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Yi
2024-07-28T01:29:00+00:00
近年来,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不断升级加码对华半导体等先进技术领域打压,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手中一系列“出口管制清单”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在本周,拜登政府还被曝8月将把120家中国相关行业实体列入限制名单,引发担忧。
不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属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纽约联储)日前一份报告发现,这些原本旨在“保护”美国企业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对美国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包括供应链中断、运营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等,据估算,这一系列操作数年来令相关企业损失市值高达13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却通过寻找新供应商、加强自身研发等,努力抵消了美方措施的负面影响。
这份名为《地缘政治风险与脱钩:来自美国出口管制的证据》的报告指出,从2010年到2022年,受到BIS管制被禁止向电信、运输、电子设备领域外国企业出口特定商品和服务的美国供应商数量不断增加。
据悉,受此影响,美国企业倾向于终止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无论对方是否受到出口管制针对,报告称此为“‘脱钩’现象的长期存在”。然而,报告同时发现,数据显示,在美方实施出口管制的三年内,这些受影响的美国企业也没有和美国国内或非出口管制目标的盟国客户建立新的供应链关系。
由于无法迅速找到替代客户,这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受到挑战。数据显示,出口管制政策导致相关美国企业收入平均下降8.6%,息税前利润平均下滑25%。这些美国企业因此被迫减少了就业岗位,以适应出口管制的负面后果。报告所引用的数据显示,受出口管制影响的美国企业雇员总数下降了7.1%。
报告也从财务、融资等领域评估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美国企业的实际影响,发现这些措施给美国企业带来“重大的附带损害”。
与此同时,报告观察到,受美方出口管制影响的中国企业通过形成新的替代中国供应商网络,以及增加从不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且与之已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的采购,抵消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负面影响。“与受到出口管制打击的美国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有可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转岸(指改变供应商),因为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享有更强的协调能力。”
不仅如此,报告还特别强调,有证据表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即促进中国国内的新一轮自主创新。这些措施不仅帮助中国企业降低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也增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属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纽约联储)日前一份报告发现,这些原本旨在“保护”美国企业的出口管制措施,反而对美国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包括供应链中断、运营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等,据估算,这一系列操作数年来令相关企业损失市值高达13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却通过寻找新供应商、加强自身研发等,努力抵消了美方措施的负面影响。
这份名为《地缘政治风险与脱钩:来自美国出口管制的证据》的报告指出,从2010年到2022年,受到BIS管制被禁止向电信、运输、电子设备领域外国企业出口特定商品和服务的美国供应商数量不断增加。
据悉,受此影响,美国企业倾向于终止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无论对方是否受到出口管制针对,报告称此为“‘脱钩’现象的长期存在”。然而,报告同时发现,数据显示,在美方实施出口管制的三年内,这些受影响的美国企业也没有和美国国内或非出口管制目标的盟国客户建立新的供应链关系。
由于无法迅速找到替代客户,这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受到挑战。数据显示,出口管制政策导致相关美国企业收入平均下降8.6%,息税前利润平均下滑25%。这些美国企业因此被迫减少了就业岗位,以适应出口管制的负面后果。报告所引用的数据显示,受出口管制影响的美国企业雇员总数下降了7.1%。
报告也从财务、融资等领域评估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美国企业的实际影响,发现这些措施给美国企业带来“重大的附带损害”。
与此同时,报告观察到,受美方出口管制影响的中国企业通过形成新的替代中国供应商网络,以及增加从不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且与之已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的采购,抵消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负面影响。“与受到出口管制打击的美国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有可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转岸(指改变供应商),因为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享有更强的协调能力。”
不仅如此,报告还特别强调,有证据表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即促进中国国内的新一轮自主创新。这些措施不仅帮助中国企业降低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也增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