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EX
2021-08-22T14:03:28+00:00
我看的网文不多,是从此作开始接触乌贼的作品的,前面诡秘那些都没有读过,所以对于乌贼一贯的风格和与前作的关系没什么了解,我只说说我阅读过程中感到的不足。
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剧情安排详略不当,推理和交流的过程过多,而人物行动的剧情过少。体感几乎有五分之二的内容在和各种npc交谈以及小组内讨论,作者似乎很少对对话的长度加以限制。由于主角商见曜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大量本来应该在心里进行的推理过程用小组内的讨论展开。考虑到网文不像轻小说那样由使用大段单调对话的习惯,作者还加入了大量的角色互动以及行为描写,导致推理的思路经常被打断(尤其是商见曜的插科打诨),走马观花的读者很容易读完一章搞不清楚他们的推理过程,造成“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的印象。
另一个问题就是角色的塑造缺乏重点,作者对人设预估不足。虽然本书中用了大量的对话来塑造人物,然而人物性格给读者的印象依然比较模糊,打个比方,一个人物塑造鲜明的网文的人物就像蘸着新颜料画出来的一样,而长夜的人物就像颜料掺了好多水,整体发淡、发灰,透出背后纸的颜色。作者也在卷末语中坦言:商见曜的形象是一边写作一边明确的。他对人设的预估不太充足,总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描述人物。商见曜就是一个比较割裂的人物,他的心理在目前的剧情中有三方面展现:他拯救世界的理想——他的各种恐惧和欲望——他看似疯癫的言行。这三点到底有什么因果关系,我觉得作品没有足够的说明。其他角色的塑造上,白晨基本是个透明人,在小队内的对话里没有存在感,作者似乎有意把她和龙悦红组CP。本作也刻画了龙悦红在执行任务中逐渐成熟的过程,他一开始的谐星、拖油瓶人设反而淡化了,更新的人设却没有凸显出来。对NPC的塑造似乎也花了一番功夫,然而最想让人吐槽的是,作者似乎真把他们当NPC塑造了,主角小队和他们对话基本上只有他们向主角小队单向输出信息,他们几乎没什么需要从主角团队了解的东西,这让他们显得非常“龙套”。
除了详略不当的问题,具体的战斗和执行任务总让人感觉缺乏紧张感,仿佛是隔着玻璃发生的,这多少说明氛围塑造的失败。读者仿佛也是一个旁观者。这部全是商见曜的关系,本来在灰土上,危机很多,然而阅读的时候却几乎感觉不到那种随时会遭受袭击的危险感,反而在公司里这种感觉更明确。我暂时说不清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后再做进一步考察。
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剧情安排详略不当,推理和交流的过程过多,而人物行动的剧情过少。体感几乎有五分之二的内容在和各种npc交谈以及小组内讨论,作者似乎很少对对话的长度加以限制。由于主角商见曜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大量本来应该在心里进行的推理过程用小组内的讨论展开。考虑到网文不像轻小说那样由使用大段单调对话的习惯,作者还加入了大量的角色互动以及行为描写,导致推理的思路经常被打断(尤其是商见曜的插科打诨),走马观花的读者很容易读完一章搞不清楚他们的推理过程,造成“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的印象。
另一个问题就是角色的塑造缺乏重点,作者对人设预估不足。虽然本书中用了大量的对话来塑造人物,然而人物性格给读者的印象依然比较模糊,打个比方,一个人物塑造鲜明的网文的人物就像蘸着新颜料画出来的一样,而长夜的人物就像颜料掺了好多水,整体发淡、发灰,透出背后纸的颜色。作者也在卷末语中坦言:商见曜的形象是一边写作一边明确的。他对人设的预估不太充足,总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描述人物。商见曜就是一个比较割裂的人物,他的心理在目前的剧情中有三方面展现:他拯救世界的理想——他的各种恐惧和欲望——他看似疯癫的言行。这三点到底有什么因果关系,我觉得作品没有足够的说明。其他角色的塑造上,白晨基本是个透明人,在小队内的对话里没有存在感,作者似乎有意把她和龙悦红组CP。本作也刻画了龙悦红在执行任务中逐渐成熟的过程,他一开始的谐星、拖油瓶人设反而淡化了,更新的人设却没有凸显出来。对NPC的塑造似乎也花了一番功夫,然而最想让人吐槽的是,作者似乎真把他们当NPC塑造了,主角小队和他们对话基本上只有他们向主角小队单向输出信息,他们几乎没什么需要从主角团队了解的东西,这让他们显得非常“龙套”。
除了详略不当的问题,具体的战斗和执行任务总让人感觉缺乏紧张感,仿佛是隔着玻璃发生的,这多少说明氛围塑造的失败。读者仿佛也是一个旁观者。这部全是商见曜的关系,本来在灰土上,危机很多,然而阅读的时候却几乎感觉不到那种随时会遭受袭击的危险感,反而在公司里这种感觉更明确。我暂时说不清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后再做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