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觉得语文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sceptic-avatar

sceptic

2020-05-18T02:34:13+00:00

比如,作者为什么写窗帘是蓝色的,叽里呱啦一通分析,然后作者说窗帘本来就是蓝色的

当时也觉得,凭什么出卷人比作者更懂,凭什么没内容的地方要强行解读出内容?

现在渐渐也明白了。这种题目考的是阅读理解,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差不多。实际生活中可能没有那么大段的文章去阅读理解,但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却总可以用到这一点。早前常说的“ky”,也就是俗称的“不会看气氛”、“没有眼力见”,听不懂弦外之音或阴阳怪气,是不是就是阅读理解能力不到位的一种体现?

当然也不排除近几年有些阅读理解题目那文章本身就写的云里雾里的实在不好懂就是了


再有就是比较经典的,xx句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效果。其实是对文学素养的考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树叶飘落,长江奔涌”就不是一种感觉。又比如,看见了一个漂亮的女性,有的人会说粉面朱唇,明眸皓齿,十指葱葱,顾盼生姿,眼波流转,有的人只会说,卧槽这妹子真漂亮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哈哈,能教好的老师真的是少之又少,至少从初中到高中六年,没有遇到一个老师能给我把这个关节点讲通,一个个只会照本宣科,讲题目就真的只是念答案
Sammy🥷-avatar

Sammy🥷

大多数文人就是穷酸秀才,真的能像鲁迅,杜甫那样的巨匠都是少数,普通老师又怎么理解他们的情怀呢
jmez-avatar

jmez

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准确的含义很难
skeletongamer9999-avatar

skeletongamer9999

阅读理解做不好 以后进入社会 别人讽刺 挖苦 借题发挥 估计也是听不懂
willie-avatar

willie

语文是敲门砖,可以不精,但不能不会
. .  𝔥ⲁ𝔫𝔫ⲁ𝔥 +-avatar

. . 𝔥ⲁ𝔫𝔫ⲁ𝔥 +

确实,类似的还有数学。
当年觉得会算钱不就完事了,整这么复杂干嘛
后来觉得学好数学,培养出好的逻辑思维在工作生活中是真的很重要。
Eisern_Mann-avatar

Eisern_Mann

可惜这论坛里。。还有一大票表达都不及格的时不时冒出个语文零分选手发帖的
naheuy-avatar

naheuy

我一直觉得,大学之前语文只能教学生文通字顺,文字表意[s:ac:茶]
文学这些高精尖内容,有些人在汉语言专业上了四年都没学到皮毛,就更别说其他人了。
wudel-avatar

wudel

问就是抒情 矫情也是情
celest-avatar

celest

工作之后还是觉得语文也比较重要。
Yewsif-avatar

Yewsif

从古至今 从之前的诗文到现在的影视作品
都存在过分解读的情况

古人说 知音难寻
读我诗 知我意 足矣
还他么一二三四五地 逐条列出来当初我写东西时的心态

想太多了
DKRAZEE2-avatar

DKRAZEE2

小时候 语文考试 写的永远是自己从文中看到的想法,但现实老师只会按照标准答案来给分,其实最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这过程中被条条框框限制的太多逐渐发生了扭曲…
sympy-avatar

sympy

考阅读理解没问题,但是出题老师的水平才是真的问题,几年前不就有新闻,卷子里提问作者为什么提两次天气,结果作者自己站出来说他那时候就是顺手写的,没想太多[s:ac:汗]
str3gon-avatar

str3gon

[s:a2:doge]有一说一
真的用上了,才觉着重要

什么数学买菜用得到吗
类似这种脑瘫言论,多半是不用数学的

还有说阅读理解问原作者的

高考都会给个参考答案,然后根据考生的答案,增加补充答案的

其实你去看那些答案好了,都是模式化的
XX用了比喻,夸张等等,如何如何,怎么样的效果
ArtesianSquid-avatar

ArtesianSquid

所以我高考语文只有90分,我是真的不懂
Zaggy-avatar

Zaggy

文艺作品出来之后其实就脱离了作者,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我是认为只要逻辑上没有问题,就不存在过度解读。
虚王 Nova-avatar

虚王 Nova

语言是为了交流信息才诞生的,信息都特么表达不准确,搞什么潜台词,暗示,干脆去学狗叫得了,汪汪汪一个发音代表一万个意思,去猜吧。
这才叫忘了初心。
Бартек-avatar

Бартек

这就比较难说了,正反两派也都有
比如窗帘这段,抛开作者本人回复它就是蓝色不谈,原句可以拆分为两种理解。
一是作者对窗帘的描述确实是有深意的,博大精深的语文要包含这样的意义并不困难,但能否理解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如同毛爷爷的四渡赤水,单从客观的角度或者多年后的视角来看,这场仗并不惊艳,甚至很多外行人只会觉得无非是在逃窜而已。但是在当时的局势和非上帝视角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操作,可能也就只有那时候的顶尖军事家才知道,哦这是神来之笔。没有同等水平的人很容易把一个操作看得普普通通,就像mdi的解说一样[s:ac:哭笑]那么窗帘这句话是否有深意,当然也可理解为同水平者对其神来之笔的一次揣摩。
另一方面就确实是过度解读,但还是回到一开始的前提,如果没有作者的本人回复,这个过度解读被理解成高手过招也是天经地义的。

回过头说这段解说出现在考试和课文里,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学校语文是为了教大家品析文字,包括艺术手法和蕴含的深意,至于他具体是不是这样,对教学性的语文来讲并不是那么重要。语文本身也具有时效性,不同的场合所表达的内容当然都不同,与其单纯的评价语文过度解答,不如评价这句话含量太少,因为它有了语境却没有对应的引申义,那反而是一次无病呻吟
GremlinWattson-avatar

GremlinWattson

我觉得语文还是要好好学的,出了社会才知道,多少人连一个简单的文案都写不清楚[s:ac:哭笑]
Heisenberg个-avatar

Heisenberg个

判分是按标准答案来的,你的理解就算言之有理,如果不在标准答案里,那可能也是0分。所以我们问凭什么出题人的答案是唯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