个专业就已经很抬举了。至于书法家,从有书法这个概念起,几千年一共才多少个书法家?现在的书协里至少一半的酒囊饭袋,个个都敢自称当代书法家,也是不知羞耻。这帮人无甚用处,又太闲,所以只能拉一个小圈子筑墙自我保护,天天互相攻讦维持自己的牌坊。你写美得相对直观易懂的书体,就攻击你是江湖体;如果确实功力深厚,那就转说你的字“媚俗无骨”。真把牌坊拆了让他靠写字为生,能不能卖过农村集市上写对联的江湖体大爷还是未知数。
[quote][pid=521862312,27058332,1]Reply[/pid] Post by [uid=35082355]ACER潜水基佬[/uid] (2021-06-05 13:30):
借楼问一下 还有很多书法界的人攻击启功和启体的 是不是也是酸居多啊?[s:ac:咦][/quote]我刚才看保利拍卖会
启功的起价好像13万,最后成交19
刘炳森好像是5万,只有一个人出价
之前水区有个残疾老哥写田英章字体卖字贴补家用,装裱好的才一百块钱一副,被水区书法大师们追着喷
顶级书法家的字有灵动,变化,情绪。
田英章的太规整了,少有变化,远远不到顶级,却最出名赚钱最多,当然招惹是非。
因为田英章的楷书规整,最好模仿,复制。。所以受众最广
先说田英章,擅长写小字,30岁左右进大会堂,专写各种文件,实力没的说
再说田蕴章,从事书法教育几十年,先不说实力,就这种在学校带学生的活,所谓的书法家没几个人能做到
而且兄弟俩大中小字写的都不错,而某位所谓的书法家,全国各地留了很多字,结果都是写小字,放大后做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