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keri
2025-05-02T06:59:11+00:00
想组一台ITX很久了,最近比较闲,慢慢攒齐了各个配件,分享一下自己首次装ITX的经验,还有新入坑ITX的思路。
我的目标是摆桌上的小机箱,它承担了一部分装饰品的功能,好看是第一位的。
其次才是一台电脑应需要的功能:性能+静音。ITX注定了箱体小,风道差,散热条件差,性能也会随之受影响。
我并不在意太多的性能[s:ac:羞],有舍才有得,总不能又小又强又凉快,啥好事都占了。
但是在有限的散热条件下我也希望性能尽可能高,配件尽可能好。
机箱选择
显卡选择
主板,处理器,散热,电源,固态,内存选择
来拍个配件全家福
开始装机!
成果展示
我的目标是摆桌上的小机箱,它承担了一部分装饰品的功能,好看是第一位的。
其次才是一台电脑应需要的功能:性能+静音。ITX注定了箱体小,风道差,散热条件差,性能也会随之受影响。
我并不在意太多的性能[s:ac:羞],有舍才有得,总不能又小又强又凉快,啥好事都占了。
但是在有限的散热条件下我也希望性能尽可能高,配件尽可能好。
机箱选择
点击展开 ...
机箱是ITX最应该先挑的,他确定了各个配件的兼容性,比如说显卡限长,散热器限高,电源是标准的还是SFX规格,等等。
在我研究了一点点视频+坛友的推荐后,发现基本是闪鳞,机械大师两个品牌内选择,闪鳞便宜一点,机械大师贵一点。
具体的版型又非常的多样化,比如可以兼容长显卡的背靠背形态,也叫A4结构(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这类机箱正面是主板(左),电源(右),背面是一整张显卡。显卡会在一个类似于竖装的状态,需要用pcie延长线和主板连接。
说实话,我对所有延长线以及电源定制线嗤之以鼻,因为出问题的案例太多
同时我觉得长条形的机箱很丑,不管是横在桌上还是竖在桌上,所以背靠背在初期就被我pass了。
剩下的机箱好像只有直插了,显卡是正常插在pcie插槽上的。这个方案的缺点是显卡限长非常的苛刻,为了小体积基本只能兼容双风扇甚至单风扇。主要排布为主板(左上),电源(右上),显卡(下)。
看了闪鳞和机械大师的直插机箱后,最终确定为机械大师C24,体积9.9L,是直插里面体积最小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我的想法是,既然要装ITX就纯粹一点。体积小是初衷,性能,散热是可以取舍的东西。
ITX并没有真正的定义多少升算ITX,但9.9L正好卡在10L以内,数字比较好看[s:ac:哭笑]
不重要,我就想要量产机箱内最小的罢了。虽然都是小厂,我不会有太高的期待。电脑DIY圈子本来就小,ITX圈子就更小了。
机械大师C24,体积9.9L,兼容ITX主板,SFX电源,135mm以下的散热,245mm(不含挡板)以下的显卡。
这些标准很重要,因为[s:ac:擦汗]买配件的时候天天和这些数字过不去(主要是显卡)。由于是直插的结构,能给CPU上一个135mm小塔的散热,我感觉还是很庆幸的,很多极限的背靠背只能用下压式散热。ITX主板和SFX电源没啥好说的,是我本来的目标。
以下是机箱展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l-hddlX1a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b-c6s6X1h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v-k4muX1a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v-8jcuX1aT3cS4eo-3b0.jpg[/img]
在我研究了一点点视频+坛友的推荐后,发现基本是闪鳞,机械大师两个品牌内选择,闪鳞便宜一点,机械大师贵一点。
具体的版型又非常的多样化,比如可以兼容长显卡的背靠背形态,也叫A4结构(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这类机箱正面是主板(左),电源(右),背面是一整张显卡。显卡会在一个类似于竖装的状态,需要用pcie延长线和主板连接。
说实话,我对所有延长线以及电源定制线嗤之以鼻,因为出问题的案例太多
同时我觉得长条形的机箱很丑,不管是横在桌上还是竖在桌上,所以背靠背在初期就被我pass了。
剩下的机箱好像只有直插了,显卡是正常插在pcie插槽上的。这个方案的缺点是显卡限长非常的苛刻,为了小体积基本只能兼容双风扇甚至单风扇。主要排布为主板(左上),电源(右上),显卡(下)。
看了闪鳞和机械大师的直插机箱后,最终确定为机械大师C24,体积9.9L,是直插里面体积最小的。
为什么选择这个,我的想法是,既然要装ITX就纯粹一点。体积小是初衷,性能,散热是可以取舍的东西。
ITX并没有真正的定义多少升算ITX,但9.9L正好卡在10L以内,数字比较好看[s:ac:哭笑]
不重要,我就想要量产机箱内最小的罢了。虽然都是小厂,我不会有太高的期待。电脑DIY圈子本来就小,ITX圈子就更小了。
机械大师C24,体积9.9L,兼容ITX主板,SFX电源,135mm以下的散热,245mm(不含挡板)以下的显卡。
这些标准很重要,因为[s:ac:擦汗]买配件的时候天天和这些数字过不去(主要是显卡)。由于是直插的结构,能给CPU上一个135mm小塔的散热,我感觉还是很庆幸的,很多极限的背靠背只能用下压式散热。ITX主板和SFX电源没啥好说的,是我本来的目标。
以下是机箱展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l-hddlX1a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b-c6s6X1h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v-k4muX1a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v-8jcuX1aT3cS4eo-3b0.jpg[/img]
显卡选择
点击展开 ...
