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ccMajor
2022-04-10T19:12:37+00:00
我周围是有的。
包括我女朋友最初就有拳味儿。
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是有看到她转发杨笠那期普信男视频,然后就是那种“女生最好了”“爱女生”之类的动态。她的拳味儿止于此。对于“雌竞”啊,“婚驴”啊,“媚男”之类的拳师发言,是当做神经病的。她也说过,不敢惹那些群体和粉圈的,害怕被网暴。
刚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就杨笠的言论和她辩论过,我的论点是杨笠是在污名化集体,搞扩大化,收割情绪共鸣;辩论的过程也了解了很多她认同这种言论的基础。
她跟我说,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收到了匿名的QQ好友,对她发骚扰的话;大学的时候,有男生要追她,上课老要坐她附近,她很讨厌但是拿他没办法,实验课强行和她一个组,她气的摔门跑了;她的初中女同学说在同学聚会上她们的一个初中混混男同学声称和数个女生(包括她)谈过恋爱,玩过了;微博上多次收到过陌生人发的私信;毕业后医院规培,上下班走在路上被人尾随吹过口哨,搭讪要带她兜风;后来家里介绍相亲,某个相亲对象见面吃完饭后就微信问她生理期,说是“方便表示关心”。
当时我仔细思考了,女性因为生理原因,面对很多情况的恐惧确实是男性体会不到的。这也是杨笠获得那么多拥趸的基础,是不少女性对一些问题停留在情绪化发泄的原因。
后面在一起,我经常会和她辩论,引导她实事求是,摒弃偏见,证据说话,后来拳味儿确实慢慢去掉了。比如看到“远离男人”“不婚不育”的评论会骂“关她们屁事,是不是生活不幸福啊”
此外,某985在读博士的高中同学(转发引导性极强的女性权益受损新闻)以及她的博士同学(微博战士积极声讨对女性压迫的现状),某大学同学(义愤填膺的转发拳师煽动性强的新闻),同事(女性就是受压迫,矫枉必须过正)
这些人学历都不低,生活里接触也都不是坏人,性格也并不乖张,但是她们就是会被拳师成建制的新闻洗脑变成“共情怪”。
辩证思考对很多人而言真的很难。她们中的很多人被情绪化煽动,认为自己是正义使者,转发谣言之后也会以“万一是真的就救了一个人”的心态自我安慰自我满足。拳师的毒数年间已经渗透的非常广了,靠塔的三两篇社论,谴责是解决不了的。小布尔乔亚内心的自由主义只能靠让她们贴近真实的生活深入群众才能根治,我看是没啥机会了。
包括我女朋友最初就有拳味儿。
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是有看到她转发杨笠那期普信男视频,然后就是那种“女生最好了”“爱女生”之类的动态。她的拳味儿止于此。对于“雌竞”啊,“婚驴”啊,“媚男”之类的拳师发言,是当做神经病的。她也说过,不敢惹那些群体和粉圈的,害怕被网暴。
刚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就杨笠的言论和她辩论过,我的论点是杨笠是在污名化集体,搞扩大化,收割情绪共鸣;辩论的过程也了解了很多她认同这种言论的基础。
她跟我说,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收到了匿名的QQ好友,对她发骚扰的话;大学的时候,有男生要追她,上课老要坐她附近,她很讨厌但是拿他没办法,实验课强行和她一个组,她气的摔门跑了;她的初中女同学说在同学聚会上她们的一个初中混混男同学声称和数个女生(包括她)谈过恋爱,玩过了;微博上多次收到过陌生人发的私信;毕业后医院规培,上下班走在路上被人尾随吹过口哨,搭讪要带她兜风;后来家里介绍相亲,某个相亲对象见面吃完饭后就微信问她生理期,说是“方便表示关心”。
当时我仔细思考了,女性因为生理原因,面对很多情况的恐惧确实是男性体会不到的。这也是杨笠获得那么多拥趸的基础,是不少女性对一些问题停留在情绪化发泄的原因。
后面在一起,我经常会和她辩论,引导她实事求是,摒弃偏见,证据说话,后来拳味儿确实慢慢去掉了。比如看到“远离男人”“不婚不育”的评论会骂“关她们屁事,是不是生活不幸福啊”
此外,某985在读博士的高中同学(转发引导性极强的女性权益受损新闻)以及她的博士同学(微博战士积极声讨对女性压迫的现状),某大学同学(义愤填膺的转发拳师煽动性强的新闻),同事(女性就是受压迫,矫枉必须过正)
这些人学历都不低,生活里接触也都不是坏人,性格也并不乖张,但是她们就是会被拳师成建制的新闻洗脑变成“共情怪”。
辩证思考对很多人而言真的很难。她们中的很多人被情绪化煽动,认为自己是正义使者,转发谣言之后也会以“万一是真的就救了一个人”的心态自我安慰自我满足。拳师的毒数年间已经渗透的非常广了,靠塔的三两篇社论,谴责是解决不了的。小布尔乔亚内心的自由主义只能靠让她们贴近真实的生活深入群众才能根治,我看是没啥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