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
2020-12-27T06:19:07+00:00
1.首先姜维上书,改变了刘备诸葛亮一直奉行的堵住秦岭的战略,姜维觉得堵着打不能打大胜仗,希望把魏军引到汉中平原来打,坚壁清野拉长战线,伺机大获全胜。
但问题在于这就是一场豪赌,放敌人进来主动权就不在自己手上了,退一万步来说,魏军大可劫掠汉中,反正不是自家地盘,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蜀国。
2.陈祗在时能掌控朝堂护得姜维周全,陈祗一死,姜维失去保护伞,后来竟然跑去沓中避祸,说好听点叫避祸,说难听点呢?谁知道你是不是拥兵自重?
3.钟会在关中治兵,姜维上书让刘禅增兵阳安关、阴平桥头,问题是刘禅整个后方总共才四万人,汉中约两万,姜维约三万。为何姜维自己不回防呢?
4.姜维一直窝在沓中,差点被诸葛绪包了饺子,等到回防时阳安关已经丢了,相当于汉中以北姜维拱手相让。
5.姜维放弃白水关,去守最后关卡剑阁。直接导致姜维丧失对阴平的掌控,邓艾毫无压力的去抄阴平小道。相当于姜维让出了除剑阁外的所有天险。
6.邓艾本部三万,翻越摩天岭损失甚重,到江油城下约万余人,状态极差,问题在于邓艾和诸葛瞻大战时姜维为何不分兵救援?剑阁几乎是蜀中天险之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姜维没有去夹击邓艾,眼睁睁看着诸葛瞻战死。
7.诸葛瞻战死后,姜维既不坚守剑阁堵住钟会,也不分兵救援刘禅。反而让出剑阁,引兵至巴中观望,钟会十余万大军进入成都平原,这还打个锤子?
整个灭蜀之战下来看似姜维躺输,全赖刘禅、诸葛瞻无能,但其实姜维才是最应该负责的那个。或许他像诸葛亮说的“心存汉室”,或许他最后投降是为了“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但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不正是他自己吗。
但问题在于这就是一场豪赌,放敌人进来主动权就不在自己手上了,退一万步来说,魏军大可劫掠汉中,反正不是自家地盘,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蜀国。
2.陈祗在时能掌控朝堂护得姜维周全,陈祗一死,姜维失去保护伞,后来竟然跑去沓中避祸,说好听点叫避祸,说难听点呢?谁知道你是不是拥兵自重?
3.钟会在关中治兵,姜维上书让刘禅增兵阳安关、阴平桥头,问题是刘禅整个后方总共才四万人,汉中约两万,姜维约三万。为何姜维自己不回防呢?
4.姜维一直窝在沓中,差点被诸葛绪包了饺子,等到回防时阳安关已经丢了,相当于汉中以北姜维拱手相让。
5.姜维放弃白水关,去守最后关卡剑阁。直接导致姜维丧失对阴平的掌控,邓艾毫无压力的去抄阴平小道。相当于姜维让出了除剑阁外的所有天险。
6.邓艾本部三万,翻越摩天岭损失甚重,到江油城下约万余人,状态极差,问题在于邓艾和诸葛瞻大战时姜维为何不分兵救援?剑阁几乎是蜀中天险之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姜维没有去夹击邓艾,眼睁睁看着诸葛瞻战死。
7.诸葛瞻战死后,姜维既不坚守剑阁堵住钟会,也不分兵救援刘禅。反而让出剑阁,引兵至巴中观望,钟会十余万大军进入成都平原,这还打个锤子?
整个灭蜀之战下来看似姜维躺输,全赖刘禅、诸葛瞻无能,但其实姜维才是最应该负责的那个。或许他像诸葛亮说的“心存汉室”,或许他最后投降是为了“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但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不正是他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