直接来最重要的部分吧,也是机箱内最贵的部分。机械大师C24给了245mm的显卡限长,只能兼容双风扇以下的显卡。我本来的目标是看4060,又小,又凉快,功耗低,性能还强。但是4060二手的价格真是一坨屎,沦为性价比最低的选择。
随后又看了4060ti,4070,4070s,5060ti,5070这些显卡各品牌绝大部分的型号,真的很累人。
后来我又想依据显存来决定性能,即选择8GB显存的最低档(4060/未发布的5060),12GB显存的最低档(4070,5070)。
结果,以上我都没选[s:ac:心],我最后的选择是4070s。颜值是第一位的,在一台白主机里面,一张纯白,or白色+其他色点缀的显卡比较合适,事实上显卡放进去大部分能看到的只有背板。
我看上的是七彩虹的ultra系列,以及华硕雪豹纯白的dual系列。50系的双风扇ultra我真觉得挺好看的,白红配色。华硕白雪豹就是一张纯白卡没啥可说的。(除开御三家以及卡乐佛,其他品牌的我不太想买。)
但是,七彩虹的ultra在245mm以内的只有4060/60ti,这两位目前价格都很狗屎,华硕的纯白雪豹则有4060/60ti/70s三种选择。既然能上到70s,我优先选择更高的。最后因为这张卡极度缺货,大黑价拿下的[s:ac:哭]。
另外提醒一下最近买4070s或者60/60ti二手的小伙伴,市面上目前有非常多的炼丹卡/网吧卡,注意甄别。雪豹的黑色dual以及其他品牌的丐卡都是重灾区,我这张纯白色dual因为缺货,倒不太可能。
随后又看了4060ti,4070,4070s,5060ti,5070这些显卡各品牌绝大部分的型号,真的很累人。
后来我又想依据显存来决定性能,即选择8GB显存的最低档(4060/未发布的5060),12GB显存的最低档(4070,5070)。
结果,以上我都没选[s:ac:心],我最后的选择是4070s。颜值是第一位的,在一台白主机里面,一张纯白,or白色+其他色点缀的显卡比较合适,事实上显卡放进去大部分能看到的只有背板。
我看上的是七彩虹的ultra系列,以及华硕雪豹纯白的dual系列。50系的双风扇ultra我真觉得挺好看的,白红配色。华硕白雪豹就是一张纯白卡没啥可说的。(除开御三家以及卡乐佛,其他品牌的我不太想买。)
但是,七彩虹的ultra在245mm以内的只有4060/60ti,这两位目前价格都很狗屎,华硕的纯白雪豹则有4060/60ti/70s三种选择。既然能上到70s,我优先选择更高的。最后因为这张卡极度缺货,大黑价拿下的[s:ac:哭]。
另外提醒一下最近买4070s或者60/60ti二手的小伙伴,市面上目前有非常多的炼丹卡/网吧卡,注意甄别。雪豹的黑色dual以及其他品牌的丐卡都是重灾区,我这张纯白色dual因为缺货,倒不太可能。
主板,处理器,散热,电源,固态,内存选择
点击展开 ...
