𝐏𝐇𝟒𝐍𝐃𝐎𝐌
2022-06-25T18:34:24+00:00
毕加索一生经历过很多个阶段,譬如“蓝色时期”“粉色时期”。每个时期代表了他一段人生阶段和阅历。放到周杰伦身上也是这样。
黑色时期
他的心态变化其实很明显的。《jay》到《叶惠美》我称之为周杰伦的“黑色时期”。这个阶段周杰伦的主要性格特征还是害羞腼腆。其实用他的mv以及照片画风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除了对于他自己音乐的高度自信,从大量藏在黑暗中以及帽檐下的镜头可以体会到音乐之外他本身依然还是内向以及腼腆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14d0K1e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cpp3K1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1uewK1l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casjK1d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bl7wK1jT3cSrl-cu.jpg.medium.jpg[/img]
紫色时期
到了04年《七里香》以及05年的《十一月的肖邦》这段时期周杰伦逐渐进入了一个比较自信的阶段。我称之为“紫色时期”。紫色依然有黑色的那种神秘感。但是作为皇家颜色,逐渐开始凸显“音乐上的皇帝”的那种贵气。MV大量在欧美取景,并经常一些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穿衣风格也逐渐开始嘻哈。内容上开始出现一些怼狗仔,怼金曲奖的主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5jclZ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i2tfK1n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607tK1b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fq7yK2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粉色时期
在此之后06年的《依然范特西》是我认为周杰伦作品风格偏离正轨的开始。其实周杰伦的作品一直是有“系列”的概念的。譬如“功夫系列”的《双节棍》,《双节棍》。“中国风”系列的《发如雪》《千里之外》《红尘客栈》。其他的不举例,还有“抒情摇滚(英式摇滚)”“暗黑三部曲”,“社会问题题材”等等。
这张专辑中的《听妈妈的话》我认为其实是一首音乐性一般,但是社会话题性很强的作品。大体上是继承了他“社会/家庭”题材的主题。这首歌被很多乐迷之外的声音,譬如说上考试试卷之类的,捧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而我认为这首歌就是周杰伦从“紫色”逐渐褪色成“粉色”萌芽。这首歌的成功以及MV中乖宝宝形象让周杰伦有意无意的在之后的作品中强调了了这个人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g0ndZ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从此以后,经常试图用留胡渣等方式装老成的周杰伦开始体现他“小公举”的一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3zk8ZbT3cSrl-cu.jpg.medium.jpg[/img]
牛仔很忙里的这匹粉红色小马则代表了他小公主气息的彻底释放。
看过周杰伦演唱会的同学应该知道周杰伦中期开始应援颜色变成了粉红色。整个人就开始小公主化。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cbz7K1oT1kShi-9u.webp[/img]
这时候的周杰伦是极度自信的,毕竟没有人能撼动他音乐上的皇帝的地位了。所以这个时候,“公举粉”“三十岁乖宝宝”等一些略微有点“小变态”的想法都被全方面包容了下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4nxpZcT3cSrl-cu.jpg.medium.jpg[/img]
同时音乐之外他也开始对于自己各方面变得完全自信。譬如他在《阳光宅男》里开始教宅男怎么撩妹了。歌词里“不要怕露出胸膛”是不是完美的呼应了十几年后《不爱我就拉到》里面让大家吐槽的“哥练的胸肌”。周杰伦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对于他音乐之外的东西产生了过分的自信。
周杰伦的作品性格在“粉色时期”之后基本开始定型。由于长时间无人能撼动地位且从未遭受重大挫折。他变成了一个极度自信的人。这种自信就延展到了一些他其实不是很擅长的方面,譬如电影电视,篮球,魔术,冷笑话等等...
