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an
2025-06-24T16:50:30+00:00
这篇帖子会有三部分。“抄袭”,“营销”,“新瓶装旧酒”。
在聊到老生常谈的“营销”,“抄袭”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之前,我想先聊聊雷军的造车逻辑。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小米汽车并非横空出世,雷军造车是预谋已久,早在数年前就在发布会上宣布造车。
在小米推出su7这一产品之时,这个产品最让我惊诧的不是其底盘,不是操控,甚至不是爆火,而是其作为一款“卖手机的”科技企业的一款车的超高的完成度。
当时也有谈到这个话题的人,但大多数人都是把su7的成熟度简单的归因为雷式摘桃法,也就是等到行业成熟后整合出一款爆款车,在这些人的看法中,su7的成功是摘桃,是营销,是抄袭经典豪车保时捷。但即使用脚趾头想,如果这件事真的这么简单,那推出su7的绝对不会是2024的小米。
而“营销”与“抄袭”,是雷军造车之路上最表层,也是最有效却微不足道的一环。
想必各位之前也听过一些关于小米和供应商的传说,比如超短的账期,比如小米的抠门,但在此之前,最应该关注的是小米对供应商的管控和高要求——有的朋友看到这可能想问,真的是高要求吗?那那些在短视频网站上刷到的车祸是怎么回事?是的,各位不要忘记,现在是2025年,小米刚刚发布了第二款车,第一款车已经卖出了二十几万辆,且是2024年最受关注的车型,并获得了不下与当年特斯拉的舆论待遇,我们暂且抛开对事故当事人的惋惜,尽量以完全理性的角度看待,二十几万的基数,全国上下十几亿双眼睛的关注,su7作为小米集团的第一款车,它的完成度是绝对绝对超预期的。当然大家还是要注意安全行驶,希望世界上再无车祸。🙏
要是想做到这点,和雷军商业帝国的投资绝对脱不开关系。
事实上,雷军的手下不是只有小米一家公司,他的手底下是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集团,小米产投等一系列巨大的商业帝国,早在小米宣布入局电动车前就已经A轮甚至天使投资了相当多的造车相关企业,而这些才是雷军造车的底气。
1.关于抄袭
所以雷军的摘桃子,真的是摘桃子吗?
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su7对保时捷外形的借鉴,yu7对法拉利姿态的借鉴。
这些汽车工业史上一次次被证明过的优秀比例和姿态,虽然在此之前已经被无数车型使用过,我个人也很难说这是完全的抄袭,但你小米任由抄袭舆论持续下去,甚至有蹭那些经典豪车品牌的嫌疑(比如小米确实在某些层面和保时捷绑定,这一点甚至直接拉高了小米的调性,不管反对者怎么看待,但现在su7的部分抄袭舆论甚至是:长得像保时捷,开起来也像保时捷。),我很难说你不是故意“借鉴”的。
这就回到了标题:小米是“抄袭”吗?
是的,但也不是。
很多人一看su7就想起保时捷不是没道理的,尤其是侧面,我不信你小米的设计团队没想到这车的设计可能引发的舆论,我也不信雷军当时筛出的那些设计图纸中没有足够原创的,但你当时做出了这个选择,就一定是做好了这个准备并有相关的布局。
可是汽车这一消费品诞生的时间太长太长了,很难再有完全原创的美的比例和姿态了(对不起,笔者还是很难接受特斯拉这种大鼠标),小米只是“恰巧”选择了其中一种美好的设计,然后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所以小米做到了一种诡异的“神似”,就这车拿出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支持者说su7细节设计自有巧思,反对者说你这姿态就跟保时捷一模一样就是抄了。
最后大众对其是否抄袭的讨论造成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小米也顺势和豪车进行了绑定,网上就抄袭这事儿狗脑子都打出来了热度拉满,各位这又何尝不是雷老板play中的一环呢?
笔者认为,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借鉴”进行的批评完全合理,但消费者喜欢美的东西也无可厚非,从某方面来说也是督促厂商多搞原创嘛,但你别的厂商就别下场瞎掺和了,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装什么纯情?到最后不止是小米被骂抄袭,你们那些心有灵犀的设计也会被到处刷屏,人家是大网红,借鉴也能搞成热度,你们不想卖车了?
2.关于营销。
有无数个视频无数篇帖子都分析过雷式营销法,但就如最近的某个观点所说,看客可以认为雷军只靠营销卖车,但其他车企要是也这么认为那就完蛋了。虽然我不认为其他车企会这么蠢,他们炒作雷军营销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在消费者心理种下“小米只会营销,车做得一无是处”的种子,但其他车私底下买买水军就得了,你要是真让自己家老总上去批评雷军只会营销,你觉得会让你显得很聪明吗?我要是车主看见你在评价别人的爆款产品时只是粗暴归因我头都疼了,自己不丢份?