这些部分的决定我觉得是很轻松的,因为没有多少可选。
主板在华硕B650E-i,微星B650EDGE-I,技嘉B650-I迷你雕中选。我用华硕的板子太多了(z790吹雪,-H,-E,hero,二代hero,apex encore我都用过[s:a2:妮可妮可妮]战绩可查),直接选华硕。
CPU简简单单搞个八核心的吧,amd 7700,7700x,9700x选一个,都差不太多,最后选择了7700x,目前价格和7700差不太多。(最近新批次的7700听说是硅渣,慎入)
散热在pa120mini,ff135,ss135,kk135里面选,感觉塔体应该都差不多,主要看风扇素质。看颜值选择了pa120mini,听说风扇很垃圾,无所谓我可以换[s:ac:羞]塔体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电源更没啥可说的,久闻洛基的大名,颜值也不错,比较可惜的是只有850w是白色的(我是大电源爱好者),而且好贵[s:ac:哭1]。
固态用的是我用剩下的致态7100,一直装在移动硬盘里面积灰。
内存更没的说了,23年 24G×2的冰刃都要1.5,1.6k左右,在我看来现在1.1k出头的简直是白菜价。主要是马甲质感好,散热在内存原装马甲里面也是第一梯队。为了开xmp省事,选择了宏基冰刃6000c28 24G×2 白色。
主板在华硕B650E-i,微星B650EDGE-I,技嘉B650-I迷你雕中选。我用华硕的板子太多了(z790吹雪,-H,-E,hero,二代hero,apex encore我都用过[s:a2:妮可妮可妮]战绩可查),直接选华硕。
CPU简简单单搞个八核心的吧,amd 7700,7700x,9700x选一个,都差不太多,最后选择了7700x,目前价格和7700差不太多。(最近新批次的7700听说是硅渣,慎入)
散热在pa120mini,ff135,ss135,kk135里面选,感觉塔体应该都差不多,主要看风扇素质。看颜值选择了pa120mini,听说风扇很垃圾,无所谓我可以换[s:ac:羞]塔体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电源更没啥可说的,久闻洛基的大名,颜值也不错,比较可惜的是只有850w是白色的(我是大电源爱好者),而且好贵[s:ac:哭1]。
固态用的是我用剩下的致态7100,一直装在移动硬盘里面积灰。
内存更没的说了,23年 24G×2的冰刃都要1.5,1.6k左右,在我看来现在1.1k出头的简直是白菜价。主要是马甲质感好,散热在内存原装马甲里面也是第一梯队。为了开xmp省事,选择了宏基冰刃6000c28 24G×2 白色。
来拍个配件全家福
点击展开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8-g9rX1kT3cS4eo-3b0.jpg[/img]
开始装机!
点击展开 ...
接下来的部分我只能用两个字评价是“很累”,用三个字评价是“特别累”。ITX装机真的和普通的大机箱不一样。
机械大师又有个别称叫螺丝大师,他的所有配件纯靠螺丝去固定,去掉螺丝整个机架非常垮,我又是第一次装,为了理线藏线不停的拆装,真给干麻了。装ITX花了正常机箱4,5倍的时间。其实我昨天就装完了,但是实在太累休息到今天才发帖。
上图展示
主板+CPU+固态安装完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6-26ztXvT3cS340-2c0.jpg[/img]
直接进机箱,挑一根顺眼的硅脂,好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u-ipjuXkT3cS340-2c0.jpg[/img]
散热塔体安装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ms-3iijX15T3cS4eo-3b0.jpg[/img]
电源进入!从这一步开始无尽的痛苦[s:ac:哭1]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u-fzczX18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4-3mn0XzT3cS340-2c0.jpg[/img]
显卡进入(第一次尝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mv-a3uiX19T3cS4eo-3b0.jpg[/img]
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其实没有花多少时间,但我为了颜值付出了这么多[s:a2:你这种人…]必须要把线搞好看的,继续拆,继续走线。
2000 years later...
机械大师又有个别称叫螺丝大师,他的所有配件纯靠螺丝去固定,去掉螺丝整个机架非常垮,我又是第一次装,为了理线藏线不停的拆装,真给干麻了。装ITX花了正常机箱4,5倍的时间。其实我昨天就装完了,但是实在太累休息到今天才发帖。
上图展示
主板+CPU+固态安装完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6-26ztXvT3cS340-2c0.jpg[/img]
直接进机箱,挑一根顺眼的硅脂,好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u-ipjuXkT3cS340-2c0.jpg[/img]
散热塔体安装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ms-3iijX15T3cS4eo-3b0.jpg[/img]
电源进入!从这一步开始无尽的痛苦[s:ac:哭1]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u-fzczX18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n4-3mn0XzT3cS340-2c0.jpg[/img]
显卡进入(第一次尝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mv-a3uiX19T3cS4eo-3b0.jpg[/img]
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其实没有花多少时间,但我为了颜值付出了这么多[s:a2:你这种人…]必须要把线搞好看的,继续拆,继续走线。
2000 years later...
成果展示
点击展开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nmo-fni9X15T3cS4eo-3b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t-4t6tX1eT3cS4eo-3b0.jpg[/img]
目前理线成这样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最终出来效果还不错,达到预期。很好看,下次再也不装了。
盖上玻璃盖板是这样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p1y-9ltXuT3cS3c7-3ap.jpg[/img]
[s:a2:笑][s:a2:笑][s:a2:笑]开心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an1t-4t6tX1eT3cS4eo-3b0.jpg[/img]
目前理线成这样已经是我的极限了,最终出来效果还不错,达到预期。很好看,下次再也不装了。
盖上玻璃盖板是这样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5/05/9aQmp1y-9ltXuT3cS3c7-3ap.jpg[/img]
[s:a2:笑][s:a2:笑][s:a2:笑]开心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