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hful
2020-11-14T06:32:16+00:00
近期,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明显增多。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11月2日至16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这些项目的出资人几乎都为央企,其中,招商、华侨城、金茂等房地产央企股权转让频繁。
业内人士认为,房企股权转让信息暴增的直接原因是融资环境收紧,“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下,出售部分资产是回笼资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规模房企尚且需要股权变现以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的中小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大。预计未来房企股权转让的现象将继续增加。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而今年前10个月的项目数量分别为:2月2个,3月2个,5月3个,7月1个,9月3个,10月7个,11月仅半个月的数量就已经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1/-7Q5-1htkZhT1kSgh-vc.jpg.thumb.jpg[/img]
对于房企股权转让信息暴增的原因,主要是融资环境收紧。融资监管新规“三道红线”出台后,大部分房企有一条或多条指标“踩线”,政策压力下,房企开始主动调整融资结构,通过增发新股、子公司IPO等方式加强股权融资,而出售部分资产是回笼资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股权转让信息公布的较为频繁的房企主要有华侨城、招商和金茂这三家央企,本身经营倾向于稳健保守,并非行业内的高杠杆企业,积极出售股权主要是为了响应监管要求。从客观方面看,国资委要求央企资产转让原则上都要通过产权交易所的公开挂牌程序,因而央企转让相关信息更为公开。从行业趋势看,其余很多房企应该也有转让动作,只是未达到公告标准,因而披露信息有限。
股权转让潮的出现,是行业资金压力的体现,规模房企尚且需要股权变现以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的中小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大。房企通过部分股权转让引入有实力的合作方提前回笼资金,也通过整体股权出售剥离难以盈利甚至亏损的资产,降低负债率。预计行业洗牌将会持续,中小房企地产业务收缩退出的现象可能加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房企也将放弃之前广撒网模式的多元化策略,放弃进展不佳的业务,未来房企股权转让的现象将继续增加。
PS:国资跑路撤退了? 下面谁来接盘?[s:a2:不明觉厉]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11月2日至16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这些项目的出资人几乎都为央企,其中,招商、华侨城、金茂等房地产央企股权转让频繁。
业内人士认为,房企股权转让信息暴增的直接原因是融资环境收紧,“三道红线”融资监管新规下,出售部分资产是回笼资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规模房企尚且需要股权变现以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的中小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大。预计未来房企股权转让的现象将继续增加。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梳理统计,11月以来,房地产行业产权转让项目共有18个,而今年前10个月的项目数量分别为:2月2个,3月2个,5月3个,7月1个,9月3个,10月7个,11月仅半个月的数量就已经相当于今年前10个月的总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1/-7Q5-1htkZhT1kSgh-vc.jpg.thumb.jpg[/img]
对于房企股权转让信息暴增的原因,主要是融资环境收紧。融资监管新规“三道红线”出台后,大部分房企有一条或多条指标“踩线”,政策压力下,房企开始主动调整融资结构,通过增发新股、子公司IPO等方式加强股权融资,而出售部分资产是回笼资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
股权转让信息公布的较为频繁的房企主要有华侨城、招商和金茂这三家央企,本身经营倾向于稳健保守,并非行业内的高杠杆企业,积极出售股权主要是为了响应监管要求。从客观方面看,国资委要求央企资产转让原则上都要通过产权交易所的公开挂牌程序,因而央企转让相关信息更为公开。从行业趋势看,其余很多房企应该也有转让动作,只是未达到公告标准,因而披露信息有限。
股权转让潮的出现,是行业资金压力的体现,规模房企尚且需要股权变现以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的中小房企面临的压力更大。房企通过部分股权转让引入有实力的合作方提前回笼资金,也通过整体股权出售剥离难以盈利甚至亏损的资产,降低负债率。预计行业洗牌将会持续,中小房企地产业务收缩退出的现象可能加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房企也将放弃之前广撒网模式的多元化策略,放弃进展不佳的业务,未来房企股权转让的现象将继续增加。
PS:国资跑路撤退了? 下面谁来接盘?[s:a2:不明觉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