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efin3d_Skill
2021-07-06T06:38:51+00:00
没有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话,唐朝大量边境部队不会调到内地,在安西四镇很可能打败阿拉伯帝国,汉文明会进一步传播,关外的中亚西亚很可能不是伊斯兰文明而是汉文明。
历史走向是一定的 但可被个人提前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安禄山 那个情况早晚也有李禄山
Reply to [pid=532597360,27617523,1]Reply[/pid] Post by [uid=41299197]冰冻·浅霜[/uid] (2021-07-15 14:47)那吴三桂呢,如果吴三桂为了保父亲性命降顺,一片石大战形势极有可能逆转
我记得有些情况就是,君要臣反,臣不得不反
[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看过一句话
历史是人民的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也要承认个人领导起到的作用
后面好像还有一句,好像是 个人也是出自于人民。
唯物史观:唐朝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安禄山也会是史思明。或者其他人,时间早晚问题,不做特定约束。
英雄史观:唐朝必须是安禄山,时间也必须是那个时间。有封建迷信思想在里面。
唐朝无法突破阿富汗的问题就是农耕文明结构问题,哪怕是蒙元也没有兴趣去突破——别的蒙古人去了,不也是迅速伊斯兰化了吗。
唐朝的藩镇割据本来就是结构性问题,安禄山死后半个世纪渔阳当地人还把安禄山当四圣立祠供奉,藩镇本体的认同远远大于对李唐的认同。
总是幻想维持李世民的“万国来朝”才是一厢情愿。
[quote][pid=532597986,27617523,1]Reply[/pid] Post by [uid=61562457]东电吴彦祖[/uid] (2021-07-15 14:50):
那吴三桂呢,如果吴三桂为了保父亲性命降顺,一片石大战形势极有可能逆转[/quote]吴三桂怎么样都会降清。辽东将门和清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虽然打打杀杀但其实私下是有勾搭的,清朝其实一开始就是辽镇的兵马。而李自成对吴三桂完全是陌生人。何况李自成开的价码(侯)比清朝开的价码低多了。
换你你投谁?
[quote][pid=532597986,27617523,1]Reply[/pid] Post by [uid=61562457]东电吴彦祖[/uid] (2021-07-15 14:50):
那吴三桂呢,如果吴三桂为了保父亲性命降顺,一片石大战形势极有可能逆转[/quote]怎么会有割据军阀傻到为了老爹投降?
郑成功也没有跟着老爹投降清朝啊。
唯物史观的意思应该是无论唐宋元明清不都是封建社会吗,区别就是君主集权越来越强,这里的君主姓李还是姓朱没有区别。
比如一窝蚂蚁,要去搬一块面包,蚂蚁和面包中间有一个小水坑,如果有一个蚂蚁突然走歪了,绕过了水坑,后面的蚂蚁就跟着绕过去了,如果全都傻乎乎的往里冲,最后也会把水坑填满,还是会搬到面包;如果这是个大水坑,那蚂蚁就算绕路也会迷失方向,送死也填不满,那他怎么都搬不到这个面包。大概这么个意思
唯物史观:美国成了轮换总统制是因为各州势力错综复杂,总统是各州事务的调解人。华盛顿多次抱怨这个工作干不下去就是证明。
英雄史观:华盛顿英明神武,为了人类的光明balabala。
那你知道安禄山手下那帮正儿八经的唐正规军是因为赏无可赏所以才造反的吗[s:ac:哭笑]
就唐朝那个军事 财政体制,军区叛乱迟早的事,
租庸调就不是为募兵制准备的,为了让地方自行养兵,节度使财政一把抓,再加上当兵的全是胡人,军区造反的可能性更大了。
[quote][pid=532597986,27617523,1]Reply[/pid] Post by [uid=61562457]东电吴彦祖[/uid] (2021-07-15 14:50):
那吴三桂呢,如果吴三桂为了保父亲性命降顺,一片石大战形势极有可能逆转[/quote]历史走向的尺度比这大得
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颠覆
气候变迁和技术进步造成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沿海城镇崛起
这种才是大的走向
至于朝代更迭,那都不能说是必然的,明末天灾加上内外矛盾积攒,可能发生:皇室天降猛男大明续命/起义军换代成功/女真入关成功/明朝军头建立新朝/几方混战长期分裂等等,多种可能
最终清朝建立当然不是必然的,一片石这种一场战斗的胜负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