不过音乐上,他其实还是有在做尝试。就譬如周杰伦其实早在11年的《惊叹号》专辑中就尝试了的电音风格,可惜不是很成功。我个人也会把《扯》《皮影戏》《公公的偏头痛》算作一个新的风格系列的尝试。
总结一下,周杰伦最大的问题是边上阉人太多谏官太少。没人敢告诉他有些他觉得牛逼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因为他是周杰伦没人骂他傻逼。有点类似李隆基,前期文韬武略,但是后期幽居深宫远离时政宠幸奸臣,晚节不保。少了一个给他修正路线的亦师亦友的角色,周杰伦开始就越走越偏。
最后,周杰伦在《床边故事》之后就没有发完整专辑了。我还是希望他在这6年里能有一些沉淀。想想他的核心乐迷到底是喜欢什么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以父之名》是最屌的。愿他能找回二十年前那个不羁的黑色周杰伦。搞一张水平不低于《床边故事》,风格更接近《叶惠美》时期的作品。
黑色时期
他的心态变化其实很明显的。《jay》到《叶惠美》我称之为周杰伦的“黑色时期”。这个阶段周杰伦的主要性格特征还是害羞腼腆。其实用他的mv以及照片画风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除了对于他自己音乐的高度自信,从大量藏在黑暗中以及帽檐下的镜头可以体会到音乐之外他本身依然还是内向以及腼腆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14d0K1e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cpp3K1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1uewK1l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casjK1d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bl7wK1jT3cSrl-cu.jpg.medium.jpg[/img]
紫色时期
到了04年《七里香》以及05年的《十一月的肖邦》这段时期周杰伦逐渐进入了一个比较自信的阶段。我称之为“紫色时期”。紫色依然有黑色的那种神秘感。但是作为皇家颜色,逐渐开始凸显“音乐上的皇帝”的那种贵气。MV大量在欧美取景,并经常一些洛可可风格的建筑。穿衣风格也逐渐开始嘻哈。内容上开始出现一些怼狗仔,怼金曲奖的主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5jclZ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i2tfK1n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607tK1bT3cSrl-c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fq7yK2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粉色时期
在此之后06年的《依然范特西》是我认为周杰伦作品风格偏离正轨的开始。其实周杰伦的作品一直是有“系列”的概念的。譬如“功夫系列”的《双节棍》,《双节棍》。“中国风”系列的《发如雪》《千里之外》《红尘客栈》。其他的不举例,还有“抒情摇滚(英式摇滚)”“暗黑三部曲”,“社会问题题材”等等。
这张专辑中的《听妈妈的话》我认为其实是一首音乐性一般,但是社会话题性很强的作品。大体上是继承了他“社会/家庭”题材的主题。这首歌被很多乐迷之外的声音,譬如说上考试试卷之类的,捧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而我认为这首歌就是周杰伦从“紫色”逐渐褪色成“粉色”萌芽。这首歌的成功以及MV中乖宝宝形象让周杰伦有意无意的在之后的作品中强调了了这个人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g0ndZaT3cSrl-cu.jpg.medium.jpg[/img]
从此以后,经常试图用留胡渣等方式装老成的周杰伦开始体现他“小公举”的一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3zk8ZbT3cSrl-cu.jpg.medium.jpg[/img]
牛仔很忙里的这匹粉红色小马则代表了他小公主气息的彻底释放。
看过周杰伦演唱会的同学应该知道周杰伦中期开始应援颜色变成了粉红色。整个人就开始小公主化。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cbz7K1oT1kShi-9u.webp[/img]
这时候的周杰伦是极度自信的,毕竟没有人能撼动他音乐上的皇帝的地位了。所以这个时候,“公举粉”“三十岁乖宝宝”等一些略微有点“小变态”的想法都被全方面包容了下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4/-cckxQ2q-4nxpZcT3cSrl-cu.jpg.medium.jpg[/img]
同时音乐之外他也开始对于自己各方面变得完全自信。譬如他在《阳光宅男》里开始教宅男怎么撩妹了。歌词里“不要怕露出胸膛”是不是完美的呼应了十几年后《不爱我就拉到》里面让大家吐槽的“哥练的胸肌”。周杰伦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对于他音乐之外的东西产生了过分的自信。
周杰伦的作品性格在“粉色时期”之后基本开始定型。由于长时间无人能撼动地位且从未遭受重大挫折。他变成了一个极度自信的人。这种自信就延展到了一些他其实不是很擅长的方面,譬如电影电视,篮球,魔术,冷笑话等等...
不过音乐上,他其实还是有在做尝试。就譬如周杰伦其实早在11年的《惊叹号》专辑中就尝试了的电音风格,可惜不是很成功。我个人也会把《扯》《皮影戏》《公公的偏头痛》算作一个新的风格系列的尝试。
总结一下,周杰伦最大的问题是边上阉人太多谏官太少。没人敢告诉他有些他觉得牛逼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因为他是周杰伦没人骂他傻逼。有点类似李隆基,前期文韬武略,但是后期幽居深宫远离时政宠幸奸臣,晚节不保。少了一个给他修正路线的亦师亦友的角色,周杰伦开始就越走越偏。
最后,周杰伦在《床边故事》之后就没有发完整专辑了。我还是希望他在这6年里能有一些沉淀。想想他的核心乐迷到底是喜欢什么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以父之名》是最屌的。愿他能找回二十年前那个不羁的黑色周杰伦。搞一张水平不低于《床边故事》,风格更接近《叶惠美》时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