那雷军会营销吗?
与其说他是会营销,不如说他是顶级的商品心理学家,这个人对于市场的敏锐度相当可怕,这一点在发布yu7的发布会上显得尤为突出。
在其他车企宣传家庭suv,宣传买车只看空间,宣传舒适属性时,雷军能够发现驾驶者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有相当多一批消费者是不想那么顾家的,但他们又需要一个够小家庭使用的suv,yu7就出现了。
具体大家可以去看看肉呆大魔王的新视频,大伙看的时候可以抛弃掉视频中的那些看起来是宣传商单的部分,可以主要看下up对于小米消费者的分析和想法。
营销只是雷军作为产品经理中最微不足道的部分。你当然可以把他在发布会上的侃侃而谈,在直播间和平时视频发言中的道貌岸然也认为是营销,但......还是那句话,消费者可以,车企不行。
3.新瓶装旧酒
雷军造车的本质是用现代科技企业的方式催生企业以尝试走传统车企的路。
不知道大伙怎么想,网上有很多分析,一些人喜欢说小米华为颠覆了传统车企balabala,华为抛开不谈,但我不认为小米在颠覆传统车企的造车模式。
小米恰恰是遵循最传统的造车模式。
尽全力造出一款爆款车型,然后拿着这车炒作宣传上赛道,而不是像一些企业一口气推出一堆车抽奖——
是的,笔者做出这个结论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小米选择用下赛道来打广告。
我很难想到能比这更传统的模式了,要不是小米绝对搞不出v8发动机,现在的电车也很难跑比赛,我甚至会觉得在某个平行时空的小米会做一辆油车去到处参加比赛,在那个时空里发动机不是那么难以追赶,当然现在也没差就是了。
就像油车时代的豪车品牌,小米也在用纽北之类的单圈成绩做背书,只不过当年豪车们是跑比赛,小米是因为电车的属性本身只能刷单圈。
现代科技企业的部分是其产品定义,是传播方式,是投资产业,是工作模式。
传统车企的部分是其造车逻辑和路径。
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太晚了,晚安
在聊到老生常谈的“营销”,“抄袭”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之前,我想先聊聊雷军的造车逻辑。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小米汽车并非横空出世,雷军造车是预谋已久,早在数年前就在发布会上宣布造车。
在小米推出su7这一产品之时,这个产品最让我惊诧的不是其底盘,不是操控,甚至不是爆火,而是其作为一款“卖手机的”科技企业的一款车的超高的完成度。
当时也有谈到这个话题的人,但大多数人都是把su7的成熟度简单的归因为雷式摘桃法,也就是等到行业成熟后整合出一款爆款车,在这些人的看法中,su7的成功是摘桃,是营销,是抄袭经典豪车保时捷。但即使用脚趾头想,如果这件事真的这么简单,那推出su7的绝对不会是2024的小米。
而“营销”与“抄袭”,是雷军造车之路上最表层,也是最有效却微不足道的一环。
想必各位之前也听过一些关于小米和供应商的传说,比如超短的账期,比如小米的抠门,但在此之前,最应该关注的是小米对供应商的管控和高要求——有的朋友看到这可能想问,真的是高要求吗?那那些在短视频网站上刷到的车祸是怎么回事?是的,各位不要忘记,现在是2025年,小米刚刚发布了第二款车,第一款车已经卖出了二十几万辆,且是2024年最受关注的车型,并获得了不下与当年特斯拉的舆论待遇,我们暂且抛开对事故当事人的惋惜,尽量以完全理性的角度看待,二十几万的基数,全国上下十几亿双眼睛的关注,su7作为小米集团的第一款车,它的完成度是绝对绝对超预期的。当然大家还是要注意安全行驶,希望世界上再无车祸。🙏
要是想做到这点,和雷军商业帝国的投资绝对脱不开关系。
事实上,雷军的手下不是只有小米一家公司,他的手底下是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集团,小米产投等一系列巨大的商业帝国,早在小米宣布入局电动车前就已经A轮甚至天使投资了相当多的造车相关企业,而这些才是雷军造车的底气。
1.关于抄袭
所以雷军的摘桃子,真的是摘桃子吗?
