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o
2020-11-12T02:48:58+00:00
首先,什么叫“妾”?妾这个字的“立”表示的是刑具,立下边一女,表示的是有罪的女人,(这段是郭沫若考据的)。所以妾一开始就是表示女奴的意思。可想而知,妾的地位多低。
古代妻妾是严格分明的,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礼六聘、八抬大轿、天地作证,仪式感嗷嗷强的娶过来。娶妻实质是两个家族的会盟,不仅仅是两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事。即便是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夫妻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得罪了妻,就是得罪了妻后边的家族,所以可不是什么小事。而妾,定位就是女奴,妾的娶嫁就不需要什么礼节,一顶小轿抬回来就可以。电视小说那种动不动小妾斗倒原配从而上位的事,完全瞎扯。
这种事情不仅仅是民间,皇帝也得遵守这个规则。古代有个皇帝宠爱三个妻子,迟迟定不下来皇后。结果还被大臣嘲笑。这就是三妻四妾的由来。连皇帝都如此,何况平民。古代往来的国书里边,不得以妾为妻是定在国家级外交的正式条文里边的。你能想象得到中美联合公报里边写一条“不得以妾为妻”么?但先秦真有联合公报这一说的话,这条是要写上去的。
此外由于涉及娶妻是两个家族的事,即便是妻子死了,两个家族的盟约还是生效的。所以万一妻子死了,男子想要再娶还得准备大礼去征求女方家的意见。女方家不同意,那么连再娶个正妻的资格都没有。先秦时期,为了强化两个家族的关系,于是就有了媵妻。也就是你娶了姐姐连带把妹妹也娶过去,死了一个还有一个作为备份,防止家族盟约关系中断。但是,这种制度在秦律里边是禁止的。所以秦汉后边就不存在媵妻这种事了。
除了妻外,丈夫再找的女人都是妾。不管是怎么找的,通房丫鬟还是别人送的,都是妾。而即便是妾,也不能想娶几个娶几个,比如汉朝规定,有特殊贡献者,才可以纳8个妾,一般公卿是3个妾,士阶层只能有一个妾。后来各个朝代规定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不会太多。至于平民,是不能纳妾的,直到元代以后才放开平民纳妾,而且还是有条件的:年过四十,正妻生不出孩子。后来才慢慢允许到平民纳妾。
所以各位LSP,假设你穿越了,可不是想要多少女的就能有多少。看看自己的身份,纳错数量了是要被刑罚的。有一个朝代就规定私纳妾室打屁股四十。
当然这种事情还是要看政府的掌控能力,掌控能力弱的纳个几十个的都有。民国时期虽然号称一夫一妻,但娶好几姨太太也常见。
再来就是通房丫环。古代王公贵族小孩子长大断奶后,开始独立睡觉。会给他找个人陪伴着,这个通房指的是在卧室旁边的一个小房间,跟主卧是联通着的,方便随时照顾公子小姐。公子不用说,等到发育好了把丫环偷吃了是很常见的事。小姐以后嫁人了,这个通房丫环也是带着过去的,自然也是夫君的福利。但是我上边说了,纳妾数量是确定的。公子自己一个小姐再带一个过来,以后还想再找,那不就超标了?于是就只能卖掉,或者赔点钱把她嫁给别人了。贾家那么大的排场,袭人也是被赔钱嫁人一条路。一般来说,为了更好照顾公子小姐,通房丫头年龄会比公子小姐大一些。
通房丫环的工作可不只是推屁股和啪啪啪,给公子铺床叠被,收拾屋子,打洗脸水,洗脚水,晚上倒尿盆都是工作之一。相当于全职保姆一样了。
至于通房丫环和妾的身份谁高。答案是:正妻之外都是妾,自然不存在实质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唯一的区分就是看妾的娘家什么地位。如果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庶出的女人为的加强两家关系来做妾,那么这种妾后台强硬,接近妻的位置,叫良妾。清道光年后叫平妻,意思是和正妻平齐,当然地位还是要比正妻低;如果是一般平民家,生活过不下去,去做有钱人的妾,那么地位要比平妻更低一些,但是好在还有娘家撑腰;再下来就是通房丫头,毕竟自小与主人认识,主人给撑腰;再下来就是买来的丫环;最后是买来的妓女。地位最低,朋友来访,让妾去陪睡的也大多是这两种妾。
再就是丫环,丫环也是分两种。一种是签了劳动合同来工作的。这样的丫环是自由之身,主人不能随便拿来啪啪啪。另外一种就是买来的女奴,这种的家庭地位就等同于家具,除了不能直接弄死外,那就是真的随便主人打骂祸祸了。
尽管古人可以纳妾,但是宋朝以后读书人以不近女色为荣,评价一个人是个好人时候,往往特意强调其不喜女色。而外表不喜女色,不代表没有欲望,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角色书童。书童也算是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就见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鼎盛。书童可不仅仅是陪主人读书,还得帮主人泄火。书童有三个好处,一是彰显文人不喜女色的优良作风。几个读书人聚会,别人带着书童,你带个小丫环,那是掉身份的行为。二是书童的力气比丫环的大,比如主人要去赶考,那时也没有高铁,出门得挑着书本行李,这活丫环干不了。三是不占妾的编制,文人没中举最多也就纳一个妾,可是找多少个眉清目秀的小书童都没人管。