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su7对保时捷外形的借鉴,yu7对法拉利姿态的借鉴。
这些汽车工业史上一次次被证明过的优秀比例和姿态,虽然在此之前已经被无数车型使用过,我个人也很难说这是完全的抄袭,但你小米任由抄袭舆论持续下去,甚至有蹭那些经典豪车品牌的嫌疑(比如小米确实在某些层面和保时捷绑定,这一点甚至直接拉高了小米的调性,不管反对者怎么看待,但现在su7的部分抄袭舆论甚至是:长得像保时捷,开起来也像保时捷。),我很难说你不是故意“借鉴”的。
这就回到了标题:小米是“抄袭”吗?
是的,但也不是。
很多人一看su7就想起保时捷不是没道理的,尤其是侧面,我不信你小米的设计团队没想到这车的设计可能引发的舆论,我也不信雷军当时筛出的那些设计图纸中没有足够原创的,但你当时做出了这个选择,就一定是做好了这个准备并有相关的布局。
可是汽车这一消费品诞生的时间太长太长了,很难再有完全原创的美的比例和姿态了(对不起,笔者还是很难接受特斯拉这种大鼠标),小米只是“恰巧”选择了其中一种美好的设计,然后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所以小米做到了一种诡异的“神似”,就这车拿出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支持者说su7细节设计自有巧思,反对者说你这姿态就跟保时捷一模一样就是抄了。
最后大众对其是否抄袭的讨论造成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小米也顺势和豪车进行了绑定,网上就抄袭这事儿狗脑子都打出来了热度拉满,各位这又何尝不是雷老板play中的一环呢?
笔者认为,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借鉴”进行的批评完全合理,但消费者喜欢美的东西也无可厚非,从某方面来说也是督促厂商多搞原创嘛,但你别的厂商就别下场瞎掺和了,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装什么纯情?到最后不止是小米被骂抄袭,你们那些心有灵犀的设计也会被到处刷屏,人家是大网红,借鉴也能搞成热度,你们不想卖车了?
2.关于营销。
有无数个视频无数篇帖子都分析过雷式营销法,但就如最近的某个观点所说,看客可以认为雷军只靠营销卖车,但其他车企要是也这么认为那就完蛋了。虽然我不认为其他车企会这么蠢,他们炒作雷军营销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在消费者心理种下“小米只会营销,车做得一无是处”的种子,但其他车私底下买买水军就得了,你要是真让自己家老总上去批评雷军只会营销,你觉得会让你显得很聪明吗?我要是车主看见你在评价别人的爆款产品时只是粗暴归因我头都疼了,自己不丢份?
那雷军会营销吗?
与其说他是会营销,不如说他是顶级的商品心理学家,这个人对于市场的敏锐度相当可怕,这一点在发布yu7的发布会上显得尤为突出。
在其他车企宣传家庭suv,宣传买车只看空间,宣传舒适属性时,雷军能够发现驾驶者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有相当多一批消费者是不想那么顾家的,但他们又需要一个够小家庭使用的suv,yu7就出现了。
具体大家可以去看看肉呆大魔王的新视频,大伙看的时候可以抛弃掉视频中的那些看起来是宣传商单的部分,可以主要看下up对于小米消费者的分析和想法。
营销只是雷军作为产品经理中最微不足道的部分。你当然可以把他在发布会上的侃侃而谈,在直播间和平时视频发言中的道貌岸然也认为是营销,但......还是那句话,消费者可以,车企不行。
3.新瓶装旧酒
雷军造车的本质是用现代科技企业的方式催生企业以尝试走传统车企的路。
不知道大伙怎么想,网上有很多分析,一些人喜欢说小米华为颠覆了传统车企balabala,华为抛开不谈,但我不认为小米在颠覆传统车企的造车模式。
小米恰恰是遵循最传统的造车模式。
尽全力造出一款爆款车型,然后拿着这车炒作宣传上赛道,而不是像一些企业一口气推出一堆车抽奖——
是的,笔者做出这个结论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小米选择用下赛道来打广告。
我很难想到能比这更传统的模式了,要不是小米绝对搞不出v8发动机,现在的电车也很难跑比赛,我甚至会觉得在某个平行时空的小米会做一辆油车去到处参加比赛,在那个时空里发动机不是那么难以追赶,当然现在也没差就是了。
就像油车时代的豪车品牌,小米也在用纽北之类的单圈成绩做背书,只不过当年豪车们是跑比赛,小米是因为电车的属性本身只能刷单圈。
现代科技企业的部分是其产品定义,是传播方式,是投资产业,是工作模式。
传统车企的部分是其造车逻辑和路径。
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太晚了,晚安