古代妻妾是严格分明的,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礼六聘、八抬大轿、天地作证,仪式感嗷嗷强的娶过来。娶妻实质是两个家族的会盟,不仅仅是两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事。即便是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夫妻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得罪了妻,就是得罪了妻后边的家族,所以可不是什么小事。而妾,定位就是女奴,妾的娶嫁就不需要什么礼节,一顶小轿抬回来就可以。电视小说那种动不动小妾斗倒原配从而上位的事,完全瞎扯。
这种事情不仅仅是民间,皇帝也得遵守这个规则。古代有个皇帝宠爱三个妻子,迟迟定不下来皇后。结果还被大臣嘲笑。这就是三妻四妾的由来。连皇帝都如此,何况平民。古代往来的国书里边,不得以妾为妻是定在国家级外交的正式条文里边的。你能想象得到中美联合公报里边写一条“不得以妾为妻”么?但先秦真有联合公报这一说的话,这条是要写上去的。
此外由于涉及娶妻是两个家族的事,即便是妻子死了,两个家族的盟约还是生效的。所以万一妻子死了,男子想要再娶还得准备大礼去征求女方家的意见。女方家不同意,那么连再娶个正妻的资格都没有。先秦时期,为了强化两个家族的关系,于是就有了媵妻。也就是你娶了姐姐连带把妹妹也娶过去,死了一个还有一个作为备份,防止家族盟约关系中断。但是,这种制度在秦律里边是禁止的。所以秦汉后边就不存在媵妻这种事了。
除了妻外,丈夫再找的女人都是妾。不管是怎么找的,通房丫鬟还是别人送的,都是妾。而即便是妾,也不能想娶几个娶几个,比如汉朝规定,有特殊贡献者,才可以纳8个妾,一般公卿是3个妾,士阶层只能有一个妾。后来各个朝代规定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不会太多。至于平民,是不能纳妾的,直到元代以后才放开平民纳妾,而且还是有条件的:年过四十,正妻生不出孩子。后来才慢慢允许到平民纳妾。
所以各位LSP,假设你穿越了,可不是想要多少女的就能有多少。看看自己的身份,纳错数量了是要被刑罚的。有一个朝代就规定私纳妾室打屁股四十。
当然这种事情还是要看政府的掌控能力,掌控能力弱的纳个几十个的都有。民国时期虽然号称一夫一妻,但娶好几姨太太也常见。
再来就是通房丫环。古代王公贵族小孩子长大断奶后,开始独立睡觉。会给他找个人陪伴着,这个通房指的是在卧室旁边的一个小房间,跟主卧是联通着的,方便随时照顾公子小姐。公子不用说,等到发育好了把丫环偷吃了是很常见的事。小姐以后嫁人了,这个通房丫环也是带着过去的,自然也是夫君的福利。但是我上边说了,纳妾数量是确定的。公子自己一个小姐再带一个过来,以后还想再找,那不就超标了?于是就只能卖掉,或者赔点钱把她嫁给别人了。贾家那么大的排场,袭人也是被赔钱嫁人一条路。一般来说,为了更好照顾公子小姐,通房丫头年龄会比公子小姐大一些。
通房丫环的工作可不只是推屁股和啪啪啪,给公子铺床叠被,收拾屋子,打洗脸水,洗脚水,晚上倒尿盆都是工作之一。相当于全职保姆一样了。
至于通房丫环和妾的身份谁高。答案是:正妻之外都是妾,自然不存在实质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唯一的区分就是看妾的娘家什么地位。如果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庶出的女人为的加强两家关系来做妾,那么这种妾后台强硬,接近妻的位置,叫良妾。清道光年后叫平妻,意思是和正妻平齐,当然地位还是要比正妻低;如果是一般平民家,生活过不下去,去做有钱人的妾,那么地位要比平妻更低一些,但是好在还有娘家撑腰;再下来就是通房丫头,毕竟自小与主人认识,主人给撑腰;再下来就是买来的丫环;最后是买来的妓女。地位最低,朋友来访,让妾去陪睡的也大多是这两种妾。
再就是丫环,丫环也是分两种。一种是签了劳动合同来工作的。这样的丫环是自由之身,主人不能随便拿来啪啪啪。另外一种就是买来的女奴,这种的家庭地位就等同于家具,除了不能直接弄死外,那就是真的随便主人打骂祸祸了。
尽管古人可以纳妾,但是宋朝以后读书人以不近女色为荣,评价一个人是个好人时候,往往特意强调其不喜女色。而外表不喜女色,不代表没有欲望,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角色书童。书童也算是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就见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鼎盛。书童可不仅仅是陪主人读书,还得帮主人泄火。书童有三个好处,一是彰显文人不喜女色的优良作风。几个读书人聚会,别人带着书童,你带个小丫环,那是掉身份的行为。二是书童的力气比丫环的大,比如主人要去赶考,那时也没有高铁,出门得挑着书本行李,这活丫环干不了。三是不占妾的编制,文人没中举最多也就纳一个妾,可是找多少个眉清目秀的小书童都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